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710节

  自从宝钗过了生日后,已达及笄之龄,薛姨妈为自家女儿谋划终身的心思又再次浮起来。
  “好了,乖囡,我不是发愁吗?”薛姨妈笑了笑,连忙拉住作势欲走的宝钗,笑意盈盈说道:“珩哥儿媳妇儿这几天常常留你在东府说话,如是提起你的大事,你也留意着,实在不行,我这几天往她那边儿勤走动走动。”
  宝钗螓首垂下,白腻如雪的脸蛋儿满是羞意,低声道:“妈,珩嫂子留我只是说说话,也没说什么。”
  “乖囡,你爹去的早,你姨那里自家的事儿都焦头烂额,也使不上力,咱们自家的事儿,还是咱们自家操心。”薛姨妈拉着宝钗的手,轻声道:“妈就是舍上这张老脸,也不能让你耽搁了,你不知道,你大姐姐她说着要出家。”
  可以说,元春对薛姨妈造成的震动是触及灵魂的,二十出头的老姑娘,高不成、低不就,说耽搁就耽搁了。
  宝钗凝了凝秀眉,被吸引了注意力,诧异道:“妈,大姐姐这是怎么一说?”
  “你别和旁人说,是你姨和我说的,你表姐时常买着一些佛经来看,前天,还到你姨那里找了一本孤本的佛经。”薛姨妈低声说道。
  宝钗:“……”
  抄写佛经?
  她看着表姐今天还兴高采烈说着珩大哥的事儿,不像是要出家的样子呀,这怎么……
  饶是少女心思慧黠,仍是百思不得其解,或者说一时间就没往旁处想。
  事实上,这几天元春已经开始为将来“带发修行”做了铺垫,只是王夫人还压制着风声,甚至还想着等贾珩回来,再劝说着元春。
  薛姨妈叹道:“她也不容易,只怕是前后一折腾,也心灰意冷了,那甄家两个丫头,当初和她是一块儿长大的,现在一个亲王妃,一个郡王妃,你说她心里能好受?”
  宝钗蹙了蹙眉,轻声道:“不是说珩大哥帮着表姐……”
  “那哪是好找的。”薛姨妈叹道。
  就在这时,忽而听到外间传来一道瓮声瓮气的声音,“妈,谁要出家?”
  分明是薛蟠的声音。
  不多时,就见薛蟠高一脚、浅一脚的进来,一张在司狱所吃的胖乎乎的圆脸,因为喝酒,红扑扑如猴屁股一样,眉眼间更是带着繁盛笑意。
  “蟠儿,怎么喝这么多酒,你瞧你这一身酒气!”薛姨妈见得薛蟠,先是一喜,旋即皱了皱眉说道。
  薛蟠嘿嘿笑道:“妈,又在操心妹妹的婚事了。”
  薛姨妈,宝钗:“……”
  薛蟠近前,拉了一张凳子坐下,摇着大脑袋,说道:“妈,你听我说两句。”
  这时候,薛蟠也是借着一股酒意,打算将心底一些想法给薛姨妈说说。
  薛姨妈脸色一黑,恼怒道:“混账东西!吃多了酒就来胡吣,同喜,同贵,拉着他出去醒醒酒!”
  “妈,我刚才可听了有一阵儿了,妹妹也大了,我爹去的早,我这个当哥哥的不操心,谁操心?”不等同喜、同贵来拉,薛蟠铜铃大的眼珠子瞪起,低声说道。
  薛姨妈听了这难得一见“懂事”的话,只觉心头又喜又恼,叱责道:“你个小孩子,懂个什么?你自己的心都操不好,还操别人的心?”
  这时,宝钗羞道:“妈,我先回屋去了。”
  “妹妹别走,我这十天半月不回来一回,下次就要月底了。”薛蟠连忙唤道。
  宝钗一时间,秀眉蹙起,抿了抿粉唇,心思也有几分复杂。
  薛蟠叹了一口气,道:“妈,咱们不说入宫待选的事儿,那谁也没法子,就说现在,也是我连累了妹妹,如今但凡是京里的好人家一打听,我在牢里坐着,没有人不打退堂鼓的。”
  碰到他这么一个摊上人命官司的哥哥,京中有权有势的好人家,不愿意招惹麻烦。
  碰到一些普通人家,别说他看不上,妹妹也看不上。
  此言一出,薛姨妈和宝钗都是陷入短暂安静。
  或者说,薛蟠的话原本就有一些道理,只是薛姨妈先前不愿直面。
  好人家但凡打听一下,一个哥哥是杀人犯,正经的官宦人家,愿意娶着为正妻?
  薛蟠眼珠子转了转,叹道:“妈,要说,也别寻旁人了,就珩哥儿吧!你说他才多大,现在可就是伯爵了,哪怕是舅舅也不及他了,珩哥儿他管着京营,以后立功劳的机会更是多的是,将来只怕是要封着郡王的,我听说这郡王侧妃一共四位,有了子嗣,还能请封着爵位。”
  薛姨妈脸色一黑,恼怒道:“混账东西,我还当你长进了,原来让你妹妹给人家做小……你个混账东西,我打死你!”
  说着,就四下找东西,要去打薛蟠。
  宝钗凝了凝秀眉,杏眸微动,一时怔怔无言。
  自家兄长能有这番想法,并不出奇,珩大哥他就算在整个大汉朝,也是绝世无双,其实,就算没有成亲,她商贾之女的身份,严格论起来,也……
  薛蟠忙道:“妈,你先别急,这是侧妃,听说比寻常诰命夫人都尊贵,怎么算是小的?”
  事实上,哪怕宝钗上京待选成功,入宫也不能说是妃,没有临幸,贵人都不是,遑论嫔妃。
  薛姨妈脸色变幻,一时间火气稍退,低声道:“可珩哥儿他还不是……没到那一步?”
  “真到那一步,你再想着,可就晚了,这府里哪一个不是眼巴巴盯着?我听小厮说,东府尤大嫂子的两个妹子,就是那个老三,等珩表兄回来,表嫂就张罗着纳进门,给珩表兄收做偏房呢。”薛蟠压低了声音,道出一个从凤姐院落的几个陪房听来的“秘密”。
  宝钗藏在衣袖的手,攥了攥,水润杏眸蒙上一层晦色。
  尤三姐的事儿,她听秦姐姐提及过,用意,一是大家族绵延子嗣,二也是因为那位咸宁公主。
  倒也不打紧,妾室而已。
  听秦姐姐说,尤三姐在府上那么久,珩大哥他连正眼都未曾看过,反而那段时间对她……
  宝钗念及此处,芳心一跳,只觉臊得慌。
  她怎么了……越来越不知羞了,怎么能当着母亲和兄长的面,想这些风情月思?
  薛蟠压低了声音,道:“我可听说,她们两个去年就赖在东府里不走,妈,你猜能打着什么主意?她们进府时候,珩表兄连男爵都不是,现在可就是伯爵了,按珩表兄这势头,将来真要有封郡王的一天,那时候再给她们侧妃?妈,你好好想想吧。”
  薛姨妈面色变幻,一时间被说的心思起伏,想要张嘴骂上两句,但张了张嘴,却又不知从何骂起。
  不等面色变幻的薛姨妈恼怒,薛蟠转头看向宝钗,笑了笑道:“妹妹是个心里有数的,我就不用多说了。”
  他去司狱所,妹妹去年经常找着珩哥儿,两个人接他那几回,他使了银子询问,听说两个人坐在一辆马车,这里面要没事儿,他能把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再说,妹妹打小儿就聪慧,可以说仅次于他,说不得早就先下手为强……
  “妈,我……我先回去了。”宝钗被薛蟠一番醉话说的又羞又恼,再也坐不住,起得身来,就要回房去。
  见宝钗被气走,薛姨妈对薛蟠怒目而视,作恼道:“你……非要气死我不是。”
  “那你和妹妹说话,我去洗澡,睡觉。”薛蟠笑了笑,抢先一步离了厢房,嘴里咕哝道:“反正侧妃就四位,先到先得。”
  说着,晃晃悠悠地走出了厅堂。
  薛姨妈:“……”
  这都叫什么话?
  不过,郡王侧妃是四位,嗯,这个她是知道的,可……
  是了,珩哥儿如果有一天封着侧妃,四个名分,东府那尤氏两姐妹,眼巴巴地一旁等着,难道让她们成了侧妃?
  薛姨妈只觉得心头一股烦躁涌起,眉头紧皱。
  尤家的出身,她可是打听过的,尤家老娘的名声不是太好,她们两个姐妹也能成侧妃?
  将来有一天,她要陪笑着给她们姐妹两个说话?
  这可真是……
  不是,珩哥儿这不是还没封着的吗?现在还是伯爵,她想这些做什么?
  宝钗愣在原地,白腻如雪的脸蛋儿又白又红,一时失神。
  薛姨妈连忙起身拉过宝钗的胳膊,重又落座,道:“乖囡,你哥哥是个浑人,别听他胡说,咱们家祖上也是紫微舍人,妈不会委屈了你,一定给你寻个好归宿……”
  说着说着,薛姨妈底气也有一些不足,声音渐弱不可闻。
  正如薛姨妈先前所言,去年刚进京时,贾珩还是一等神威将军,这眼瞧着就晋了三等伯,这等加官进爵的速度,将来封着郡王,也不是没有可能。
  让自家闺女去做妾室,当然不行,但侧妃可就不一样了,她们家是皇商出身,哪怕再不愿承认,论及出身清贵,根本比不得公侯之家还有官宦之家的小姐。
  如是封为侧妃,已然是高攀了。
  “乖囡,你说珩哥儿他将来,真有封着郡王的一天?”薛姨妈容色顿了顿,语气复杂说道。
  宝钗水润杏眸闪了闪,默然片刻,纤声道:“珩大哥,他这般势头儿,将来都不好说的,妈,你也别问我了,我这会儿有些乏了,妈,累了一天了,你也早些歇着。”
  “好好,去吧。”薛姨妈叹了一口气,目送着自家女儿离去,缓缓坐将下来,心头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
  方才文龙说,宝丫头是个心里有数的,难道……
  难道宝丫头心属珩哥儿?
  这……不是没有可能,珩哥儿这样的,就是全天下都找不到第二个了。
  如珩哥儿真有封着郡王的一天,宝丫头封为侧妃,也没有委屈,可现在珩哥儿他还不是……
  如是,那二话不说。
  可真等是的那天……好像又晚了。
  薛姨妈只觉心头纠结不胜,恍若两个小人正在心里打架。
  一个说,薛家已没落成这个样子,嫁了珩哥儿,先委屈一时,将来珩哥儿封了郡王,就是侧妃。
  一个说,可万一封不上郡王呢?哪怕是国公,她家姑娘也是妾室,生的儿子也没名没份的,就像那环哥儿还有琮哥儿,这怎么能行?
  她们家又不是小门小户。
  可寻常之家嫁为正妻,万一将来封着郡王,这将来……是肠子都要悔青的。
  可以说,薛蟠一席话,已让薛姨妈陷入了纠结之中,或者说,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贾珩年不及弱冠,已因军功封为超品伯爵这一现实,让薛姨妈心思活泛起来。
  许久过后,薛姨妈叹了一口气,抬头看向烛火,心头已打定了主意。
  还是一个字,拖!
  “宝丫头这般年纪,虚岁也才十五,再拖一二年,其实也不算晚,那时候珩哥儿如果因功封着侯,那就差不离儿了,纵宝丫头委屈一时,先为平妻,可先到先得,怎么办?”
  薛姨妈目光闪烁,心思电转,旋即,又是面色恍忽起来。
  不对,尤家那是小门小户,听刚才文龙的意思,珩哥儿媳妇儿还是想着纳妾的主张。
  以薛姨妈的见识,连赐婚都没有想到,更是不用提兼祧。
  却说另外一边儿,宝钗回到厢房,坐在梳妆台前的绣墩上,彤彤灯火将容止丰美、肌骨莹润的少女照耀的恍若一树梨花。
  莺儿掩了门,进入里厢,压低了声音,低声问道:“姑娘,怎么不和太太说着?”
  “一说,哥哥也知道了,以哥哥的样子,保准传的府里都是。”宝钗对着铜镜,轻轻去着葱郁发髻间的一根流翅金钗,镜中那张如梨芯洁白的脸蛋儿,隐约有着一丝忧色。
  “也是,那时候对姑娘的名声也有影响。”莺儿轻轻点了点头,低声说着,道:“不过刚刚大爷说的也是,尤家……不过,就算论起先来后到,也是姑娘,倒是尤家那个三姐儿,天天打扮的妖艳的不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