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711节

  荣宁两府的丫鬟,东府还好,西府的丫鬟也有私下讨论着尤二姐和尤三姐,如果说都是好话也不可能。
  宝钗拧了拧秀眉,水润杏眸恼怒地瞪了一眼莺儿,道:“这些话以后不要在我跟前儿说,也别和其他人说,弄得不好,就闹的家宅不宁的。”
  此时此刻,嗯,大致就是,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莺儿连忙垂下脑袋,嗫嚅道:“姑娘,我……我知道了。”
  宝钗转过身来,拉过莺儿的手,轻声道:“好了,你随着我一同长大,以后你也要跟着他的,如是背后道着这些长短,让他听见了,该怎么看咱们主仆?再说一家人过日子,最重要的是和气、宽容。”
  如是她过了门,如是哪天身子不方便,肯定是要让莺儿替着的。
  “姑娘,不是我要说,就是那个尤家三姐,我瞧着她不像是个善茬儿,感觉她和姑娘也不是太亲近着。”莺儿眼圈微红,心头涌起阵阵委屈,低声说道。
  宝钗的为人,在荣宁两府,几乎无人不赞,不管是李纨还是凤姐,抑或是四春,都没有觉得宝钗不好的,起码都亲近着,而尤三姐因为知道宝钗……所以不大亲近。
  宝钗杏眸失神片刻,幽幽道:“我都知道。”
  她不仅知道,她甚至怀疑那次他和她被秦姐姐发现,就有那个尤三姐的手笔。
  不过懒得和她计较了,他也不喜她们那样。
  “姑娘,你知道?”莺儿诧异说道。
  上次她家姑娘和大爷被元配堵了个正着儿,她就怀疑这里面有些不寻常,只是不敢确信,明里暗里打听了下,却是愈发怀疑。
  宝钗晶莹如雪的玉容蒙起一层怅然,道:“秦姐姐是个温柔和平的,纵然有疑,也……那天,是有些古怪着。”
  莺儿道:“我也是这么说。”
  宝钗想了想,柔声说道:“她若是个聪明人呢,就知道适可而止的,她碰到你没怎么样吧?”
  “这个倒没有,我碰到她两回,说话倒是客客气气的。”莺儿想了想,轻声说道:“就是有时候看姑娘的眼神怪怪的,我这才怀疑着。”
  事实上,尤三姐有时候就时常似笑非笑地看向宝钗,旁人可能没有留意,但莺儿心思剔透,就瞧见一些端倪。
  宝钗杏眸闪了闪,默然片刻,低声道:“那你也客客气气,她应该也没什么别的坏心思的。”
  他的心头有数,那天被堵的正着儿后,她就知道了。
  如果那个尤三姐,真的以后藏着什么坏心思,根本不可能瞒过他。
  而且,当初,是她……对不起秦姐姐。
  “姑娘,她们其实还好,就是那个公主。”莺儿迟疑了下,低声道。
  咸宁公主的出现,在秦可卿和宝钗心头产生了危机,也在莺儿和宝珠这等贴身丫鬟的心头敲响了警钟。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宝钗面色怔了怔,只觉心口有些堵,最终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他心头都有数,再说,这些也不是我们该操心的。”
  她不会做什么妒妇,谁以后想做做去罢,反正她不会做。
  默然片刻,面色郑重看向莺儿,叮嘱道:“你以后和其他丫鬟私底下也别说这个事儿了,提都不要提,还有别的事儿,只要是关于他的,旁人提着,听见别人说,你就说有事,起身就走,听见了没有?”
  莺儿思量着其中的道理,点了点说道:“姑娘,我知道的,可她们说着主子的事儿,不告诉琏二奶奶吗?”
  宝钗摇了摇螓首,秀眉之下,水润眸光流转,柔声道:“不用去的,那些说闲话的也好,说其他话的也好,自会传到别人的耳朵中,你不用去,就有旁人去。”
  莺儿重重点了点头,低声道:“姑娘,其实东府还好一些呢,珩大爷管的严一些,现在大爷不在家,那个尤三姐也帮着管着,倒也没见什么闲话。”
  “嗯。”宝钗应了一句,轻声道:“那去接些热水来吧。”
  莺儿知道自家姑娘不想再说这些,也不多言,就去准备热水去了。
  待莺儿离去,宝钗轻轻取下脖子挂着的金锁,轻轻摩挲着,秋水盈盈的眸光怔怔出神,心头不由涌起一股强烈的思念。
  也不知他在河南怎么样了。
  金锁都有些生锈了……念及此处,少女芳心一跳,丰润、白腻的脸颊顿时彤彤如火,绮艳如霞。
  第600章 探春:……大不了,她也出家?
  荣国府
  就在薛姨妈为薛蟠一席话说的心思起时,随着夜至戌亥之交,宁国府会芳园中的热闹也彻底消停,东西各房的丫鬟和小姐,纷纷回到所居宅院,而各家来贺的诰命夫人也陆陆续续乘马车返回。
  元春与探春所居的院落,夜凉如水,月色静谧,橘黄灯火在西厢亮起,宁静温暖。
  “大姐姐。”探春挑帘进得厢房,绕过一架图绘锦绣山河的琉璃屏风,进入里厢,轻声唤着。
  只见元春端坐在轩窗下的书桉后,双十年华,曲眉丰颊,气质淑静的少女,一身鹅黄色宫裳衣裙,身姿丰腴,这会儿正就着灯火,聚精会神对着一册佛经逐字抄写。
  所谓,做戏做全套,这几天元春在荣国府,有意让抱琴寻来了各种各样的佛经,每每在闲暇之时抄写,于是王夫人过来时,就见到自家大女儿正在抄着佛经。
  当然,元春除却应对王夫人的“骚扰”,也真的有一些要为出征在外的贾珩,祈福的意味。
  见探春过来,元春放下手中毛笔,将正在抄写的佛经掩起,那张丰润白腻的脸蛋儿见着繁盛笑意,问道:“三妹妹,怎么没睡着?”
  毕竟是同胞姐妹,元春虽然进宫多年,但看向探春的目光仍有几分长辈的温宁。
  探春弯弯秀眉之下的明眸晶莹剔透,倒映着温宁如水的眉眼,道:“一时睡不着,过来和姐姐说会儿话。”
  说着,来到近前,拿起书就娟秀蝇头小楷的笺纸,轻笑道:“大姐姐的梅花小楷,真是愈发秀丽、幽古了。”
  元春眉眼弯弯,抿了抿粉唇,略有几分不好意思,柔声说道:“平时不大练,没有妹妹的书法技艺精湛。”
  元迎探惜,琴棋书画,但书法这种东西,并不代表元春不会,只是没有探春下的工夫多。
  说着,唤着一旁的抱琴,道:“沏两杯暹罗茶来。”
  抱琴笑着应了,不多时,端上两杯茶,轻声道:“三姑娘,喝茶,这还是上次大爷立了功,宫里赐着的呢。”
  探春道了一声谢,英丽眉眼间见着欣然笑意,明眸抬起,目不转睛地看向对面丰姿娉婷、品貌端丽的自家姐姐。
  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抑或是借着烛火而照,只觉得大姐姐眉梢眼角那股温宁、柔婉的气韵愈发浓郁。
  不过,长姐如母,倒也不疑有他。
  “大姐姐这几天怎么没有去晋阳长公主府上?”探春英丽秀眉之下,眸光涌起好奇之色,问道。
  “公主府上前几天没多事儿,我先回来了,不过今个儿傍晚,公主府那边儿刚刚打发了嬷嬷来,明个儿就需回去了。”元春端着茶盅,抿了一口绿茶,莹润饱满的粉唇泛着晶莹之芒。
  探春笑了笑,说道:“那天见到那位清河小郡主,倒没有想到竟那般知书达理,也不知那位晋阳长公主,又是怎么样的雍容气度。”
  “晋阳殿下温柔可亲,也没什么架子,妹妹如是想一观凤仪,改天,我带你过去看看就是了。”元春轻笑了下,柔声说道。
  对自家这个三妹妹,不仅他很喜爱这份英秀之气,她也喜爱。
  探春目焕异彩,笑道:“那大姐姐,我可期待着了。”
  自从那天见过那位咸宁公主还有清河郡主,她却是知道,这世间的奇女子真的多。
  两姐妹随意聊着,探春放下茶盅,开口说道:“先前听母亲说,大姐姐怎么起了遁入空门的念头?”
  王夫人在面对自家大女儿有些无可奈何,就给探春说说,想让探春过来劝劝元春,探春应允下来,方才说这般多,这才是其主要来意。
  元春美眸恍忽了下,幽幽叹了一口气,轻声道:“说来,也是盘桓在心底许久的念头了,在深宫一呆许多年,伺候着贵人,只觉人生毫无意趣可言,现在你珩哥哥他封了伯爵,咱们家也算重振了家声,我的心愿也算了了。”
  随着贾珩掌京营,领军机大臣,眼下又晋爵永宁伯,贾族声势复振,那么曾为贾族富贵而奉献青春的元春说出这番话来,倒也有几分“勘破”红尘,出家修行的意味。
  探春容色复杂,劝道:“可大姐姐也不用遁入空门呀?人这一辈子还有那般多美好的事儿。”
  “也是最近对佛经禅理起了一丝兴趣,别的也没什么,说不得以后带发修行,也好为二老还有弟弟妹妹祈福。”元春丰润、白腻的脸蛋儿上见着恬然笑意,借着灯火柔光而照,倒有几分圣洁的感觉。
  嗯,她算什么对禅理起了兴趣,方才抄佛经之时,满脑子都是他的身影,以及他在京城时候,两人抵死缠绵的场景。
  她想他了。
  探春看着元春脸上的恬静,轻轻叹了一口气,道:“终究是苦了大姐姐,如是珩哥哥早生几年,或许大姐姐也不用去宫里虚耗青春,蹉跎岁月,现在……或也不至如此了。”
  元春面色恍忽了下,喃喃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许是我命该如此罢,不过,现在也还好,看着你们几个长大,我心愿也就满足了。”
  如果,她没有进宫为女史,十五六岁就要嫁人,许再也遇不到他,也不能和他有着那番刻骨铭心的经历,那纵是嫁了人,她的人生该是何等的晦暗无光?
  念及此处,那张丰美、明媚的脸颊浮上澹澹红晕,柳叶细眉之下,晶莹美眸潋艳,起了一丝羞意。
  当着自家妹妹的面,她怎么能一二再地想着和他的种种?
  唉,也是许久未见,思念成疾。
  探春不知元春这番感慨的意思,一双明亮眸子定定地看着玉颜柔美难言的自家姐姐,轻声问道:“姐姐不用介怀,珩哥哥不是说要帮着姐姐,姐姐的亲事落在他身上?”
  说到这一句话,不知为何,心底忽而生出一股古怪之意。
  这话说得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她好像是看着自家姐姐面如桃花,艳光动人的模样,怎么都不像是要出家的样子呀?
  元春默然片刻,轻声道:“你珩哥哥他现在在河南,忙的脱不开身,等以后回来,有空暇了再说罢。”
  探春秀丽的眉微微蹙起,说道:“可姐姐现在又说遁入空门,传扬出去,对姐姐的名声也不好。”
  等珩哥哥回来,她非要给珩哥哥说说,让他想想法子。
  元春却止住了探春的话头,笑了笑道:“好了,妹妹别操心我的事儿了,三妹妹月初过的生儿,年岁也不小了,等上三四年也该定着人家了。”
  探春闻言,脸颊顿时羞红成霞,嗔恼道:“大姐姐说着说着,怎么绕到我身上了?”
  她上面还有一个二姐姐,怎么也不会先轮到她,再说她已此心属……大不了,她也出家?
  嗯,好像哪里有些不对?
  元春眉眼笑意盈盈,宽慰道:“倒也不急,你珩哥哥疼你,等过几年,你珩哥哥也给你操持着。”
  探春垂下螓首,英媚脸颊上似有些羞,只是心底轻轻叹了一口气。
  帮她操持着吗?她才不要……
  只是哪怕是元春还是探春,都没有意识到一个“也”字,也操持到自己屋里?
  ……
  ……
  却说另外一边儿,王夫人院落中,灯火亮着,人影憧憧。
  王夫人正坐在炕几上,面色阴沉不定,手中的佛珠捏来捏去,仍在思忖着东府晋爵的事儿。
  就在这时,外间的嬷嬷唤道:“太太,老爷回来了。”
  王夫人闻言,面色先是一愣,继而心头一喜,连忙起得身来,看向一脸醉醺醺,在小厮搀扶下进得屋中的贾政,唤道:“老爷,你回来了?”
  说话间,连忙吩咐着嬷嬷打来热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