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397节
宋皇后柔声道:“都让回去与家人团聚了,陛下,等会儿去重华宫吧。”
倒也不问,刚刚熙和殿究竟发生了什么争执。
崇平帝的大致安排就是,接受完群臣朝贺,与宗室藩王前往重华宫觐见太上皇,晚上则在长乐宫观看烟火,等到正旦祭天、祭祖再举大典。
崇平帝想了想,看向贾珩,笑道:“子钰,随朕一同去见见太上皇,当年你宁国代化公,也深受上皇器重,你也需见见。”
宋皇后闻言,心头微讶,美眸转动,不由再次看向那少年。
她似乎仍是低估了陛下对贾珩的器重。
领着贾珩去见太上皇,彼时,宗室以及女眷都在重华宫,让一勋贵随侍,这才是真正的视若子侄,或者说是肱骨腹心。
否则,绝不会让其入重华宫相见太上皇。
只是她看着陛下的意思,似在……向上皇炫耀?
贾珩面色微顿,心思电转。
其实,他并不想去见太上皇,这都是皇室的家宴,鬼知道会不会听到见到一些犯忌讳的天家禁忌。
但这偏偏又是天子抛出的橄榄枝,他还真不好拒绝。
“臣谢圣上。”贾珩只得拱手说道。
不管如何,天子好意不好拒绝,去见一见毁誉参半的隆治帝也好。
崇平帝点了点头,道:“梓潼,随朕去罢。”
宋皇后应声称是。
重华宫
这座宫殿不是孤零零的一座,而是对一片宫殿园林的总称,占地广阔,殿宇众多,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亭台楼阁,花园轩堂,曲折回廊,蔚为壮观。
贾珩随着崇平帝与宋皇后来此的时候,一路所见,都不由暗暗乍舌。
“从一些宫殿的梁柱椽梁,丹墀地砖上,不少都为新建,起码不会超过十年。”贾珩思忖着。
随着崇平帝进入一座富丽堂皇、轩峻壮丽的宫殿,就听得丝竹管弦以及糯软悦耳的吴侬玉音传来,分明是歌姬在内演奏。
贾珩不由皱了皱眉,偷瞥了一眼天子,见其紧锁眉头,面带不豫,心下稍松了一口气。
显然,天子对太上皇日常用度的奢靡浮华,颇有微词。
“上行下效,荣宁二府的贪污浪费,奢靡享乐,只是整个陈汉统治集团的缩影。”贾珩忽地想起了贾府。
“说来这位太上皇御极三十九年,前二十三年也曾励精图治,堪称有为明君,论武功,于安南、西北皆有几次大捷,论文治,编修《隆治会典》,扩建弘文馆,校注古书五经,修大汉英华录,但其人好大喜功、生活奢靡,喜浮华、好美色,曾六下江南,终于在亲征辽东之时致使辽东沦陷,如今虽退位荣养,仍不改享乐之志。”
贾珩心头回想着太上皇的事迹,对隆治帝这位太上皇做出评价。
其实,隆治二十三年才是一个分水岭,而不是辽东之战的二十七年。
隆治二十三年之后的两年,隆治帝就已见怠政之象。
这是人之常情,承陈汉太宗国力基础的隆治帝,在近二十多年,长达一代人的太平盛世中,渐渐迷失。
觉得自己这个九州之主,似乎干得还不错,然而天下实际积弊渐深,再加上天象陡变。
于是,天灾人祸连绵不断,国势渐衰。
到了隆治二十七年,隆治帝亲征辽东,最终一败涂地,之后陈汉国势就往下坡路狂飙突进,夺嫡、党争,种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最终,在隆治三十九年,崇平帝接任后,猛地发现,特么的,国家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陛下,进去罢。”宋皇后声音轻柔、糯软,表情在这一刻竟有些小心翼翼。
崇平帝点了点头,面色如玄水幽幽,看不出喜怒。
这时,大明宫内相戴权尖锐而高亢的声音响起:“陛下,皇后娘娘到。”
重华宫内的歌舞之音,竟为之戛然。
贾珩整容敛色,随着崇平帝与宋皇后,在宫女、内监的簇拥下,进入殿中。
第383章 太上皇:后生可畏
重华宫
一架淡黄色绢帛铺就的云床,身后是二龙戏珠的金漆浮雕,周围几个宫女手捧如意、香花侍奉着。
隆治帝头发苍白,苍老身形上穿着龙袍,脸颊红润,神情惬意,此刻手中拿着一个酒樽,观赏者下面的歌舞,浑然不似一个年近古稀的老者。
左右绣墩上都是一个个衣衫明丽,年岁在三四十左右,妆容精致的丽人。
随着内监传来一把高亢、尖锐的声音,“圣上,皇后驾到!”
隆治帝抬眸看向殿门方向,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挥了挥手,殿中正自演奏舞蹈的歌姬,躬身行礼,向两旁退去。
而原本坐在下方两侧,欣赏歌舞的楚王、齐王等一干宗室,以及王妃,还有公主、驸马,也都纷纷停了手里的筷箸、杯盏,抬眸看向殿门方向。
崇平帝与宋皇后联袂进入殿中,迎着宗室、公主、驸马的目光,立定在殿中的红色地毯上。
崇平帝朝着隆治帝深施一礼,道:“儿臣见过父皇,恭祝父皇千秋万岁,松鹤常春。”
宋皇后也在一旁躬身行礼,道:“臣妾见过父皇,唯愿父皇龙体安康,万寿无疆。”
汉家以孝治天下,不管崇平帝心头对隆治帝如何看法,此刻见着隆治帝,尚需毕恭毕敬的行礼,否则落在外臣眼中,就是德行有亏。
贾珩也在一旁随着行礼,此刻,他明显能感知到殿中正有几道目光,正落在他的身上。
隆治帝却迟迟没有动静,好似没有听到一样,直到一旁的妃子笑道:“圣上,皇帝和皇后娘娘向您请安问好呢。”
“哦,皇帝和皇后来了。”隆治帝表情呆滞,好似反应迟顿,耳背一样,摆了摆手,苍声说道:“平身罢。”
崇平帝瘦松眉头下的冷眸凝了凝,与宋皇后纷纷起身谢恩。
贾珩同样随着起身谢恩,只是旁观这一幕,心头也有了几分明悟。
他说方才宋皇后怎么声音变得如此小心翼翼。
这对天下身份最尊贵的父子之间,分明有着裂隙,但因为皇室为天下德行典范,需得维持天家和睦的假象。
隆治帝或许因为“禅位”缘故,不怎么待见崇平帝,而崇平帝也看不惯自己这位“人老心不老”、生活奢靡无度的父亲。
这时,几个内监、宫女,引领着崇平帝与宋皇后,落座在宗室之首的銮床上,殿中,轻快的谈笑声也渐渐低了下来。
可以说,随着崇平帝的到来,整个殿中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庄重、严肃起来。
怎么说呢,就好像来了一位冷场王。
“怪不得老头儿不喜天子,天子威严肃重,不好亲近。”
贾珩看了一眼头发花白、年近古稀,但精神矍铄、面颊红润的隆治帝,目光掠过其人身旁三四个姿容,娇艳如花的妃嫔脸上,思忖着,老头儿这个年纪,说不得还能夜御几女。
在这一会儿,贾珩也有空打量殿中的场景,只见满目珠翠、华服锦袍,从人员构成而言,这是一场皇室家宴。
目之所见,不是亲王、郡王,就是王妃、公主、郡主,再远一些的,应也是驸马。
他为勋贵,犹如外人,倒是有些显得扎眼了。
嗯,严格来说,倒也不算是外人吧?
贾珩这时,目中跃出一抹熟悉的明媚鲜红,那着淡红宫裳,面如芙蓉的丽人,不是晋阳长公主陈荔,还是何人?
晋阳长公主早已将一双莹润如水的美眸,投向贾珩,倏然迎上那道清冷目光,嘴角噙起一丝笑意,眸光都柔媚几分。
两人目光相接,丽人忽地眨了眨凤眸,秋波盈盈如水,贾珩连忙躲开目光,暗道一声,真是妖精。
晋阳长公主身旁的小郡主李婵月,这会儿也在看着贾珩,低声道:“娘,贾先生怎么也过来了?”
晋阳长公主嫣然一笑,心道,他怎么不能来?
这边厢,齐王、楚王纷纷领着宫妃过来,另有魏王、梁王也领着皇八子陈泽,向崇平帝以及宋皇后见礼。
刚刚见礼而罢,正要回返座位。
齐王瞪圆了眼睛,胖乎乎的脸盘上见着“浮夸”的惊异,指着贾珩,瓮声瓮气问道:“云麾将军,你怎么会在这里?”
贾珩:“……”
此言一出,将原本还没太留意贾珩存在的殿中宗室,或者只是稍稍疑惑,但不好询问的宗室,都看了过去。
楚王方才也注意到了贾珩,此刻抬眸看向那少年,目中深处也涌起几分冷意。
而并不在意崇平帝究竟带了什么人进宫的隆治帝,闻听齐王的声音,倒也投以好奇的目光,问道:“这位少年郎,是哪位宗室的子弟,倒是面生的紧?”
除却一些亲王、郡王,隆治帝还真认不全宗室,故而方才并不疑惑。
主要贾珩身上穿着蟒服,这原是赐给亲王之子或是郡王之子所穿的服饰。
永昌驸马笑道:“圣上久居深宫,有所不知,这位少年郎,是最近声名鹊起的宁国后人,一等云麾将军,贾珩。”
这位永昌驸马头发灰白,面容俊朗,年岁在五十出头,年轻时也是一位美男子,尚了隆治帝的妹妹怀庆公主。
当然,其人和四王八公属于老亲,在《红楼梦》原著中曾提过一笔。
“宁国公之后?”隆治帝原本不在意的脸上,现出一抹异色,再打量起远处英气逼人的少年,问道:“看着眉眼倒和宁国公有几分像。”
当然,这话只是客套之言,宁国公在世时,隆治帝年岁尚浅,这么多年,哪里还能记得宁国公的模样?
无非深肖父祖,是赞人之语罢了。
永昌驸马笑了笑,介绍道:“这贾珩可不了得,将门虎子,现在领着京营,深受皇帝器重呢。”
隆治帝这次终于惊讶了,问道:“看着这般年轻?这孩子有多大?”
心头泛起嘀咕,皇帝怎么会大用宁国后人?
是了,他原也无人可用了。
这时候,崇平帝冷冷看了一眼齐郡王,呵斥道:“你皇祖父面前,一惊一乍,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齐王面色倏变,垂下脑袋,做低眉顺眼之状,不顾身后王妃向氏一脸急切之色地扯着蟒袍,高声道:“父皇,儿臣就是惊讶,今日不是家宴吗?怎么还有外臣入内?”
楚王在一旁,原本冷眼看着那少年,闻言,嘴角抽了抽,也就他这位大哥,敢这么莽撞。
不过也乐见此事,最好是两个人扭打起来才好!嗯,如果皇祖父命人将这贾珩撵出重华宫,就有意思了。
崇平帝冷哼一声,并没有搭理齐王。
老子从来不需要和儿子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