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女人手里还拿着未成形的剧本,轻轻抬了抬眸,狐系媚眼又细又长,却丝毫不见性感,反而透着一股子英气。
皆因为此人性格太过于强势。——以上来自于张敏姝的个人见解。
至于姜去寒是谁,陈醉还真不清楚,她又不是如杜远明那样的经纪人,但她会查。
用千度查了查姜去寒的作品。
《扑街作品》+1
《扑街作品》+2
《扑街作品》+3
啊这……
第117章 潮湿角落
本来该直接前往《天亮就出发》节目组,但是因为张敏姝的话,陈醉打道来到《潮湿角落》剧组。
姜去寒和闻春礼并非第一次合作。
陈醉在网上查到的扑街作品,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电影拍摄问题,但更大的问题,应该是剧本问题。
而这部《潮湿角落》,原著也是闻春礼所写——他居然退圈当作家了!
还在“红果小说平台”发表了作品。
换句话说,闻春礼在某种程度上,和陈醉还是同事。
在找到闻春礼的笔名账号,陈醉在过来的路上,翻了翻他曾经写的作品。
原著《月光曲》,讲述一位钢琴家的爱情故事,拍成电影后,名为《你与钢琴》,成为姜去寒的扑街作品之一。
原著《草原上盛放的花》,讲述大草原上农村妇女的纪实生活,目前拍了第一部,名字倒是没改,但是同样扑街了。
“啊,这两位,对对方还真的是……好啊。”
合作两次,扑街两次,还敢再合作第三次。
本以为是原著内容不行,但在车上,用听书功能把《月光曲》和《草原盛放的花》,听了一遍。
‘咦?写的很好啊!’
虽然从言情小说的角度,《月光曲》有些太理想化了,但就是这样的不真实性,更适合影视化,至于电影到底拍成了啥样,陈醉这会也来不及看;
再去听《草原上盛放的花》,这个故事不算长,十来万字,却让她感觉到了纪实文学的魅力。
可是在电影评分平台上查询到这部电影才5.6分,陈醉沉默了。
问题出在哪里?
这位姜去寒导演,难道不适合当导演?
答案在见到姜去寒的第一秒,就被陈醉抛在了脑后。
好、好、好漂亮的小姐姐!
“你就是律意浓现在的老板?陈老板?”
连声音都凌冽如冰,好像冬日里的寒风,在小木屋外吹过,卷起细碎的雪。
陈醉眼底是藏不住的笑意,害羞的说道:“是我啊。”
姜去寒:“?”
“咳咳!”陈醉恢复正常,上去和姜去寒主动握手。
姜去寒往后撤了一步。
陈醉:“?”她迷茫的抬起头,这位姜导演不喜欢接触吗?
“抱歉,”姜去寒红唇微抿:“我不太喜欢别人触碰我。”她眼底闪过一丝厌恶,不是针对陈醉,而是因为曾经的经历。
但姜去寒也有些担心,面前的陈老板会不会觉得她……不礼貌不尊重,毕竟之前姜去寒因为这样的性格已经得罪了一批又一批投资商。
导致她压根拉不到投资,所以电影在资金方面受限,拍摄起来的效果更不佳。
一部电影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同样的道理,一部电影的失败,也非一种因素。
陈醉十分自然的收回手,不在意的笑了笑:“是我冒犯了。”
姜去寒一愣,看向面前的女孩子。
其实这两天,她有听见律意浓和闻春礼之间的聊天。
律意浓说着:“我们老板人很好的,不管是合同,还是给我们的待遇,都是业界最好的!”
“虽然她年纪上只是个小姑娘,但是很优秀啊,现在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了,春礼,你要不要考虑来我们工作室啊……”
姜去寒听见这话,也只是嗤之以鼻一笑,并不放在心上。
资本家哪有真的好人,他们恨不得榨干所有资源。
可是,当她真的见到这位陈老板时,姜去寒不得不承认,陈醉似乎和她见过的那些资本家不一样。
姜去寒垂下眼眸,说道:“是我个人问题,多谢陈老板体谅。”
“叫我陈醉就好了,”陈醉听着这个“陈老板”,怎么有种自己变成煤老板的感觉。
她环顾四周,这里是一处非常市井化的住所,就像是《潮湿角落》开篇描写的背景:矮矮的房屋,路上排列的电线杆子,只能一辆车通行的小道,偶尔几间房屋前摆放着本地人的电瓶车和自行车……
常见的小镇生活。
但想到这位姜导演前几部的扑街剧,陈醉挠了挠头,她很不想打击美女姐姐,但是作为老板,肯定要对员工负责的。
“……实不相瞒,之前对于姜导演你的作品不太了解,所以在过来的路上,上网千度了一下。”陈醉选择坦白直言。
姜去寒脸上浮现一抹尴尬,很显然,她知道自己目前拍摄的三部作品,在网上的风评。
扑、糊、差。
陈醉继续说道:“我还看了闻春礼老师的两本著作,就是翻拍成电影的那两部。”
“唉,”姜去寒叹了一口气:“陈、陈小姐,我明白你的意思,实际上,我并不知道这次,我能不能拍摄出好的电影作品,我无法和你打包票,但是我想说,我每次都是很认真的在按照剧本拍摄……”
“春礼哥的文学功底很强,是我的技术耽误他了。”
“去寒,没有这样的事。”
闻春礼、律意浓与张敏姝一同出现在姜去寒的身后。
闻春礼听见这话,便皱着眉纠正。
“啊!老板你来了呀!”张敏姝直接来到了陈醉身边,嘀嘀咕咕的说着这两天律意浓的行程。
律意浓明显是记住了当初在工作室的话,出门在外,要叫陈醉的马甲名,于是一张口就是:“绿意,你来了啊。”
姜去寒、闻春礼:???绿意?
陈醉抽了抽嘴角,律哥,你有些过于老实了。
“……我之前是律哥的粉丝,这算是我的网名。”
闻春礼捶了捶律意浓的肩膀,老哥,你粉丝好牛啊,是为了你开工作室了吗?
律意浓还没有察觉到自己犯的错误,他乐呵呵的介绍几人互相认识。
然后掏出这几天看的《潮湿角落》原著。
“绿意,我觉得春礼这本书写的真的很好啊!”
大眼睛眼巴巴的写着“我想拍可不可以”。
陈醉也觉得闻春礼这个故事写的很不错,但是问题是——拍的好不好?
闻春礼不愧是“知识分子”,态度温文尔雅,逻辑条理清晰:“陈女士,是担心电影呈现问题吗?其实之前三部剧的失败,并非去寒一人的过错。”
第118章 陈醉:开了个挂罢了
姜去寒朝闻春礼看来,她苦涩的笑了笑,心想着春礼哥还真是给自己面子。
闻春礼却继续说道:“在拍摄《你与钢琴》时,男演员演技不太行,但当时我们的钱,请不到优质演员,再加上……那算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电影,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
“而第二部《草原上盛开的花》,暴露的问题就很明显了,”
闻春礼轻叹一声,把问题揽在了自己身上:“我并不擅长改编剧本。”
写小说和写剧本是两码子事。
有的人写小说得心应手,因为在作者的脑海里,故事是连贯性的。
但是写剧本不是,剧本是为了拍摄做准备,一幕一幕,片段式的,所以需要适当淡化一些剧情。
闻春礼在这一次改编《潮湿角落》时,就感觉到了自己的缺陷。
但问题是,他们并不认识圈内知名的编剧老师,也花不起钱请一位了。
事情陷入僵局。
听到闻春礼这样说,姜去寒看向手中一直拿着的剧本。
她这几日反反复复的看剧本,一边在想,这一幕该怎么拍,可是总会陷入死胡同,她不觉得是闻春礼剧本写的有问题,只觉得自己技术不过关。
陈醉见状,问题既然浮现了,那就想办法解决就是:“能看一下,你们改编的剧本吗?”
“可以。”
几人坐下后边聊边看,主要是律意浓在和闻春礼聊,陈醉在专心看,张敏姝时不时的瞄一下姜去寒,总觉得今天的姜去寒没有前几日那般强势了。
等过了十几分钟,这个粗糙的剧本被陈醉翻完,她合上最后一页,面对几双眼睛,认真的点了点头。
“剧本确实存在问题。”
说完还一一指出几处,无论是详略处理、还是节奏衔接、亦或者是为下一场埋下伏笔。
陈醉都说的清楚明白,不像是那些老学究,用着专业语言还要嘲讽别人听不懂。
——至少之前闻春礼请教某个编剧,对方就是这样的态度的。
“像是这一幕打麻将的剧情,它的作用是什么?是在塑造男主角在混不吝下,其实脑子很聪明,所以我们需要把这几个对话更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