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2479节

  工部尚书赵翼道:“卫王,河堤整修方面已经进入尾声,两河之段已经完工,唯有淮河段沿线,河工尚在沿河营造堤堰。”
  贾珩道:“让诸镇河工暂行其事,不用理会其他。”
  水溶整容敛色,道:“卫王,最近京中舆论沸沸扬扬,正在提及你的身世。”
  此言一出,殿中诸阁臣、军机皆看向那蟒服青年,心头好奇。
  贾珩道:“水王爷,此事,我已经派锦衣府卫前去查证。”
  水溶忽而直勾勾地看向贾珩,问道:“子钰,如果传言为实,卫王当如何处之?”
  此言一出,其他如内阁首辅齐昆、次辅林如海都将好奇目光投向那蟒服青年。
  贾珩目光咄咄而闪,沉声道:“如是传言为实,那就……就认祖归宗。”
  他再顶着贾字姓,也有些不大适合,或者说,恢复本姓更有利于他摆脱当年崇平帝对他的影响。
  水溶闻听此言,目中若有所思,说道:“如此倒也好。”
  水溶这边厢,想了想,嘴唇翕动了下,终究没有询问,那么与世宗皇帝之间的恩恩怨怨又当如何分说?
  贾珩接话道:“不管如何,上一辈的恩恩怨怨,皆已随风而去,世宗皇帝有大恩于我,如今已是乾德年间,其余的,倒是先不论。”
  水溶面上就有赞同之色流露,应了一声是。
  齐昆与一旁的林如海,面上若有所思。
  而后,贾珩与林如海又说了一会儿话,并没有在武英殿中多作盘桓,而是朝后宫方向行去。
  坤宁宫,殿中——
  一扇木质雕花窗棂之外透射出细细碎碎的日光,落在厅堂的漆木几案上,而一只青花瓷的花瓶,正是反射着明耀刺目的光芒。
  宋皇后这边厢,正着一袭朱红绮罗衣裙,满头秀发可谓葱郁乌青,在此刻落座在一张漆木条案之后,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上,满是繁盛笑意。
  咸宁公主和李婵月、宋妍今日进宫探望宋皇后,两人一起落座在一张漆木梨花木椅子上,两人怀里都抱着孩子,面上满是欣然和惊喜。
  宋皇后翠丽如黛的柳眉之下,笑意莹莹地看向咸宁公主怀中的孩子,温声道:“咸宁,让我看看著儿。”
  咸宁公主轻笑道:“母后,著儿正说念叨着你呢。”
  咸宁公主这边厢,轻轻伸出一只纤纤柔荑,轻轻捏着怀中小孩儿粉腻嘟嘟的脸蛋儿,心神当中满是喜爱之意,然后吩咐女官将孩子抱给宋皇后。
  就在这时,廊檐上正是传来阵阵熟悉的脚步声,旋即,就见那蟒服青年从外间快步而来,诧异了下,问道:“咸宁,你也在这里啊?”
  咸宁公主这会儿轻轻伸出一只手,轻轻抱着怀中的孩子,凝眸看向那蟒服青年,笑意浅浅,说道:“先生,前面朝堂上的政务处置完了吗?”
  贾珩笑道:“都料理差不多了。”
  宋皇后这会儿,就在一旁接过贾珩的话头儿,关切问道:“子钰,朝堂上究竟怎么一说?”
  贾珩道:“商量了下铁轨铺设的问题,此外就是这两年的赋税征收,商税和海贸诸事皆有所定,内阁和军机行事皆按程式规划办事。”
  宋皇后柔声道:“如此,倒也好,这些朝政事务,等洛儿在的时候,你也多教教他才是。”
  贾珩笑道:“等洛儿回来,我会挑着朝堂上的一些政事,交给他的。”
  宋皇后轻轻应了一声,眉眼上扬,那张雪肤玉颜的脸蛋儿上,流溢着丝丝缕缕的惊喜之意。
  咸宁公主容色微顿,翠丽如黛的柳眉之下,晶然剔透的美眸眸光莹莹如水,问道:“先生,现在朝野上下没有什么大事吧。”
  贾珩默然片刻,道:“战事是没有了,但朝野上下的大事却有不少,天下水利交通,移民屯田,吏治科教,诸般事务皆在其列。”
  咸宁公主轻轻“嗯”了一声,说道:“先生,那接下来就是朝廷内政事务的处置。”
  贾珩默然片刻,朗声说道:“是啊,如今刚刚改元,朝廷事务千头万绪,需要抽丝剥茧,细细梳理。”
  咸宁公主柔声道:“先生,京中最近起得这段舆论?”
  贾珩转眸看向咸宁公主,问道:“你也听到了京城的消息。”
  咸宁公主道:“昨天,我听姑姑和怜雪提及过,先生的身世如今在整个神京城传得风风雨雨,说先生乃是太子东宫卫率武将之子。”
  因为,贾珩乃是当朝卫王,一言一行都被朝廷上下瞩目,更遑论卫王身世这样劲爆的新闻,一经曝出,神京城中迅速传扬开来。
  这会儿,宋皇后粉唇微启,语气好奇问道:“子钰,此事可还属实?”
  她不信这个小狐狸真的一无所知?
  所以,这般谋朝篡位,当真是对世宗皇帝的报复?
  抑或是这个小狐狸的谋算?
  贾珩点了点头,道:“应是八九不离十,前些年,晋阳长公主那里就提及过此事,当年曾在东宫之中见过我。”
  宋皇后柳眉挑了挑,那张雪肤玉颜的脸蛋儿上略有几许诧异之色流露,说道:“晋阳?”
  她那个小姑子,当年的确喜欢到东宫里跑。
  李婵月和宋妍两人,眸光莹莹地看向那蟒服青年,倒也没有什么感触。
  贾珩道:不管如何,如果本姓苏氏,那就改回本姓即可。”
  宋皇后面上若有所思,转而展颜一笑:“这些也不是紧要之事,说着说着,天都中午了,子钰,先用午膳吧。”
  贾珩落座在一张漆木小几之畔,端起一旁的茶盅,低头轻轻抿了一口。
  而后,从殿中廊檐之下出得大批女官,开始端上一碟热气腾腾的菜肴,放在一张漆木几案之上。
  第1704章 贾珩:而接下来就是准备祥瑞,登基称帝了……
  ……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此刻坐在一张铺着褥子的罗汉床上,鸳鸯帮着贾母打理着鬓角的秀发,到了春天,贾母就有春困的习惯,这会儿刚刚起来。
  贾母温声说道:“鸳鸯,你说这府上一个个丫头,年龄都这么大了,都不出阁,这可怎么办才好?”
  鸳鸯那张白腻如雪的脸上笑意热切几许,说道:“老太太好端端的,怎么会提及这个事儿?”
  贾母道:“你当我这个老婆子什么不知道,府里的元春、迎春她们都跟了珩哥儿,还有探春和惜春两个,也都随着珩哥儿,这府中几个小姐,一个都没有出阁,外间的人怎么看咱们贾家?”
  鸳鸯容色微顿,道:“老太太,这事儿里里外外都封口了,不会影响府中事宜。”
  贾母灰白眉头之下,那慈祥而和煦的目光之中不由现出一抹忧色,道:“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鸳鸯这会儿坐在下方的一张椅子上,一时之间,倒是不太好接话。
  贾母叹了一口气,低声说道:“好了,先不说这些了,我说这后院一个接一个怀上孩子,怎么你肚子不见动静。”
  鸳鸯帮着贾母整理了一下鬓间的一缕葱郁秀发,说道:“老太太,这个我哪里知道?”
  贾母轻笑了下,说道:“你这也得抓紧才是。”
  鸳鸯那张带着几颗小雀斑的脸蛋儿羞红如霞,声若蚊蝇说道:“老太太,这也不是一个人能急出来的事。”
  贾母笑了笑,说道:“倒也是。”
  现在不仅是大丫头,如凤丫头还有珠哥儿她娘,现在都有了身孕。
  鸳鸯这会儿,则是帮着贾母梳理完头发,待梳理而毕,搀扶着贾母,向着荣庆堂而去。
  说话之间,待两人来到正厅。
  下首左侧则是薛姨妈,右边儿则是王夫人、邢夫人,不远处垂手侍立着贾府的一众嬷嬷和丫鬟。
  现在的贾府可谓大汉的顶级豪门,因为贾珩为辅政王,但贾母心头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触。
  元迎探惜四春,连同凤纨,皆落在贾珩手里,这是何等的地狱笑话?
  这会儿,殿间一个嬷嬷来到近前,声音之中难掩欣喜之色,道:“老太太,政老爷来了。”
  贾母苍老面容之上,密布的笑意慈和而温煦,问道:“政儿,你这是回来了?”
  贾政在乾德元年前往地方担任学政,如今二月回京述职,还在京中候缺,按着贾珩当初给贾母的说法,应该简拔贾政为从二品的侍郎。
  贾政整容敛色,躬身向贾母行了一礼,问道:“老太太最近可听得京中的传闻?”
  贾母脸上笑意慈祥和煦,问道:“京中一天天的传闻多了去了,如今又有什么传闻?”
  贾政面上忧色密布,说道:“京中街巷之间就有传言,子钰并非贾族中人,乃是隆治朝东宫府的六率之长。”
  他贾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位麒麟和凤凰,结果并非贾族血脉,让这事儿给弄的。
  此言一出,荣庆堂中的众人,面容皆是倏然一变。
  薛姨妈闻听此言,面色诧异了下,问道:“这怎么可能?”
  不是,珩哥儿并非贾家人?那珩哥儿的爵位……嗯,原本就和贾家没有什么关系?
  嗯,那没事儿了。
  王夫人原本捻着的一颗檀木佛珠,在这时似是微微为之一顿,灰白的眉头之下,目中现出一丝惊异之色。
  如果并非贾族中人,那宁荣两府的爵位岂不是?贾琏属于戴罪之身,已被流放在贵州,那荣国府这边儿唯一的承嗣人就是她们家宝玉。
  贾母闻听此言,那张满是褶子的老脸上,似是现出一抹思忖之色,低声说道:“那珩哥儿这边儿是什么意思?”
  所以说,珩哥儿并不是贾族中人,那岂不是说,元春、探春还有惜春几个还能见于世人?
  念及此处,贾母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
  或者,这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贾政轻声说道:“现在京中锦衣府已经在搜捕流言动向,但这股流言具体真假如何,却也不得而知。”
  贾母点了点头,温声道:“等珩哥儿回来,你问问他也就知道了,只是珩哥儿这般出挑,竟不是咱们贾家的人?”
  她觉得这贾府阖家老少,的确没有如珩哥儿这般出类拔萃的。
  贾政闻言,脸上也有几许感慨之色流露,轻唤了一声,说道:“老太太。”
  贾母摆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不提这些了。”
  这如果不是贾族中人,反而是一桩好事儿,这东西两府的爵位也就都可以换贾族中人承嗣了。
  贾政默然片刻,温声说道:“老太太所言甚是。”
  贾母道:“等珩哥儿回来再说吧。”
  贾政点了点头,低声应了一声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