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2381节

  事实上,在古代的宗法继承下,血脉远近就是继承的重要依据。
  而不管是高仲平、还是李瓒和许庐等一众家臣,之所以忍不了贾珩当国,前仆后继的变乱,就是因为幼帝血脉的确存疑。
  冯太后叹了一口气,吩咐道:“去让容妃还有八皇子陈泽过来。”
  李瓒闻听此言,目光闪烁了下,心头大喜。
  大事成矣!
  许庐同样心头为之一松,有曾太皇太后拟旨,内阁副署,八皇子的皇位名正言顺。
  到时候,卫王回京,也要默认此事。
  如果其人再行废立,端容贵妃和咸宁公主也会给予掣肘。
  第1637章 李瓒:八皇子龙章凤姿,性行温良……
  ……
  宫苑,殿中
  就在宋皇后和咸宁公主两人为宫门之前的“逼宫”之事,感到担忧不胜之时,却听得外间传来嬷嬷和女官的声音。
  “容妃娘娘驾到。”一个嬷嬷开口道。
  但见一个裙裳素白,气度雍容华美的丽人,快步进入殿中,随路播撒下一路馥郁香风。
  葱郁如鬓的云髻之上,一根金钗扶苏轻轻摇晃不停,举止之间,颇显优雅从容之态。
  可谓烟视媚行,艳光动人。
  宋皇后好奇问道:“妹妹,你过来了?”
  端容贵妃柔声道:“姐姐,外面出了事儿,我在福宁宫放心不下,所以,也就过来看看你。”
  宋皇后抬眸之时,一下子唤过端容贵妃过来,问道:“方才外面已经说了,已经没有事儿了。”
  端容贵妃修眉之下,莹莹如水的眸光闪烁了下,问道:“姐姐,京中出了这样大的事,子钰那边儿应该回来了吧。”
  咸宁公主道:“出了这样大的事儿,先生肯定是要回来的。”
  宋皇后默然片刻,道:“是啊。”
  那个小狐狸这个时候偏偏去了太原,万一让那些乱军冲进皇宫,她们该如何是好?
  而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绫罗绸缎,面容苍老的嬷嬷快步进入宫中,道:“容妃娘娘,太后娘娘在武英殿请容妃娘娘过去呢。”
  端容贵妃心头不由莫名一喜,但那张清丽、雍美的玉容之上,不见分毫,道:“姐姐,我就不陪着你了,先过去了。”
  宋皇后目送着端容贵妃离去,芳心涌起猜测。
  咸宁公主拧了拧眉,道:“母妃她……”
  “你母妃是有些怪怪的。”宋皇后翠丽如黛的秀眉,轻轻蹙了蹙,声音中更是带着几许疑惑之色。
  毕竟是闺阁当中多年的姐妹,宋皇后还是能够敏锐捕捉到端容贵妃的一些情绪变化。
  宫苑,武英殿——
  冯太后头发灰白,面无表情地落座在一张梨花木椅子上,而一袭水蓝色衣裙的甄晴面如土色,靡颜腻理的脸蛋儿上,满是黯然神伤。
  “太后娘娘,贵妃娘娘来了。”这会儿,一个身形挺拔的青年内监,就是从外间进来,开口说道。
  众人正自说话之间,循声看向端容贵妃。
  “臣妾见过曾太皇太后。”端容贵妃说话之间,迈着丰腴款款的步子,快步近前,低声说道。
  冯太后声音温和几许,说道:“容妃过来了。”
  端容贵妃神色恭谨,盈盈福了一礼,柔声说道:“未知曾太皇太后娘娘相召,有何事相告?”
  冯太后放下手中的一只青花瓷茶盅,看向一旁的李瓒,低声说道:“让李阁老给你说。”
  李瓒道:“容妃娘娘,微臣与曾太皇太后经过商议,决定改立八皇子陈泽为新君,奉嗣宗庙,肩挑社稷。”
  此刻,甄晴落座在不远处,那张白璧无暇的白腻脸蛋儿上,似是涌动着铁青怒气,目中满是愤然和怒视。
  这个容妃是要抢她家杰儿的皇位来了,可恶!
  端容贵妃故意问道:“这……好端端的,怎么就要废立新君?”
  “幼主临朝,社稷动荡,八皇子龙章凤姿,性行温良,可堪社稷之重。”李瓒容色一肃,声音清朗几许,朗声说道。
  在这个时候,就没有再继续提着陈泽的血脉问题。
  冯太后接过话头儿,问道:“泽儿呢?”
  端容贵妃柔声道:“回太后娘娘,泽儿这会儿还在福宁宫读书。”
  冯太后连忙说道:“让泽儿过来。”
  端容贵妃闻言,应了一声,吩咐着随行的女官,去往福宁宫去寻陈泽。
  李瓒说话之间,就给一旁的内阁书吏使了个眼色,然后,快步离了武英殿,前去相迎八皇子陈泽。
  甄晴那张晶莹如雪的玉容宛覆清霜,道:“你们如此胆大妄为,待卫王从太原返回,再看尔等如何收场!”
  到了现在,甄晴心头也有些慌了几许神,可以说,甄晴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走到这一步。
  在甄晴的设想当中,应该是她立身在城头上,训斥京营将校之后,京营将校供出李瓒等人乃是幕后主使,她一声令下,拿捕李瓒等人,从此奠定自己太后的威望。
  但这一切只是甄晴的幻想时刻,只是一闪即逝的时空光影。
  冯太后语气温和几许,道:“容妃,泽儿是个聪明孝顺的,到时候让他登基成了皇帝,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过了一会儿,几个身形魁梧的青年内监,簇拥着一个身形英武挺拔,眉宇峻刻的少年郎,举步迈入厅堂中。
  “母妃。”陈泽行至端容贵妃近前,毕恭毕敬行了一礼,低声说道:“儿臣见过母妃。”
  端容贵妃打量着陈泽,伸手指着一旁的李瓒,介绍道:“泽儿,这是李阁老,你们两个叙叙话。”
  李瓒看向那气度英武的少年,目光颇为温煦,似是见到了未来的一代圣皇,语气勉励,道:“八皇子殿下,如今朝局动荡,八皇子即位之后,要绍述世宗宪皇帝遗志,将崇平新政的伟业发扬光大。”
  陈泽面上现出缅怀之色,道:“李阁老,父皇在时,时常教诲于我,当时虽然年幼,但父皇之教诲,一日不敢或忘。”
  这位八皇子虽然没有被端容贵妃给予太多期许,得益于当年陆理的瞩目,这些年文韬武略,治国之道,也不少学习。
  冯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李阁老,拟旨吧。”
  李瓒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一旁的齐昆,低声道:“齐阁老,你我一同执笔。”
  等拟了圣旨,传之于九州万方,那时候就是尘埃落定,再难改易。
  齐昆心头暗暗叹了一口气,来到一张漆木书案之后,轻轻拿起一只羊毫毛笔,开始书写诏旨。
  第一封圣旨,就是废掉幼帝陈杰的皇位,主要细数了陈杰继位以来,朝中乱象丛生,以致天灾示警。
  第二封则是圣旨立八皇子陈泽,在圣旨当中,李瓒将陈泽夸得世间少有,举世无双。
  甄晴这会儿,落座在一旁的梨花木椅子上,静静看着两位阁臣操持废立的一幕,只觉手足冰凉,难以自持。
  她们这是要将她儿子的皇位夺走,简直岂有此理!
  她甄晴,绝不答应!
  等着吧,等那个混蛋回来,都要给这些人好看!
  不对,那个混蛋不是说只是一场戏吗?
  这边儿,冯太后苍老白净的面容上,目光慈祥地看向那八皇子陈泽,叮嘱说道:“以后你登基当了皇帝,可要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陈泽方才已经隐隐察觉到了什么,此刻从冯太后口中得了确信,心神不由为之莫名一震。
  这是要立他为帝?
  虽然,陈泽在过往也曾思量过此事,只是从不敢奢想。
  端容贵妃抬眸看向自家儿子,熠熠而闪的妙目当中,生出一股欣慰莫名。
  泽儿可真是长大了。
  待齐昆拟定好圣旨,旋即,递交给一旁的李瓒,道:“阁老,圣旨拟好了。”
  李瓒剑眉挑了挑,眸光炯炯,低声说道:“用印吧。”
  说着,一个内阁书吏捧着一方玉石印鉴,沾了红色印泥,盖在淡黄色绢帛的圣旨上。
  这会儿,冯太后道:“李阁老,将圣旨传至中外,与各府县通传。”
  李瓒瘦松眉挑了挑,清冷眸光温煦,拱了拱手,说道:“是,娘娘。”
  “卫王知京中变故,多半会过来。”冯太后翠叶如柳的修眉之下,玉容微顿,轻声说道。
  甄晴此刻面如死灰,心头却已是担忧不胜。
  他们要废掉杰儿的皇位了。
  此刻,丽人难过的几乎不能呼吸。
  这会儿,李瓒说话之间,来到冯太后近前,轻声说道:“娘娘,还请娘娘暂且接管宫中事务。”
  冯太后容色微顿,说道:“这些交给容妃也就是了。”
  这会儿,端容贵妃容色微顿,翠丽如黛修眉之下,眸光温煦地看向冯太后,行至近前,道:“臣妾这就先将甄氏幽禁起来。”
  说话之间,吩咐着身旁的宫女和内监,道:“将甄氏暂且监押在坤宁宫,其他的之后再说。”
  “是。”周方内监和宫女也不多说其他,旋即,开口说道。
  李瓒拱了拱手,道:“太后娘娘,明日一早儿,微臣召集满朝文武拥立新君。”
  所谓夜长梦多,只有先定了君臣名分,后面的事儿也就相应好办了。
  这个时候,众人这会儿都默契地没有提及贾珩。
  或者说,与贾珩的谈判,也要等贾珩从神京城回来之后再说。
  冯太后也有些乏了,在几个嬷嬷的陪同下,离了武英殿,向着后宅而去。
  此刻,几个嬷嬷和女官搀扶着失魂落魄的甄晴离了武英殿,前往坤宁宫幽禁。
  端容贵妃此刻凝眸看向李瓒,翠丽如黛的修眉之下,眸光晶莹闪烁,说道:“李阁老,兵马再在宫中盘桓,刀兵之气惊扰宗室,也让朝野中人惊疑不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