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2305节

  顾若清看向那张面上满是疲惫之色的蟒服青年,心头同样涌起一股疼惜之意。
  ……
  ……
  关西七卫,哈密卫——
  土墙高立,淡黄色的巍峨卫城上方,可见一面“汉”字黑红缎面的旗帜飘扬不停,在黄沙漫天的塞外,随风发出阵阵响声,呜呜不停。
  而此刻,金铉一袭玄色甲胄,立身在巍峨城头上,粗粝如蒲扇般的一双大手,抚着刀箭之痕密布的城墙垛头,眺望着黄沙漫天的沙漠,那张黄铜色皮肤的面容,似是现出丝丝缕缕的思索之色。
  自从在月前接到贾珩从神京城递送而来的军报以后,金铉就率领大批精锐骁骑扈从前来,巩固着哈密卫的城防。
  金铉放下手中的一根单筒望远镜,转眸问着一旁的参将,问道:“朝廷的红夷大炮援兵到了何处?”
  参将面色一肃,开口说道:“这会儿应该还在路上,红夷大炮十分笨重,往来困难,不宜携带。”
  金铉剑眉挑起,眸光深深,那张刚毅、沉静的面容上,似是现出一抹思索之色,说道:“让斥候向沙漠探查,探查准噶尔部的情况。”
  这会儿,参将眉头挑了挑,眸光闪烁了下,开口道:“金将军,斥候已经排出去了。”
  金铉点了点头,抚住墙头,说道:“准噶尔这次为雪耻而来,兵势雄壮,我关西七卫将校不可大意。”
  就在两人叙话之时,却见数骑疾驰往来,自远处快马而来,卷起一路浩荡烟尘。
  “是斥候!”
  金铉身旁的参将开口说道。
  金铉唤了一声,说道:“让人进来。”
  说话之间,沉重的木漆城门“吱呀”一声,伴随着“哒哒”的马蹄声响起,旋即,几骑快马而进城中。
  旋即,一众年轻斥候沿着城墙马道登上巍峨高立的城墙,向着金铉拱手行了一礼,温声道:“将军,准噶尔部的前锋已至八十里外。”
  金铉闻听此言,心头不由一惊,问道:“这般快?”
  说着,吩咐着一旁侍立的参将,轻声说道:“准备迎敌!”
  那参将拱手应了一声,干净利落地回身,准备兵马而去。
  “呜呜……”
  伴随着苍凉而幽远的号角声响起,塞外沙漠一股悲凉的氛围无声逸散而来。
  金铉对着一旁的参将,沉声道:“召集诸将,进城议事。”
  那参将应了一声,随着金铉,大步进入城中。
  另外一边儿,距城墙八十里外的茫茫大漠上,可见骑军浩浩荡荡,烟尘滚滚而起。
  此刻,准噶尔部可汗手下第一大将,阿勒泰手挽一根缰绳,抬眸看向那远处影影绰绰的卫城,目中现出一抹嗜血的凶芒。
  这座城池当初葬送了他的亲兄弟。
  “前面就是哈密卫,这在过去是我准噶尔的城池。”阿勒泰两道犹如卧蚕的粗眉之下,虎目炯炯有神,开口道。
  “近城三十里外,安营扎寨。”阿勒泰两道浓眉挑了挑,朗声说道。
  将校这会儿应了一声,然后,快行几步,转身而去。
  旋即,准噶尔部的兵马,开始翻身下马,寻了临近的开阔之地,开始安营扎寨。
  整个准噶尔部的兵马,在漫无边际的草原上安营扎寨。
  随后,待到傍晚时分,准噶尔前锋兵马两万人屯驻在离城三里外,里外三层皆是围拢了哈密卫。
  城中,卫城衙门
  一支支松油火把在衙门的墙壁上支起,灯火摇曳,明亮彤彤,噼里啪啦,驱散着黄昏天穹之下的昏暗夜色。
  金铉召集诸将,正在聚于军帐议事,问道:“军报可是向庞总兵递送过去了?”
  下方的一个将校,面容刚毅,开口道:“金将军,已经派出信使过去。”
  金铉目光咄咄,道:“城中兵马有三万,守城足够,现在当务之急,清点城中军械、粮秣,死守城池。”
  在场将校闻言,纷纷称是。
  而后,金铉看向一旁文吏打扮的中年人,说道:“向朝廷书写军报,陈述军情。”
  那文吏拱手应了一声是。
  ……
  ……
  第1588章 卫王,当初真是看错他了!
  李宅,宅邸
  李瓒下了朝,乘着马车,返回府中,此刻面色颓然地进入书房当中,恍若抽去了精气神般,塌陷在梨花木椅子上,那张苍老面容上,几乎满是灰败之气。
  卫王怎么能做出这般惊世骇俗的事来?
  未经朝堂廷议论罪,斩杀一位内阁次辅,简直开国以来,未为有也!
  其实,这就是坏了规矩。
  在这一刻,李瓒的内心也在迅速动摇,因为贾珩的这种行径,无论怎么看都透着一股乱臣贼子的味道!
  无疑是将大汉朝廷的脸,往地上狠狠摩擦,可以说在那一刻,某种神圣的东西在李瓒等一众大汉群臣的心头碎掉了。
  或者说,自崇平帝遇刺驾崩之后,大汉中枢朝堂就开始了混沌、黑暗的模式,风暴一场接着一场。
  陈汉宗室的威信一降再降。
  光宗皇帝刚刚继位不久,就被歹人行刺身亡,而后是内阁阁臣之一的吕绛率领国子监逼迫卫王辞官归隐,闹出一场政潮。
  两人相继流放云南,国子监监生还有一些在诏狱。
  再之后就是被废为庶人,软禁在京的魏王陈然、梁王陈炜,被劫持至巴蜀,高仲平密谋起事,逃亡途中被斩。
  这一桩桩,一件件,宛如走马灯般,让人眼花缭乱。
  “卫王,究竟是要做什么?”李瓒在心头叹了一口气,面上现出恍惚之色,隐隐摸出一些脉络。
  清除异己,威慑群臣,独掌大权!
  他受宪宗皇帝之托,扶持社稷,偏偏又碰上光宗皇帝早逝,幼主登基。
  难道这汉家百年天下,自此要为异姓所篡?
  那他李瓒也将成为大汉的罪人,如何至九泉之下,去面见宪宗皇帝?
  李瓒默然无语地坐在一张漆木椅子上,那张瘦削、苍老的面容上满是怔怔失神之意。
  在这一刻,这位内阁首辅感受到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彻骨寒意。
  或者说,贾珩先前那“杀伐果断”的做派,让这位内阁首辅心头测测然,察觉出一股不妙之感。
  如果卫王敢再进一步,天下文臣势必群起而攻,他…纵然粉身碎骨,也要挡住卫王的狼子野心!
  李瓒心头如是想着,峻刻眉眼之下,目中现出一抹坚定。
  卫王绝不能窃夺这宪宗皇帝打下的中兴盛世!
  事实上,陈汉立国百年,而崇平帝又平灭了东虏,推行了新政,将汉廷一下子推向盛世之象,正是如日中天的鼎盛之期。
  如此大一统王朝,想要谋朝篡位,根本就不是容易之事。
  就在这时,一个着褐色衣衫的老仆进入厅堂,高声道:“老爷,都察院的许大人,递上了名刺,想要拜访老爷。”
  李瓒闻听此言,脸上神色微诧几许,暗道,许庐许德清,他来做什么?
  今日之朝会,乃许德清不在文华殿中,难道是听到了风声?
  是的,今日之事闹出了这样大的风波。
  许庐还真是听到了传闻,高仲平之子高渤、高镛两人勾结赵王余孽陈渊,助陈然、陈炜两逆藩逃出神京,前往蜀地作乱,高仲平想要逃出神京,结果为卫王率领缇骑追杀所斩。
  如此之大的事,正在随着时间在神京朝野内外迅速发酵。
  花厅之中——
  许庐一袭官袍便服,落座在一张梨花木椅子上,面色阴沉如铁,目中不由现出一抹冷意。
  卫王,当初真是看错他了!
  纵然高仲平真的有不轨之矩,也当交由三法司断谳,如何能够擅杀?
  堂堂大汉内阁次辅,怎么能够如此?
  就在这时,一个仆人进入厢房当中,说道:“许总宪,我家老爷来了。”
  李瓒沉静面容上现出一抹诧异之色,低声说道:“德清。”
  许庐凝眸看向李瓒,目中也涌动着莫名之意,温声道:“李阁老。”
  不知为何,在这一刻,两人心头都生出国难思忠臣的惺惺相惜之感。
  李瓒在一张梨花木椅子上落座下来,沉静、刚毅面容上现出莫名之意,道:“许大人,这次匆匆来访,”
  许庐沉声道:“今日文华殿上的事,下官听说了,卫王携高阁老之首级而返。”
  李瓒道:“内阁方面已经遵从太后之懿旨,革去高仲平之职爵。”
  许庐眉头紧皱,目光咄咄,问道:“高阁老何罪之有?”
  李瓒默然片刻,道:“高仲平应该是确实勾结了赵王余孽陈渊,高渤和高镛两人也被其放走,锦衣府之言不虚。”
  这是让人拿了把柄,勾结陈渊这等臭名昭著之人,已是落了口实。
  许庐道:“高阁老乃为宪宗皇帝托孤重臣,两代顾命,如说是反叛,下官是一万个不信。”
  李瓒开口说道:“是啊,其中当有隐情。”
  许庐默然了下,低声说道:“阁老以为是何隐情?”
  李瓒轻声说道:“赵王余孽陈渊,说动了高阁老,或者说高阁老发现了什么。”
  左右不过是那些宫闱秘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