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1959节

  宝钗点了点头,笑道:“她们两个平常倒是喜欢讨论着这些军国大事。”
  颦儿这话说的,委实不像是国公之家。
  就在宝钗心思各异之时,从廊檐外间快步进来一个上了年纪的嬷嬷,那张密布褶子的脸上,似是笼着丝丝缕缕的繁盛笑意,说道:“宝姑娘,林姑娘,宫中皇后娘娘赐了绢帛给府上,这会儿,前院让两位姑娘派丫鬟去挑选呢。”
  宝钗翠羽秀眉之下,那双晶莹剔透的水润杏眸闪了闪,说道:“有没有说,宫里赏赐,究竟什么缘故?”
  黛玉罥烟眉宛如疏影横浅的梧桐叶,粲然星眸闪烁了下,面带好奇问道:“赏赐当有缘故才是,不知又是什么说法?”
  那嬷嬷脸上笑意不减分毫,喜道:“宫中说了,是珩大爷在辽东立了功劳。”
  此言一出,宝钗与黛玉对视一眼,皆是从对方眼中看出喜色。
  黛玉笑了笑,柔声说道:“宝姐姐,看来珩大哥那边儿,又是打赢了战事。”
  宝钗脸蛋儿上同样喜色难掩,低声说道:“是啊,就是不知多大的胜仗,莺儿,你让人在外间留意着邸报。”
  而就在这时,外间又来了一个身穿绸衫的嬷嬷,笑了笑,轻声说道:“林姑娘,前院传来喜信,圣旨颁下,说让林老爷入了阁呢。”
  黛玉闻言,心头诧异不胜,说道:“这……”
  宝钗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上,笑意瞬间凝滞了下,旋即恢复如常,笑道:“真是恭喜林妹妹了。”
  林姑父原是三品侍郎,入阁以后,也就是阁部重臣,而林妹妹从此以后,倒也是名宦之女了。
  只是她父亲去得早,她没有这般朝堂重臣可以倚靠。
  黛玉清丽玉颜上同样蒙起喜色,粲然星眸明亮熠熠,道:“父亲这些年在外为官,宦海漂泊,如今能够出入庙堂,上佐君王,辅治天下,也算达成所愿了。”
  宝钗感慨道:“是啊,这是多少文人志士的抱负,读书科举,出仕做官,宰执天下。”
  黛玉说着,倒也察觉出宝钗的情绪略有几许不对,就岔开话题,一双粲然星眸眨了眨,问道:“将来,宝姐姐有孩子了,是让从文,还是从武呢?”
  宝钗闻听此言,轻笑了下,说道:“从文吧,以后辽东平灭,天下太平,也就没有战事了,那时,文人必然清贵。”
  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大抵是所有父母心头深处对孩子的最深期望。
  黛玉掩嘴娇笑道:“那珩大哥一身的带兵本事,可教不了小孩儿一点儿。”
  宝钗那张白皙如玉的脸蛋儿,就有笑意涌起,略带几许打趣之意,笑了笑道:“你这是连他都笑上了,也是,你是清贵翰林之家的官宦小姐,书香门第呢。”
  黛玉道:“我也是普通人家罢了,后院还有不少公主、宗室呢?”
  果然又绕回来了是吧?
  宝钗轻笑了下,心神又有些莫名的怅然。
  后院那三位正妻,才真正是天潢贵胄,宗室贵女,贵不可言。
  黛玉看了一眼怔忪思索的丽人,宽慰说道:“姐姐这么忧愁藏心,怎么也不怕动了胎气。”
  宝钗容色愣怔了下,不解说道:“什么胎气,我这什么时候有了?”
  她不记得她什么时候有孩子?这胎气又是从何而起?
  黛玉轻笑了下,柔声道:“就是后院的栊翠庵这般说着,想来,宝姐姐也有这么一天。”
  宝钗道:“浑说。”
  两姐妹简单说笑着,蘅芜苑中一时间,就满是快活的空气。
  而袭人与紫鹃静静看着这一幕,心头多少有些欣然莫名。
  后宅的夫人们,不闹着什么矛盾,她们这些做丫鬟的,也就不用怎么提心吊胆的。
  真要是互相算计,暗地里使绊子,如宫里那些争宠的女人一样,那后院才吓人呢。
  大观园,栖迟院——
  正是深秋时分,万物凋零,秋风肃杀,吹动着房上的瓦片发出啪嗒之声,昨夜的秋露尚有几许残留。
  厢房之中,甄溪正在拿着一本簿册看着,而甄兰则是与不远处的探春,隔着一方棋坪对弈。
  两人因为性情都是果断、锐利的性子,又喜兵事,故而平常更多是志趣相投。
  就在这时,外间一个嬷嬷进得厅堂,笑了笑道:“三姑娘,兰姑娘,前院的嬷嬷说,宫里赏赐了不少首饰,夫人说让各房过去拣着喜欢的挑选呢。”
  宋皇后赏赐荣宁两府东西,自是知道女眷的喜好,所赏赐的一些东西都是一些尚宫局所制的精巧饰品,有金有玉。
  “这好端端的,宫里赏赐首饰做什么?”探春面色讶异几许,低声说道。
  甄溪此刻也凝睇而望,心绪也有些莫名。
  这段时间,宫里的确是隔不久就是赏赐。
  “听说是珩大爷在辽东打了胜仗。”那嬷嬷也不知具体情形,只是含糊说着。
  甄兰柳眉挑了挑,那双粲然如星虹的明眸闪烁了下,说道:“去前院看看,问问情况。”
  那嬷嬷又转身去打听这情况。
  探春英丽面容上见着愁肠百结的郁郁气韵,说道:“珩哥哥去了也有一两个月了,是该有消息了。”
  甄兰柔声说道:“可不就是这样,他能征善战,出去一两个月间,定然有着捷音。”
  而就在说话的功夫,就见外间传来一阵有说有笑之声,恍若一串银铃响亮,正是湘云的声音。
  而湘云与宝琴、雅若三个女孩儿,此刻穿着一身武士短打劲装,气质明丽,干练非常,几乎是蹦蹦跳跳来到屋内,唤了一声,说道:“兰姐姐。”
  自钗黛大婚以后,栖迟院嫣然成为大观园中的女眷们,另外的一个活动中心。
  因为后院的姑娘都知道钗黛两人成了亲,不比闺阁之时,所以,除却有事或者两人主动相邀,倒也不便过去。
  “云妹妹,宝琴妹妹来了。”甄兰眉眼之间笑意盈盈地看向两个小胖妞,柔声道。
  她与妹妹原是从甄府以外来的,先天与这些从小长大的姊妹有一些隔阂,幸在已经慢慢融入进去。
  直到将来,就是要一点点成为贾府姐妹的中心,最终等珩大哥走到那个位置,她…母仪天下。
  湘云娇憨、婉丽的面容上汗津津的,晶莹靡靡的汗水一直流淌在脖子上,似能倒映人影,声音娇憨中带着几许可爱和伶俐,说道:“兰姐姐,你们两个在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甄兰笑了笑,柔声道:“云妹妹回来的正好,你珩哥哥他在辽东打胜仗了,宫里赏赐了一些首饰,前院说让我们几个过去挑挑呢。”
  “珩哥哥?他出去又打胜仗了?”湘云芳心一喜,抿了抿莹润微微的粉唇,轻声说道。
  甄兰道:“宫里是这般说的,倒也不知道多大的胜仗。”
  湘云柔声道:“那珩哥哥什么时候回来的?”
  心头深处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思念。
  显然小胖妞仍对当初的亲昵当中,念念不忘,或者说正是少女怀春的年纪,刚刚与情郎痴缠,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
  而雅若英气眉头之下,眸中同样现出难以掩饰的欣喜之色,道:“珩大哥去辽东打赢了?”
  宝琴这会儿落座下来,提着茶壶给自己斟了一杯茶,好整以暇听着自家堂姐议着,心头同样有些思念。
  湘云宛如红苹果红扑扑的脸蛋儿娇憨明媚,问道:“兰姐姐说说,珩哥哥这战事还要打多久啊?”
  甄兰看着满头都是汗水的三个小姑娘,轻笑了一声,说道:“等会儿再和你说,你们三个刚刚骑了马,先洗洗脸,这一头的汗,仔细再着凉了。”
  说着,吩咐着栖迟院中的几个丫鬟。
  众人端上了一盆盆洗脸水,让三个小姑娘洗着脸,现出一张比一张娇媚明艳的脸蛋儿来。
  在百花凋零的秋日,恍若春回大地,争奇斗艳,艳不胜收。
  这时,甄兰柔声道:“这灭国之战,自来耗时都不算短,至少需要一年半载,今年过年,珩大哥多半是不回来了。”
  说着,看向一旁的探春,笑问道:“三妹妹觉得呢。”
  探春不假思索道:“京营的大军还没有调动,等到京营兵马调动,战事才算正式开始,这马上入冬了,也不宜打大仗,明年才能打起来。”
  虽然没有打听过具体战事,但应该只是初战告捷。
  甄兰点了点头,道:“三妹妹说的是,只有水师在辽东,的确不是灭国之战。”
  湘云闻言,那张宛如海棠花丰艳欲滴的脸蛋儿上现出怏怏之色,说道:“珩哥哥今年不回来啊?”
  她有些想他了。
  嗯,也不是想让他伺候的。
  ……
  ……
  晋阳长公主府——
  后宅,二层阁楼之上,晋阳长公主一袭刺绣牡丹花的朱红裙裳,丰腴腰肢上缠绕着一条丝绸玉带,立身于窗前,眺望着庭院之中枯黄一片的草木,心头不由涌起阵阵对那人的思念之情。
  前段时间,晋阳长公主爆出生子一事,也让丽人这段时间颇为心有余悸,不停思量着此事对贾珩以及与崇平帝关系的影响。
  怜雪近前,拿过一副玄色披风给丽人肩上罩着,柔声道:“殿下,宁国府那边儿传来消息,国公爷打了胜仗,宫中下了圣旨,让林大人入阁呢。”
  晋阳长公主柳眉挑了挑,美眸莹莹微波,惊讶说道:“林如海入阁了?”
  皇兄此意为何?林如海可是子钰的岳父,难道不再忌惮他在朝堂之中声势大涨?
  怜雪柔声道:“殿下,林大人执掌税务总司,按说也该以阁臣身份入阁才是。”
  晋阳长公主想了想,柔声道:“如今海贸已成我大汉赋税主要根基,的确该拣选一位阁臣,预知机务。”
  那么,这就是正常的人事迁转,并无其他深意。
  怜雪容色迟疑了下,柔声道:“殿下,内务府那边儿,宋家开始查账。”
  晋阳长公主默然了下,嘴角勾起一抹冷峭之意:“账簿都是清清白白,每一笔都用于国事,他要想查,让他查就是了。”
  自从晋阳长公主为贾珩生子一事爆出来后,崇平帝的确是存了一定的防范之心,首先是宋国舅进入内务府任事,主责会稽司郎中,前日更是升迁为内务府副总管,官阶定正三品,襄理府务。
  就在说话的空当,就见外边儿的丫鬟,禀告道:“公主殿下,咸宁殿下和小郡主回来了。”
  晋阳长公主闻听此言,循声而望。
  不大一会儿,就见咸宁公主与清河公主、宋妍,一大两小,两红一绿,三人迈过门槛,进入厅堂之中。
  顿时,一室华光生艳,珠钗粉裙,炽耀人眸,让人赏心悦目。
  晋阳长公主责怪语气中带着宠溺之意,说道:“咸宁,你不在宫里好好呆着养胎,这个时候乱走动做什么。”
  咸宁公主道:“在宫里闷得慌,就想到姑姑这边儿看看,姑姑可听说了,先生在辽东取得大胜了。”
  晋阳长公主柔声说道:“刚刚听说了,这才刚开始,后续还有不少战事呢。”
  咸宁公主近前,落座下来,一旁的丫鬟连忙就近前伺候着,柔声道:“姑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