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1716节

  只是柳眉之下,美眸微微阖起,香腮玉颊上玫红气晕团团,而秀气、挺直宛如玉梁的琼鼻中不由轻哼一声,不再多说其他。
  此刻,殿前种植着桃花树,道道温煦日光照耀在盛开的树木上,花瓣上晨露未退,沿着带刺的枝干涓涓而淌,在日光照耀下,熠熠闪烁。
  也不知多久,贾珩拥住身姿丰腴,宛如天鹅梳羽,优雅丰软的丽人,凑到那娇小玲珑的耳垂之畔,阵阵扑鼻清香飘荡而来,低声道:“甜妞儿,这段时间有没有想我?”
  丽人显然不会搭理贾珩的自说自话,云髻上的金钗流苏似在拨动着时光,回到那一帘幽梦的时代。
  双眸紧闭,只是琼鼻中腻哼一声,那双妩媚流波的美眸睁开一线,隐约有绮韵丝丝缕缕流溢开来。
  贾珩拥住丽人,沉浸其中,只觉心底欣然不胜。
  真是拥住了甜妞儿,宛如拥住了整个大汉的江河社稷,说什么王权富贵,说什么戒律清规……
  简直无法言喻,透心凉,心飞扬。
  或者说是某种意义上的天花板。
  也不知多久,丽人玉颜酡红,芳心猛地一跳,睁开眼眸之间,视线渐渐攀升几许,分明是遽然而起。
  暗道,又来了,又来了。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真是将自己当成不能自理的小孩儿。
  丽人玉颜染绯,轻轻抿了抿粉唇,一颗晶莹剔透的芳心砰砰直跳,似是要从胸腔中跳出一般,垂下脸蛋儿的几缕秀发微微打起卷儿。
  丽人心头不由再次回忆起,十几年在绣楼不远的一颗大树荡起秋千,每一次秋千荡起,都觉得好像要跳出四四方方宛如囚笼的庭院。
  也不知多久,丽人雍美、丰艳玉容酡红如醺,弯弯睫毛之下,凤眸微微眯起,凝视一眼外间的天色,只觉浑身绵软如蚕,一点儿力气都提不起来,声音沙哑说道:““子钰,快晌午了。”咱们吃点儿饭吧。”
  贾珩轻声道:“这是饿了……”
  嗯,难道吃过午饭以后,再找甜妞儿折腾?倒也不是不能,甜妞儿毕竟不是小姑娘了。
  到了京城,好像就不能在一起痴缠了。
  丽人轻轻哼了一声,然后已是彤彤如火的雪肤玉颜上,现出一丝慵懒和幸福。
  贾珩将丽人缓缓放下,低声道:“我先收拾一番。”
  丽人这会儿淡黄衣裙在腰际垂将下来,晶莹柔润的美眸中在江南的朦胧烟雨现出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意韵,好似山水情长,绿柳红花,影影绰绰。
  贾珩推开窗户,呼吸了一口阳春三月春风里的花香,只觉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转眸看向那丽人,心头欢喜不胜。
  而丽人这会儿也简单收拾了一下,淡黄衣裙恢复平常模样,原本钗横鬓乱的仪容也恢复正常,除却一张红晕密布的脸蛋儿,完全不见方才的明媚之态。
  贾珩来到近前,倒了一杯茶,递将过去,说道:“娘娘,先吃点儿茶吧。”
  丽人轻轻应了一声,也没有拒绝。
  “甜妞儿真是愈发娇媚了,纵是十七八的小姑娘也远远不及。”贾珩打量着容颜娇媚的丽人,低声道。
  丽人嗔白了一眼那少年,暗道,你是不是想说,都是你的功劳?
  贾珩默然片刻,说道:“娘娘,等下午之后,我再过来。”
  也不能一直待在一块儿,否则,任是两个人真没有什么,也能传出一些风言风语。
  “嗯,去吧,本宫得一个人缓缓。”丽人柔声说着。
  贾珩:“……”
  至于吗?
  念及此处,轻轻拥过丽人,温热气息凑近,低沉而磁性的声音在丽人耳畔响起,道:“那我走了。”
  丽人轻轻推了推那少年,既是羞恼,又是有些无奈。
  她也不知这小狐狸怎么这般痴迷于她,她明明都徐娘半老了,还待她如小姑娘一样。
  丽人显然不知道就算是二手法拉利,二手老宾利,依然对男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贾珩整容敛色,悄然离了殿中,看向外间已近晌午的暝暝天色,暗道,真是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这会儿,陈潇悄然跟上,冷声说道:“我看你真是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了。”
  如果真的照这样下去,等他登上那个位置,那艳后也不能留了。
  贾珩拉了下那少女的纤纤柔荑,温声道:“潇潇,辛苦了,其实也没有太沉迷。”
  陈潇:“……”
  还不沉迷,等会儿吃了饭,还不是要去找那艳后?这是要在回京之前,在一块儿玩闹个够?
  幸亏咸宁这会儿不在宫里。
  陈潇冷哼一声,说道:“先去吃午饭吧。”
  贾珩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其他,其实这会儿也有些饿了。
  ……
  ……
  山东,曲阜
  衍圣公府,厅堂之中——
  伴随着“咔嚓”一声,热气腾腾而起,碎片四分五裂,似乎诉说着主人的愤怒。
  孔懋甲“啪”地一声,将手中的茶盅一下子扔掉,面色铁青,愤然说道:“简直欺人太甚!”
  这个赵启竟敢如此欺他,还敢上疏弹劾于他?简直岂有此理!
  难道先前忘了藩司向他支借米粮,应对灾荒的窘境了?
  现在就过河拆桥!
  这会儿,下首的孔懋甲之子孔有德,儒雅面容之上现出急切之色,低声道:“父亲,现在中枢行文申斥,父亲该如何应对?”
  孔懋甲沉吟片刻,道:“现在他已经递了奏疏,不过在士林之中,还是支持我孔家的人多一些。”
  孔家乃是至圣先师的后人,天下读书人景仰其德行,肯定会帮着孔家人说话。
  事实上,也正如孔懋甲所料,虽然赵启上奏,御史弹劾,但仍有不少士林中人百般维护,为孔家说好话。
  而前不久的山东雪灾,孔家支援山东藩司米粮,自然为山东中人津津乐道。
  就在这时,外间一个仆人,进入厅堂,禀告道:“老爷,外间的山东布政副使董鹤龄董大人向府中递上名刺,说要拜访孔大人。”
  “他还有脸来?”孔懋甲眉头微皱,面容阴沉,咒骂了一声,但收敛了心头怒火,道:“将人延请到书房。”
  不管如何,这位董鹤龄毕竟是藩司大员,也不好太过得罪。
  主角马上回京,回归主线,郡王之路!
  第1219章 宋皇后:过去三十余年,都是(求月
  书房之中——
  小几之上,两个茶盅热气腾腾,一股茶茗清香袅袅而升。
  山东布政副使董鹤龄眉头紧皱,面色微顿,心头忐忑不已。
  过了一会儿,就听到外间回廊中传来脚步之声,不大一会儿,抬眸只见孔懋甲缓步而来。
  “孔老先生。”董鹤龄连忙起身,朝孔懋甲郑重行了一礼,拱手说道。
  孔懋甲面上方才的郁郁怒气尽数不见,反而笑脸相迎,说道:“董大人,这次造访,未知有何指教?”
  董鹤龄闻言,面上却有些诚惶诚恐,说道:“孔老先生真是折煞学生了。”
  孔懋甲道:“董大人,这是登门还我先前借出去的数十万石米粮。”
  董鹤龄面上笑容微微一滞,低声说道:“孔老先生,现在藩司府库紧张,又加上麦苗受冻减产,藩台胡大人先前还说,只怕还要让朝廷拨付赈济呢。”
  孔懋甲笑了笑,落座下来,端起茶盅抿了一口,然后放下一旁的漆木小几上,说道:“董大人,我族中子弟在东昌府种植粮田,却被中丞大人又派吏员,清丈田亩。”
  这朝廷真是朝令夕改,当初说好的给他们孔家人免税田亩,现在却又要派人来清丈田亩。
  尤其那位宫中的天子,在潜邸之时就以刻薄而著称,现在竟有变本加厉之势。
  董鹤龄似是叫屈说道:“孔老先生,下官等在藩司也是如履薄冰,如今朝廷在北方诸省厉行新政,赵中丞更是催逼诸司,现在地方府县都要清丈,此事甚至闹到朝廷上去。”
  孔懋甲面色阴沉,道:“赵大人呢,最近一直不见他前来。”
  董鹤龄道:“赵大人去了青州府,不过孔老先生,如今京中似也是主张要不分官绅勋贵,皆在一体丈量之列。”
  孔懋甲默然片刻,说道:“清丈倒在其次,只是孔家子弟众多,在地方上如无营植粮米,难以维系族中子弟生计。”
  董鹤龄道:“这次对田亩的全面清丈,倒也并非是朝廷收回田亩,而是朝廷补缴一部分田赋。”
  孔懋甲一时不语。
  心头却已是愤恨不平。
  孔懋甲沉吟片刻,低声说道:“那董大人的意思是让我孔家配合新政了?”
  董鹤龄道:“不瞒孔老先生,京中圣上已经申斥过,还是得一体清丈,这次朝廷决心十分大,南方不少国戚勋贵,一个都没少。”
  一条鞭法和清丈田亩,归根到底还是割肉政策,没有到没收土地,所以斗争虽有,但尚闹不到天下皆反的地步。
  这也是平行时空的明廷、清廷能够推行成功的主要原因。
  孔懋甲脸上阴沉如冰,半晌说不出话。
  董鹤龄道:“孔老先生,听说宫中也很是震怒,如果不是韩阁老从中转圜,只怕圣上不知如何申斥。”
  崇平帝显然对所谓的衍圣公没有太厚的滤镜,当然,崇平帝推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之策以后,在东南诸省已经遭了不少编排。
  甚至一些类似《大义觉迷录》的小道消息已经开始编排、流传,即崇平帝得位不正。
  孔懋甲沉吟片刻,说道:“既然朝廷要推行新政,我孔家也并非不识事理之人,既是巡抚衙门和藩司衙门想要清丈,那就开始清丈罢。”
  “孔先生高义。”董鹤龄闻言,起得身来,避席而拜。
  孔懋甲又与董鹤龄说了几句话,而后吩咐着儿子孔有德将人送走。
  “欺人太甚!”孔懋甲目光愤愤,面容上满是郁郁怒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