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1701节

  不过,岫烟是挺传统的,或者说,先前黛玉是恋爱脑,一股脑地将身子给了他,而宝钗可能是不好拒绝他。
  邢岫烟柳眉之下,眸光水光盈盈波动,颤声道:“我已是珩大哥的人了,等回京纳进门儿以后……”
  等到过门以后,验喜帕之时,旁人如何看她?
  似是担心贾珩作恼,容颜清丽的少女,宛如山间云岫的眉眼蒙起羞意,低声说道:“珩大哥别恼,等过了门,我什么都…都依珩大哥的。”
  后面的话语就有些轻不可闻,分明是娇羞到了极点。
  贾珩轻笑了下,抚过少女白腻的脸蛋儿,说道:“岫烟妹妹,我恼什么?我尊重、喜爱还来不及呢。”
  难道是宝钗前段时候不尴不尬的处境,引起了大观园中人的警惕?
  应该不是,其他人也不知道钗黛已然与他有了夫妻之实。
  但也难说,这些女孩子心智早熟,说不定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
  ……
  金陵至扬州的运河之上,两岸蓊蓊郁郁的杨柳随着船只向远处倒退,而船只之畔,水声哗啦啦流淌不停,一派春光烂漫之景。
  另一艘挂起鼓满风帆的船只,乘风破浪,向北驶去,而舱室之内,香气弥漫,暖意融融。
  晋阳长公主抱着襁褓中的一个婴儿哄着,轻声说道:“好了,宝儿乖。”
  却是婴儿上了船以后有些晕船。
  晋阳长公主吩咐道:“夏侯莹,让人准备马车,待上了岸,本宫抱着孩子路上走。”
  终究是觉得孩子重要。
  夏侯莹面容清冷,拱手称是。
  李婵月弯弯柳叶细眉之下,熠熠星眸中不由现出关切之色,柔声说道:“娘亲,我随你一道儿。”
  晋阳长公主点了点头,说道:“嗯。”
  旋即,垂眸看着哭泣不止的婴儿,哄道:“好了,宝儿乖,船马上要停下了。”
  但婴儿仍是哭泣不止。
  这会儿,元春抿了抿粉唇,柔声道:“殿下,要不我抱抱他吧。”
  晋阳长公主闻言,清冽凤眸带着几许期待地看向元春,轻声道:“那你来抱抱他。”
  元春接过那襁褓中的婴儿,来回走动哄着,不大一会儿,说来也奇,哭声渐停。
  见得此幕,晋阳长公主暗暗称奇,美眸莹莹流波地看向元春,柔声说道:“你怎么做到的呢?”
  元春弯弯细眉之下,眸光柔润莹莹,柔声道:“就是帮着他按按合谷穴,不过还是不能长时间在船上,殿下还是近岸上马车吧,这船是不能坐了。”
  天大地大,孩子最大。
  晋阳长公主柔声说道:“本宫就说让他们靠岸呢,怜雪,派人去给子钰传信,让他加派兵丁沿路护送,咱们慢慢走。”
  怜雪轻轻应了一声。
  此刻,在十里外的船只之后,贾珩这会儿正在旗船的书房中,手里拿起一册书籍正在观瞧。
  前日从宋皇后船上过来的陈潇端着茶盅过去,柔声道:“长公主那边儿派人递来信,说小孩儿晕船,已经改乘马车了。”
  贾珩闻言,放下书册,脸上不由现出担忧之色,说道:“小孩子是容易晕船一些,我去看看。”
  小孩儿因为还未发育良好,所以容易晕船。
  陈潇柔声道:“我陪你一同去吧。”
  贾珩放下书册,点了点头,道:“走吧。”
  二人当即下了船只,骑上快马,在半个时辰以后,赶上了晋阳长公主所乘的船只,此刻已经在夏侯莹的操持下,锦衣缇骑以及江南大营的骁骑护送着几辆马车。
  贾珩翻身下马,来到一座装饰精美的马车近前,看向在马车旁相迎的李婵月,问道:“婵月,长公主殿下人呢?”
  “娘亲在马车里呢。”李婵月见到贾珩,藏星蕴月的眸子中现出欢喜,柔声道。
  贾珩挑开帘子进入马车,看向那哄着婴儿的丽人,轻声说道:“殿下,孩子怎么样?”
  晋阳长公主见到贾珩,柔声道:“这会儿已经好多了,小孩儿可能有些晕船,先前吐的厉害,也一直哭。”
  贾珩看向那襁褓中的婴儿,担忧说道:“他这般小,应该大一些再返京,这一路上旅途劳顿的,真不好带着了。”
  小孩儿未满周岁,原本就比较难照顾,也容易夭折。
  这是他的亲生骨肉,自然不允许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晋阳长公主脸上忧色不减,幽幽叹了一口气,说道:“本宫要早知道,也不急着直接回京城了,之前考虑欠妥了。”
  显然小孩儿晕船,让丽人这个当妈的心疼坏了,这会儿自责不已,就不该带着孩子坐船。
  贾珩想了想,低声道:“晋阳,这离金陵还不远,不如我再送你回去罢。”
  如果不是晋阳长公主非要带上宝贝儿子,他其实也不赞成孩子返回京城,如果不坐船,就太过奔波劳苦了。
  晋阳长公主想了想,脸上带着犹豫之色,轻声说道:“那本宫一个人返京?”
  贾珩道:“你先回京城一趟,等在京里待一两个月,再回金陵就是了。”
  “不行,本宫一天都不能离了孩子。”晋阳长公主蹙了蹙秀眉,目中有些不舍,清声道。
  贾珩一时无语,拉过纤纤素手,看向脸蛋儿雍丽、丰美的丽人,温声说道:“晋阳你听我说,如果不坐船,这一路上千里迢迢的,小孩儿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郎中都不好寻,我真是不放心,你要实在舍不得孩子,就在江南一直待着,或者先回返京城,不然就说江南有事儿在身,等他满周岁左右了,再回京城也好。”
  其实晋阳带着孩子,也容易暴露有了孩子的事实,尤其是京城夺嫡事起之后,他一举一动都会被关注,万一有人拿晋阳和孩子做文章,他这边儿无疑更为难以应对。
  如果再有什么风波,他也不会分心。
  如此一说,晋阳母子真不如留在金陵,而且南方天气暖和,不像西北这样干冷,等孩子大两岁,再返回神京。
  晋阳长公主听着少年所言,美眸流波,凝睇而向那少年,想了想,叹了一口气,道:“那也好,本宫将孩子带回金陵,我再待几天,再返回京城吧。”
  两害相权取其轻。
  相比回京,自然是孩子更为重要,至于回京探望太上皇,哪怕是自己辛苦一些,两头跑。
  贾珩轻声说道:“好了,你这个当妈的,哪能一直宠的给什么似的?福气太大了,对小孩儿不好。”
  “你胡说什么呢。”晋阳长公主挑了挑柳眉,语气恼怒说道。
  贾珩道:“好,好,是我胡说了。”
  真是,比起这孩子,现在他都要退一位了,家庭地位直线下降,以往晋阳对自己都舍不得说一句重话的。
  晋阳长公主哄了一会儿,将螓首依偎在贾珩怀里,叹了一口气,轻声说道:“咱们先回去吧。”
  就这般,晋阳长公主又在贾珩与陈潇的护送下,又再次返回金陵。
  因为船只出不过两天,也没有行多远,回返金陵倒也没有多费劲。
  金陵好像还有个重金求子的……
  第1210章 贾珩:嗯,成功转移话题
  朝鲜半岛,忠清道
  豪格登上岸以后,随着几个小吏来到一座宅邸,此地正是忠清道总管大臣姜重晖的行辕所在。
  此刻,厅堂之中——
  姜重晖年岁四十出头,头发灰白,面容方阔,浓眉之下,那道苍老目光略有几许崇敬地看向那中年藩王,低声道:“王爷,摄政王那边儿让老朽将您带过去。”
  因为豪格当年在女真攻打朝鲜的战事中,身先士卒,而且在朝鲜半岛闯下赫赫威名,所以,哪怕是多尔衮下达了绳缚于盛京的命令,朝鲜之内的将校也不敢真的执豪格而返。
  “我们爱新觉罗一族的事儿,容不得外人插手,至于多尔衮,不用管他。”豪格这会儿,已然养好了伤,此刻声音明显中气十足许多,脸上的怒色涌动。
  姜重晖问道:“王爷,那盛京那边儿?”
  豪格冷声道:“我回头儿给多尔衮寄一封信,问问他究竟想要做什么!是不是要让亲者痛仇者快?!”
  正蓝旗旗丁精锐尽丧,可以说豪格手下部卒,几乎为之一空,根本就不敢重回盛京。
  姜重晖沉吟片刻,说道:“王爷接下来有何打算?”
  豪格浓眉之下,冷眸眸光闪了闪,沉声道:“盛京暂时是回不去了,我这伤势一样好,就带着人潜入汉境,如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可以说,豪格在折损了兵丁以后,已没有在盛京城立足的根基,只能流亡别处,效晋公子重耳,再图后计。
  正蓝旗部族尚在,多尔衮顾忌一众满清王公大臣的观感,还真不敢悍然侵夺。
  但同样,豪格这种不赴盛京请罪的做法,势必也会被满清的王公大臣所诟病。
  值此女真时局艰难之际,范宪斗已经委婉劝说多尔衮不计前嫌,暂且容忍豪格。
  姜重晖道:“那也好,如果王爷有什么吩咐的,给老朽说一声。”
  豪格道:“先前折损朝鲜水师,已是颇为于心不忍。”
  数万朝鲜水师的精锐葬送在大海之上,豪格也有些脸面尽失。
  出了姜重晖府上,来到自家所居的宅院。
  豪格落座下来,手中放着一杯茶盅,呷了一口,眉头皱紧,心头凝重如阴霾密布。
  这位女真亲王雄阔的面容之上,神色愤愤,目光中不时迸射出阴毒之芒。
  “王爷,我们当真要去汉境?”正蓝旗的副都统名为伊里,在一旁低声说道。
  豪格面色微顿,轻声道:“我们去山东,那边儿的汉人豪杰,这会儿正在酝酿起事,我们前往山东,助他们一臂之力。”
  事到如今,他不可能回盛京再去祈求多尔衮的原谅,汉人的典故上写的明白,申生在内而死,重耳在外得安。
  伊里点了点头道:“那就依王爷之意。”
  豪格沉声道:“听说隆治一朝的前赵王之子陈渊已经到了盛京,想要与多尔衮联络,我们也派人联络一番。”
  多尔衮在朝堂摄政,也不是满清的所有王公贝勒都没有意见,听说豪格在朝鲜,也有不少人在暗中报信给豪格。
  甚至还比较乐见豪格在外面漂着,这样多尔衮在盛京不会一家独大。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