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1645节

  这……
  贾母瞪了一眼贾政,倒是让贾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宽慰了一句,说道:“姨太太,珩哥儿将来再立功了,肯定是要给宝丫头请封诰命的。”
  薛姨妈丰润、白腻脸盘上做强颜欢笑之意,只得“嗯”了一声。
  而此刻,荣庆堂中的嬷嬷和丫鬟见得这一幕,脸上多是现出一抹古怪之色。
  因为赐婚诰命的事儿,姨太太不知道闹了多少笑话了。
  这下还是没有称心如意?
  而鸳鸯在贾母身后,目光同情地看向薛姨妈,心头不由叹了一口气,
  薛姨妈也不知是怎么稀里糊涂走出荣庆堂的,在同喜同贵的陪同之下,返回梨香院,脸上已经满是失魂落魄之色。
  一旁的同喜劝道:“太太,先不要急着。”
  薛姨妈终于没有忍住,眼眶微红,喃喃说道:“珩哥儿先前都说好的,要求宫里赐婚,请封诰命的。”
  嗯,这一刻薛姨妈倒有些像是当事人。
  同贵小声出着主意说道:“太太,要不给姑娘写封信,问问珩大爷?”
  薛姨妈闻言,仿若得了提醒,连连说道:“对,准备笔墨,我给宝丫头写封信,让她问问珩哥儿,看究竟怎么回事儿。”
  不提薛姨妈写信相询,却说一墙之隔的宁国府,后宅厅堂中,衣衫明丽,室内暖意融融。
  秦可卿正坐在厢房中,正在哄着襁褓中的婴儿,丽人坐月子以后,脸盘丰润如国色天香的牡丹花,身形丰腴,雍容丰美。
  尤三姐端坐在不远处,轻声说道:“这都快过年了,大爷还不回来呢。”
  秦可卿笑了笑道:“他在南方打仗,听说战事也快结束了。”
  尤三姐蹙了蹙眉,轻声道:“过年都不回来的吗?”
  “在南方有家有口的,不回来也没什么。”秦可卿丰润玉容上笼起怅然之色,柔声说道。
  谁让她肚子不争气,只生了个女儿呢?说话就没有多少分量。
  怕不是外间已经有人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吧。
  尤二姐看向正在叙话的秦可卿和尤三姐,抿了抿粉唇,心头就有几许幽怨。
  尤氏道:“打完仗,应该还有一些善后的事儿,纵然过年回不来,元宵时候应该也能回来。”
  心头也有几许思念。
  秦可卿轻轻叹了一口气。
  就在几人叙话之时,宝珠从外间进来,巴掌大的脸盘上现出欣喜之色,轻声说道:“奶奶,西府那边儿说京里有大爷的音讯了。”
  秦可卿美眸中现出期待之色,急声说道:“怎么说?”
  宝珠道:“先是说南边儿皇后娘娘遇刺,京中一些官儿弹劾大爷,但后来听说,宫里要降旨,给大爷赐婚了。”
  秦可卿蹙了蹙秀眉,轻声说道:“皇后娘娘遇刺,是怎么回事儿?”
  尤三姐面色微讶,说道:“赐婚?可是薛家姑娘?”
  宝珠此刻提及宝钗,脸上也有几许怪异之色,而后,柔声说道:“这次说是赐婚的是乐安郡主,周王之女。”
  尤三姐闻言,玉容微讶,轻声道:“不是薛家姑娘?可这乐安郡主又是哪一位?”
  说着,抬眸看向秦可卿。
  秦可卿秀眉之下,目光闪烁了下,心底倒映出一个面容清冷,英气动人的少女,柔声说道:“就是平常跟着夫君忙前忙后的那位萧姑娘吧。”
  那次她听咸宁公主与她提及过此事,那位萧姑娘帮着夫君做了不少事,等于是夫君的左右手。
  尤三姐道:“这样也说得通了,薛家妹妹这既不是公主,又不是郡主的……”
  尤氏蹙了蹙秀眉,美眸瞪了一眼尤三姐,说道:“三妹。”
  三妹就是太过心直口快了。
  尤氏柔声说道:“先前那位乐安郡主就是他的左右手,现在先行赐婚也是应该的。”
  秦可卿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宫中赐婚那位乐安郡主,倒也说得过去,的确是天潢贵胄。”
  她如果不是早早嫁给了夫君,只怕现在能落个妾室就不错了。
  丽人说着,不由转过国色天香的芙蓉玉颜,转眸看向自己怀里的婴儿,轻笑说道:“芙儿,你爹爹又给你找了个娘亲,高兴不高兴啊。”
  尤氏:“……”
  尤三姐轻哼一声,说道:“等芙儿长大,只怕得有二三十个娘亲才能打得住。”
  那薛姑娘知道消息以后,也不知该是何等黯然神伤,还有那薛家姨太太,这会儿更是怄气吧?
  尤二姐看向尤三姐和秦可卿,艳冶、秀媚的玉容上陷入思索。
  现在府中的年轻姑娘都加起来,也不止二三十个了吧。
  ……
  ……
  杭州府
  数九寒冬,腊月时节,道道金色晨曦照耀在整个庭院中,檐瓦之上的皑皑积雪反射着刺目的光芒。
  床榻之上,贾珩转眸看向身侧不远处静静躺着的少女,少女清丽如雪的脸蛋儿似有烟霞浮动,轻声道:“婵月起床了。”
  李婵月微微睁开眼眸,弯弯而细的眼睫之下,明眸妩媚气韵流溢,那张清丽玉颊微红成霞,开口问道:“夫君,今个儿咱们还去宋家吗?”
  贾珩打趣说道:“还得过去看看,怎么,婵月还想和我在杭州府四下游玩一番?”
  宋老太公过世,他这位孙女婿得去帮衬帮衬,否则,也说不过去,而婵月显然想独享于她。
  李婵月眉眼间浮起一丝羞意,抿了抿粉唇,柔声说道:“没有,我正说去找表姐呢。”
  两人起得身来,贾珩穿好衣裳之后,来到李婵月身后,温声道:“婵月,那我给你梳头。”
  “不好了吧。”李婵月芳心欣喜,但口中却娇俏说道。
  贾珩扶住李婵月的肩头,轻声道:“毕竟是我给你弄乱的。”
  说着,坐在少女身旁,给李婵月的秀发梳头。
  李婵月坐在梳妆镜前,正对镜面化着妆,那张清丽红润的玉颜之上,满是绮艳明丽的红晕。
  “夫君别忙了,我自己扎发髻吧。”李婵月脸颊羞红,声音柔糯而娇俏,轻声说道。
  贾珩笑了笑,轻声说道:“嗯,我也不会扎发髻,那我去让人准备早饭。”
  待李婵月打扮过后,贾珩看向秀发挽起朝香髻的少女,低声说道:“婵月真是从画中走出来一般,亭亭玉立,美若天仙。”
  李婵月闻言,明媚、俏丽的脸蛋儿羞红成霞,芳心却甜蜜不胜,轻柔声音带着几许娇俏:“哪有?”
  贾珩看向娇小玲珑的少女,轻笑说道:“婵月,过来坐下用饭吧,都饿瘦了。”
  婵月人如其名,并非事十五的盈月,而是残月。
  李婵月闻言,霞飞双颊,芳心羞恼不胜,柔声说道:“夫君也不管人年龄大小,哪里能都那般?”
  昨个儿小贾先生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好像有觉得她太…的意思。
  等她将来有了孩子,肯定也……能比过表姐她们的。
  夫妻两人说话之间,围着一张餐桌开始用着菜肴,而后贾珩与李婵月前往宋家。
  第1177章 陈潇:你先前是不是欺负她了?
  杭州府
  宋宅坐落在西湖之畔的一座庄园中,出了石头街,就能看到外面的雷峰塔矗立在山峰,此刻正值冬日,巍峨险峻。
  宋老太公要在此停灵七日,然后安葬在位于杭州北郊的宋家祖坟,这位养育了一后一妃的老人,自然会有宫中降旨封赠谥号。
  宋家门外不少宾客支起一面面白幡,在寒风中摇动不停,发出飒飒之声。
  此刻,宋璟的同族族人宋珣,将贾珩迎入厅堂之中,两人寒暄而罢,落座下来。
  宋珣叹了一口气,说道:“卫国公,老爷子辛苦了一辈子,这次能落叶归根,倒也是一桩幸事。”
  贾珩沉吟说道:“宋老太公于国是有功的。”
  这宋珣定然还有其他话说。
  果然,只听宋珣说道:“宋家在杭州府钱塘、余杭几个县种了一些水田,听说江苏那边儿推行朝廷新政,未知浙江是什么个情形?”
  这是向贾珩打探消息。
  贾珩道:“新政乃是朝廷放之四方的国策,年后,浙江也会逐步推行,清丈田亩诸事都是少不了的。”
  宋珣闻言,面色就有些不自然,说道:“族中不少族人仰仗,当初田亩赏赐下来,就曾恩典降下,可以免除赋税。”
  贾珩道:“这次是中兴大汉的国策,不管是勋戚都在一体丈量之列,本身也交不了多少赋税,宋先生不必担忧。”
  宋珣苦着脸,说道:“宋家家大业大,族中子弟众多,因为老太公的教导,不少族中子弟低调行事,不怎么入仕,如今这田亩一清丈,族中父老子弟还要生存。”
  贾珩想了想,说道:“此事再看吧,如果确实有困难,等明年清丈田亩之时,再看能否以其他方式补偿。”
  其实,在先前浙江全省之中,宋家就是最大的地主,因为宋老太公孕育了宋皇后和端容贵妃,算是朝廷国丈,按理是有一定的免税田亩数额。
  事实上,地方官府也不敢向宋家收税,换句话说,宋家不缴税。
  于是,宋家族人在整个浙江大肆接受投效、托献。
  见贾珩没有将话说死,宋珣心头又燃起了一些希望,刚要得贾珩一句准信,却在这时,六宫都总管太监夏守忠,来到近前,尖细的声音响起,说道:“卫国公,皇后娘娘召见。”
  贾珩起得身来,拱手道:“夏公公前面带路。”
  说话之间,贾珩在夏守忠的引领下,来到后院,进入厅堂中,朝着坐在帘后的丽人行礼,说道:“微臣见过皇后,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此刻,宋皇后正在宋家族中女眷的陪同下,看向那蟒服少年,轻声道:“卫国公请起,看座。”
  这时,咸宁公主搬过一个绣墩,放在贾珩近前,轻声道:“先生,坐。”
  “谢娘娘。”贾珩道了一声谢,然后侧坐下来。
  宋皇后温声说道:“停灵这几天,将要前往城郊祖坟安葬,还要劳烦卫国公以调动锦衣府卫相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