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1403节
“你们来的正好,等会儿用着午饭了,咱们商量商量怎么出发。”贾珩轻声说道。
其实,凤纨也可以去江南一趟,尤其是李纨可以去探探亲。
众人纷纷落座,丫鬟奉上香茗。
湘云笑道:“珩哥哥,这次都有谁呀?不如都去江南玩着,这天天在京城待着,多少也闷的不行。”
探春道:“都去罢,也能热闹一些,二姐姐和四妹妹上次就没有去着,这次也带上才是,出去散散心才是。”
“还有宝姐姐也一同过去。”湘云拍了拍手,笑道。
“你宝姐姐要管着京里的生意,可不好擅离职守的。”黛玉拿着手帕捂着嘴,娇笑道。
贾珩看向那少女,对上那一双灵动非常的星眸,似有着一丝玩味笑意,心头一突。
黛玉大抵是觉得宝钗南下,多少分着她的一些宠爱。
而后,一众莺莺燕燕,有说有笑。
黛玉道:“珩大哥,婵月姐姐说,珩大哥去江南主要是主持着新政,还要打仗?”
贾珩道:“两者都有,这一次在江南可能留的久一些,另外,林姑父也会前去南京,主持海关开关事宜。”
其实从南安郡王派兵前往西宁,也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
黛玉星眸眨了眨,说道:“上次,珩大哥和爹爹说那些海寇威胁着海贸,珩大哥这次过去还是要打大仗的吧?”
这次如果前往江南立下功劳,也不知珩大哥能不能向宫里求婚,让她嫁过去。
贾珩点了点头,道:“那些海寇多数盘踞在鸡笼岛,想要彻底肃清航道,就要直捣匪巢。”
他这次还要带着红夷大炮,再将红夷大炮的炮弹一并带走,南安郡王等人自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西宁的战事,没有必要用到红夷大炮。
宝琴柔声说道:“珩大哥,和你说个事儿,诺娜前日和我说,还有那批红夷匠人还要回去。”
大汉虽好,但诺娜在游玩了许久之后,也渐渐在神京城中待腻,就想返回濠镜。
贾珩道:“那一同回去就是了。”
甄兰柔声道:“珩大哥,这次青海蒙古,我怎么听说还有女真人的影子。”
贾珩看向少女,正要说话,就在这时,丫鬟说着午饭准备好了。
贾珩道:“先吃午饭吧,吃完饭和你说。”
众人吩咐落座用着饭菜,说了一会话,黛玉先行告辞回去午睡,而贾珩陪着湘云、探春说了会话,众人皆散。
……
……
楚王府,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斜晖脉脉,一道道金红晚霞照耀在庭院之中,披落了这座王府的前厅后院。
柳妃一袭兰白色衣裙,年岁二十五六的花信少妇,满头秀郁青丝绾起秀美发髻,秀丽眉眼间萦绕着江南书香门第的温婉气韵,进入厅堂,看向那蟒袍青年,纤声道:“王爷,那位卫国公要来了?”
楚王面上欣喜之色难掩,说道:“孤好不容易相邀过来的,你好生打扮打扮,等会儿不可失了礼数。”
见楚王欣喜,柳妃笑了笑道:“王爷放心是了。”
说着,芳心也有几许好奇,柔声问道:“王爷,这卫国公先前不是推三阻四,这次怎么答应的这般爽快?”
“兰儿和溪儿妹妹两个都答应给他做了妾室,孤请他吃个饭而已,他也不至于忌惮至深。”楚王端起茶盅,轻轻呷了一口。
在他看来,应该还有一个缘故,那就是因为南安郡王。
南安郡王严烨数次针对贾子钰,又是那魏王的儿女亲家,如果魏王成了太子,将来贾子钰岂不是还要受气?
别说什么妹夫,如论起来,咸宁也是他的妹妹。
等他即位,咸宁就是大汉的长公主,至于原本的大汉长公主……
楚王心湖中不由浮现出一道雍丽、美艳的身影。
晋阳姑姑在江南这么久,也不知忙着什么,那海贸生意利润就这般丰厚?
一直等到酉初时分,仆人禀告说道:“王爷,卫国公来了。”
楚王闻言,俊朗的面容上喜色流溢,唤上一旁的柳妃,说道:“柳妃,随孤去迎迎。”
此刻,楚王府中门大开,宅邸石阶前的青石板路上,在家丁挑着灯笼的护送下,贾珩搀扶着甄兰与甄溪下了马车。
两个小姑娘,今天果然听着他的话,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卫国公可算是来了。”楚王与柳妃迎出大门,目光热切地看向那身着便服的少年,语气中满是欣喜。
贾珩面色恭谨,拱手道:“王爷。”
“快,快请,里面请。”楚王伸手相邀说道。
双方寒暄着,贾珩随着楚王向着王府后宅内厅而去,此刻厅堂之内已设好了宴席。
之所以是内厅,自是因为更多是一场家宴性质。
楚王看向甄兰和甄溪,语气温和道:“兰儿妹妹,溪儿妹妹,你大姐书信还提及你们两个,说什么时候回金陵一趟,这次随着你珩大哥一同回去吧。”
甄兰与甄溪一蓝裙、一红裙,头上别着各种首饰,头上珠翠流丹。
因是家宴,倒也没有旁人,楚王屋内的摆设倒也说不上珠光宝气,但格式珍玩古董以及一些老物件,典雅中带着一股奢丽气韵,这是百年皇室的无声沁润。
柳妃笑了笑,道:“你们两个可算是来了,以往我听姐姐提及过多次,今天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丽人目光落在甄兰脸上之时,花信少妇心底却不由生出一股愤恨,这个甄三小姐猛一看,倒是看着与甄晴一模一样。
眉眼细长,嘴唇略薄,一看就是歹毒的面相。
第1033章 贾珩:想黑化变强,没门儿
楚王府
柳妃打量了一眼甄兰,近前拉过甄兰和甄溪的手,低声寒暄,那双灵韵暗藏的目光瞥了一眼那青衫少年,温宁如水的眉眼现出一抹讶异。
其实,这是柳妃头一次见贾珩这位近三年来,名震大汉的少年国公,也是在楚王口中嗟叹不已的贾子钰。
被柳妃目光注视,贾珩心有所觉,柳叶细眉之下,面色温和地点了点头,并未多言。
相比甄晴那张妖媚、幽艳乃至略显刻薄的脸蛋儿,柳妃一张白腻如雪的鹅蛋脸生的温婉如水,明丽生姿,既有江南水乡少女的莲荷清韵,又有一股成熟女人的韵味。
只是那股眉梢眼角的幽怨潜藏。
多半是因为过门多年,膝下还没有子嗣。
贾珩心头暗暗想着。
楚王与贾珩双方寒暄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推杯换盏之间,席间气氛渐渐至酒酣耳热。
楚王陈钦坚毅眉锋之下,目光热切地看向那少年,感慨道:“子钰,这次青海蒙古搅乱西北,父皇不用子钰出征,说实话,我实是想不通。”
贾珩放下酒盅,目光平静无波,说道:“圣上也有圣上的考虑,江南之事紧要之处不在西北之下,新政大行,海关收税,都是牵涉到朝廷财用的大事。”
他如果敢借此发牢骚,就落了楚王话柄,时间一长也就上了楚王的贼船。
楚王陈钦眉头皱了皱,目光灼灼地看向那少年,说道:“但我担心一桩事,南安等人此去西北,如是如金孝昱一般遭逢败绩,我朝又该如何应对?那时候还不是要用子钰,如今事有轻重缓急,子钰领兵前往西北也未有不妥。”
贾珩举起酒盅,朝楚王示意,轻声说道:“王爷,战事胜负未定,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说不得南安郡王此战马到功成也未可知。”
两人碰了一杯,旋即一饮而尽。
这会儿,柳妃拿起一旁的酒壶,给楚王斟酒。
甄兰也拿过酒壶给贾珩倒酒,只是一双狭长凤眸熠熠流光地看向那少年。
而甄溪在一旁坐着,如大家闺秀一般,略见局促,同样不时将一双灵气如溪的清眸投向那少年。
嗯,明显有些憨憨的。
楚王沉吟片刻,叹了一口气道:“孤是不怎么放得下,南安王爷毕竟年近半百,不管是将略还是武勇,比子钰差之甚多。”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西北边军加上京营兵马也有一二十万,如果稳扎稳打,与青海蒙古等人较量,也并无太多问题。”
甄兰看向那少年,柳叶细眉之下的清眸闪烁了下,玉颜上若有所思。
楚王举着酒盅,说道:“但不如子钰用兵稳妥一些,子钰连女真都打赢了,这青海蒙古对付起来更是手到擒来,可惜朝中有人嫉贤妒能。”
贾珩笑了笑,说道:“王爷过誉了,青海蒙古等地诸羌胡番人复杂,想要料定西北,也并非一日两日之功。”
楚王道:“子钰这是老成谋国之意,我虽然不通用兵之法,但也知道骄兵必败的道理,我瞧着南安王爷还有柳芳等人,似乎将西北边患似乎想的过于简单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贾珩面色微顿,点了点头,朗声道:“女真的亲王岳讬,此人足智多谋,有此人在西北,事情就要复杂许多。”
柳妃见那少年似不欲多言,而自家王爷有些失言,连忙拿起酒盅,巧言嫣然地笑着打断贾珩的话头,说道:“王爷,先用饭吧。”
楚王笑了笑,说道:“好,等会儿再说不迟。”
哎,这是子钰头一次过来府上,他心头难免高兴。
贾珩拿起筷子与楚王开始用着饭菜,轻声问道:“王爷说也要去江南,未知何时启程?”
他自不是算着他和甄晴有多少日子可以痴缠。
楚王笑了笑,说道:“在京中估计还要个把月,子钰先行一步,给王妃的书信,我已经写好了一封,等会儿让子钰帮着捎过去。”
贾珩点了点头。
他真不是对楚王的家书感兴趣。
“子钰,我近来琢磨着这开海之策真是开辟财源的无上妙法。”楚王看向那少年的目光见着崇敬,面色感慨说道:“我也算开府观政许多年了,前几年北方灾情连绵,户部左支右绌仍是捉襟见肘,这二年随着查办贪腐,再加上整饬盐务,开海通商,国库财用渐渐丰殷,而纵观国库这二三年的变化,悉因子钰之力。”
眼前这人真是文韬武略,无一不精的经国大才,如果他荣登大宝,定然要重用着子钰。
贾珩面色顿了顿,说道:“王爷过誉了,说来说去,都是为社稷出力,如果不是圣上有意振作,我纵然腹有良策,也全无用武之地。”
楚王轻笑说了下,轻声说道:“那也是。”
他说到此处,已经将推崇之意表达的十分明确,想来子钰已知他思慕之意,只是不便表露罢了。
此刻,甄兰目光痴痴地看向那侃侃而谈的青衫少年,分明为其凝然气度所折。
珩大哥现在差不多是香饽饽,不仅是楚王,就连魏王都纷纷积极向着珩大哥示好。
只是珩大哥心底是怎么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