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1235节

  宝钗在下首绣墩坐着,看向一旁的自家堂妹宝琴,一身粉红色袄裙,好似一树艳媚红梅,如果再加上那丰腻雪白的脸蛋儿,恍若瓷娃娃般,轻声说道:“琴妹妹,见到林妹妹了吗?”
  宝琴梨芯脸蛋儿上见着认真之色,纤声道:“我也没见着,姐姐不是打发人去唤了吗?”
  反正她瞧着堂姐和林姐姐关系最近挺亲近的,两个人倒像是亲姐妹一般。
  宝钗抬起螓首,看向自己的贴身丫鬟莺儿,水润杏眸中带着询问之色。
  莺儿压低了声音说道:“好像是林老爷来了,大爷去迎着了。”
  探春凑将过来,轻笑道:“我来的时候瞧见了,珩大哥与林姐姐去见林姑父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宝钗莹润眸子波光闪了闪,心头涌起一股猜测,道:“原也该过去看看的。”
  宝琴听着宝钗叙说着,不由拿起桌子上的一块儿点心,正在小口食用着,粉唇微启,雪肤映衬,斯文小巧。
  宝钗看向宝琴,轻笑说道:“琴妹妹这是饿了?”
  自家堂妹吃的胖都都的,也不知怎么嫁出去,这几老太太好像想把妹妹和宝玉撮合一块儿。
  宝琴笑靥烂漫,甜甜说道:“二姐,早上只喝了一碗粥,我吃点儿点心垫垫。”
  “妹妹还是少吃点儿甜食,容易长胖,太胖了就不好许人家了。”宝钗小声打趣说道。
  宝琴脸颊微红,攥紧了掌中的手帕。
  这要她怎么解释,她已经认准了堂姐夫?堂姐夫抱着她的时候,还说她胖点儿摸着柔软一些呢。
  哎呀,她怎么当着二姐的面想着这个?
  另一边儿,湘云拉着诺娜的手,红润如霞的苹果圆脸饱满莹润,说道:“你没有见过放花灯吧?”
  诺娜摇了摇头,说道:“我们那不过元宵,见着汉人放着海灯,沿着海浪能飘很远呢。”
  邢岫烟这时与甄兰和甄溪两个人则是坐在一块儿,宁静玉容上现着恬然之态。
  甄兰道:“岫烟姐姐是苏州人氏?”
  相比钗黛等人的名分早定,云琴二人的活泼烂漫,甄兰发现自己其实还是与邢岫烟这样闲云野鹤的女孩儿聊的开一些。
  其实就是凤姐也比较喜欢邢岫烟不争不抢的性子,勾心斗角已经很累了。
  邢岫烟柔声道:“在苏州那边儿长大。”
  甄兰看向眉眼如画、气质如兰的少女,柔声道:“苏州那地方我也去过,虽言姑苏烟雨,但不乏浮丽奢华,却未见着如姐姐这样澹泊的。”
  甄溪轻声道:“岫烟姐姐做的那首咏红梅诗,我最喜那一句,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澹由他冰雪中。”
  这是说着前不久,梅花诗社开社,在芦雪庵之时,邢岫烟做的一首诗。
  邢岫烟目光平静,脸颊似有丹霞之色,轻轻柔柔道:“信手涂鸦之作,不当方家之眼,如说咏梅之诗,听去岁时,珩大爷填了一首咏梅之词,颇见风骨。”
  甄溪稚丽的容颜上浮起浅浅笑意,道:“那首诗我瞧了,写的真好。”
  甄兰轻声说道:“说起卜算子咏梅,倒是有一首前人所填之词,可配岫烟姐姐的气韵。”
  邢岫烟诧异地看向甄兰。
  只听甄兰轻声说道:“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甄兰显然也是饱读诗书的,此刻笑意盈盈地看向邢岫烟。
  邢岫烟含羞说道:“兰妹妹过誉了。”
  而不远处的李纹和李绮姐妹也在一旁听着,这是两个小丫头第一次赶着这样的热闹。
  另外一边儿,贾母面上笑意繁盛,看向下首坐着的秦可卿,道:“初一祭祖的时候,珩哥儿就不在府上,这十五总算是回来了,一家人也能好好团聚团聚。”
  秦可卿笑着点了点头,心底却轻轻叹了一口气。
  回来不久之后就要走了,自成亲以来,聚少离多。
  凤姐在一旁笑道:“珩兄弟忙的都是国家大事,难免劳累辛苦了一些。”
  正在说话的空档,林之孝家的上了楼梯,脸上见着笑意,说道:“老太太,大爷和林姑娘他们过来了。”
  贾母笑道:“可卿,人来了,咱们去瞧瞧。”
  原本正在说话的众人,也都纷纷各自停了手中之事,盈盈起身,来到栏杆之处眺望。
  只见下方绵长的抄手游廊中,身形挺拔的少年陪同着一个中年书生缓步而来,倒是不见黛玉。
  黛玉已从天香楼侧方背后的石梯,在紫娟和袭人的陪同下上了楼。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目光都落在那器宇轩昂的少年身上。
  贾政一身土褐色员外服,作平常富家翁打扮,见着林如海以及贾珩,连忙起身,向前行礼,面带笑意说道:“子玉,林兄。”
  而一旁的贾环、贾兰、贾琮也纷纷过来见礼,唤着贾珩以及林如海。
  “珩叔。”贾兰也小大人一般,向着贾珩行礼。
  贾珩看向贾兰,捕捉到那孺慕、景仰的目光,心思也有些古怪,轻轻摸了摸贾兰的头,笑道:“兰哥儿都长这么高了,记得那时候,还让我给你买糖人,现在还吃甜的不吃?”
  记得方来此界,从贾兰手里借书,然后李纨至府寻书,这一晃都一二年了。
  如今他也与李纨……又不由想起那销魂蚀骨的哭腔,也不知是欢愉,还是苦尽甘来的唏嘘,真不怪他,这些年就没有见过这样的。
  只能下次……嗯,下不为例。
  贾兰扬起一张清秀的小脸,脆声道:“珩叔,娘亲说我现在正在换牙,不让吃甜的了。”
  贾珩笑了笑,轻轻拍了拍贾兰的肩头,温声道:“那就听你娘亲的,好好读书,孝敬你娘。”
  而阁楼之上,隔着栏杆站着眺望的兰裙丽人,见着那一大一小叙话的一幕,秀雅、妍美玉容上浮上欣然之色,攥紧了手帕,芳心五味杂陈。
  既有酸涩,又有感动。
  忽而这时,伴随着一阵香风袭来,曹氏那张白净的鹅蛋脸蛋儿上,似笑非笑道:“珩大爷倒是挺喜欢兰哥儿的。”
  李纨原本喜色流溢的温宁眉眼忽而一滞,今日薄施粉黛的脸蛋儿神色就有些不自然,贝齿咬着粉唇,柔声说道:“珩兄弟以往就是看重兰哥儿的。”
  曹婶子不就是想看她的笑话?她原也是为了孩子,她有什么错?
  事实上,从古至今,为了孩子都是一句无比正确的话,为了孩子上幼儿园可以陪校长睡一觉。
  曹氏笑了笑道:“将来兰哥儿考中了举人、进士,看在你的薄面上,将来也能如他外公一般,做个封疆大吏什么的。”
  李纨闻言,芳心狂跳,脸颊羞红,只觉虽是料峭春寒,棉裙中的丰盈娇躯仍有几许滚烫,似那曾被撞的红印片片的酥翘,都有些异样起来。
  曹婶子这叫什么话?
  什么叫看在她的薄面上?父亲启用为封疆大吏,与她有什么关联?
  曹氏只是稍稍撩拨了一下,似笑非笑的看向脸颊羞红的李纨,就没有再继续玩笑。
  下方,贾珩这会儿看向贾琮,目光温和,鼓励说道:“好好读书,再等二三年,争取一举中第。”
  贾琮面色恭谨,拱手道:“多谢珩大哥。”
  贾珩再次看向贾环,笑道:“环哥儿在学堂习武学的如何?”
  贾环明显有些惧怕贾珩,微微垂下头,吊着膀子,让二楼紧紧盯着的探春心头暗气。
  一旁的赵姨娘脸上带着喜色,瞧了一眼正在与薛蝌站在一块儿,没话找话的宝玉。
  宝玉又如何,还不是不得那位珩大爷的搭理?
  这位珩大爷看重环儿,将来环儿从了军,将来也能封个伯,封个侯的,那时候她看二太太还敢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贾政转而脸色微沉,看向贾环,皱眉喝问道:“你珩大哥问你话呢。”
  贾环吓得一哆嗦,囔囔说道:“珩大哥,我跟着学了一些骑射,师傅说要教我练枪呢。”
  贾珩拍了拍贾环的肩头,笑道:“好好练武,将来当个将军。”
  贾环“嗯”了一声,算是应下了。
  而在阁楼上的探春脸上见着恼怒之色,显然觉得贾环的表现不太让自己满意。
  上来的黛玉轻轻拉过少女的素手,拿着手帕,星眸闪了闪,安慰说道:“三妹妹,环哥儿瞧着比以往长进多了。”
  宝钗一旁的莺儿撇了撇嘴,似有些埋怨的语气说道:“初二那会儿,环三爷耍骰子还赖我……”
  “莺儿。”宝钗丰润玉肤之上的笑意敛去,杏眸莹润,瞪了一眼莺儿。
  其实,莺儿说的是宝钗初二回梨香院住着,贾环过来串门子,给莺儿耍骰子赌钱,输了不认账。
  宝钗依然是那种,“爷们儿还能赖你的不成?”的话语。
  但莺儿显然不是省油灯,这次当着探春的面,就想给贾环上上眼药。
  在贾珩不在京里的时候,荣宁两府下人其实也发生不少有趣的事儿。
  甄兰则是将一双细长、妩媚的眸子看向那少年,下巴略尖的瓜子脸均匀扑粉描腮,在廊檐烛火映照下,线条冷艳,安静之时,神似甄晴。
  贾家比她们甄家强就强在这里,就因为有了他。
  不然,主仆上下都是安享尊荣者多,运筹谋划者全无一个,将来也难逃盛极而衰之势。
  而在这时,从不远处宾客桌上给宝玉坐在一块儿的薛蟠,笑道:“珩表兄。”
  说着,摇晃着大脑袋过来。
  贾珩见着薛蟠,微笑道:“文龙,许久不见了。”
  仔细想想,今日是正月十五,薛蟠也该出来了。
  薛蟠轻笑说道:“珩表兄,这不过几个月的光景,珩表兄愈发了不得了,现在是一等武侯,我和妹妹刚见珩表兄时候,妹妹就说珩表兄器大……不凡。”
  终究是没有读过什么书,提前学好的恭维之言说的结结巴巴。
  阁楼之上,薛姨妈看着自家儿子和贾珩叙话,心头既是欢喜,嘴里却笑骂道:“蟠儿这孩子,喝多了酒说什么不着四六的胡话。”
  那珩哥儿是你妹夫!
  宝钗也在一旁瞧着,听着自家兄长说的话,粉腻脸颊羞臊的微烫,她兄长都说什么呢。
  黛玉瞧了薛蟠一眼,拉过探春的素手,星眸柔波潋艳,柔声说道:“三妹妹也不必愠恼,宝姐姐这样里外周全的,尚且有着苦恼的呢。”
  宝钗:“???”
  颦儿这是又暗戳戳她?
  李纹和李绮看向宝钗和黛玉,对视了一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