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954节

  贾珩轻声道:“嗯,记得,那时候妹妹身子瘦弱,现在倒是好了许多,这几天昼夜之间,忽冷忽热,妹妹晚上仔细别着了凉。”
  黛玉轻轻抚着贾珩的肩头,娇躯颤栗,颤声道:“珩大哥……”
  看向那说着说着又伏在身前,又在小羊琼鼻上忙碌的少年,微微闭上星眸,已不知说什么好。
  贾珩与黛玉腻歪了一会儿,让黛玉早些歇着,回到房中,唤上鸳鸯。
  一夜再无话。
  ……
  ……
  翌日,一大早,天色依旧晦暗不明,只是雨歇风住,青檐碧瓦之上的雨水蓄积如镜,倒映着昏沉的天穹。
  贾珩刚刚换上一身飞鱼服,打算去江南大营督军问事,忽而嬷嬷从外间过来,道:“大爷,甄家来人在花厅等候着,说是甄老太君殁了。”
  甄家两家的关系匪浅,相比其他亲戚,都是以派小厮报信,这次甄家的甄璘来到宁国府,向着贾珩这位族长通报着甄老太君过世的消息。
  贾珩闻言,面色微变,问道:“什么时候没的?”
  “就在凌晨,丫鬟唤着洗漱,说是人过去了,现在请了好几个郎中查看,都说人已经走了,现在甄家哭成了一片,开始准备着后事呢。”那嬷嬷唏嘘感慨说道。
  贾珩与一旁的陈潇交换了个眼色,对着嬷嬷吩咐道:“府上准备准备,我去拜祭一番。”
  甄老太君这么一去世,甄家的下坡路只怕就在眼前,不过,甄家老太君去世,整个两江官场的官员都会前往凭吊,甄家门前车马如龙,堪称盛世,犹如红楼原着中可卿……嗯,这个不好说。
  陈潇轻声说道:“甄老太君昨天的托付,算是临终遗愿。”
  贾珩点了点头,目光闪了闪,心头思忖不停。
  甄溪托付给他,更不好拒绝。
  这时,黛玉听到动静,在鸳鸯、袭人、紫娟的陪同下来到花厅中,听那嬷嬷叙着话,少女俏丽脸蛋儿上同样见着惊讶。
  甄老太君没了?上次见着还中气十足,精神头不错。
  “珩大哥。”黛玉缓步走到贾珩近前。
  贾珩目光温煦,叮嘱道:“林妹妹,你别去着了,甄家刚刚老了人,省的冲撞着。”
  黛玉年岁毕竟还小,不去吊唁倒也没什么。
  黛玉眉眼却见着坚定,轻声道:“珩大哥,我原该去着的。”
  在这宁国金陵府中,她就是这座国公府的女主人,应该随他一同去才是。
  贾珩想了想,见道:“那妹妹收拾收拾。”
  去人家吊唁,显然不能穿着盛装华服,而且还有诸般礼仪需要注意,黛玉未必知晓这个。
  正说话间,见得尤氏从后院在彩蝶、炒豆等丫鬟的陪同下,过来查看动静。
  “尤嫂子。”贾珩看向那一身简素白服,云髻上别着白色珠花簪子的丽人,唤了一声道。
  “听说前院出了事儿,就过来看看。”尤氏柔美玉容上,神色恬静,只是将一双柔润如水静静看向贾珩,问道:“珩兄弟,怎么了?”
  丽人未施粉黛,眉梢眼角的那股哀戚浅浅的未亡人气韵,让人心头涟漪圈圈生出。
  贾珩轻声道:“甄家老太太没了,我说与林妹妹一同过去吊唁,有些拜祭的紧要关节之处,你帮着嘱托着他。”
  尤氏柔声道:“大爷去罢,我叮嘱着林姑娘就是了。”
  贾珩点了点头,再不多言,与陈潇来到前厅。
  果然见着甄璘,正坐在梨花木椅子上,一见贾珩到来,神色悲戚,起身唤道:“永宁伯,老太太没了。”
  毕竟,贾珩昨天才前往甄家探望着甄老太君,且又是贾族族长,甄家专门让甄璘过来知会,以示郑重。
  贾珩叹了一口气,道:“甄璘世兄节哀。”
  甄璘眼圈微红,目光复杂看向对面的蟒服少年,语气哀戚道:“老太太昨夜至三更天才睡,还给珩兄弟写了书信。”
  贾珩:“???”
  思量片刻,反应过来,这个甄老太君,分明是将道德绑架继续到底。
  他觉得,甄老太君肯定还上了奏疏给太上皇以及皇帝,这都不用说,必然是早早写好的,字斟句酌,情真意切。
  甄老太君为了甄家的事,可谓熬干了最后一滴心血。
  贾珩默然片刻,道:“甄璘世兄稍等,稍后我去府上看看。”
  这几天,还要安慰着磨盘还有雪儿,两人其实都是跟着甄老太君一同长大,感情也不浅。
  甄璘道:“书信还在大伯和王妃手里。”
  说着,然后告辞离去。
  贾珩相送着甄璘离去,站在廊檐下,这时身旁的清香传来,说道:“甄老太君当年其实也抱过我,父王小时候,她也抱过,与天家关系匪浅。”
  贾珩转眸看向陈潇,道:“那天去福萱堂,你没过去。”
  其实,他也想哪天抱抱陈潇。
  “那天,老太君目光放在你身上,也是没认出来,后来我担心疑心,也就没有过去。”陈潇柔声道。
  贾珩道:“那等会儿,你跟着一同去看看。”
  陈潇点了点头,轻声说道:“甄家这下子过去,宫里可能就暂且引而不发,但只是时间问题。”
  第762章 贾珩:但,他的天子剑,不是摆设!
  金陵,甄家庄园
  当贾珩与陈潇来到甄家大门前之时,门前廊下以及庭院中早已挂起白色孝布,支起一道道灵幡,而里里外外的嚎啕哭声从庭院中传来,而不知何时,阴云密布的天穹又飘下了蒙蒙细雨。
  沿着甄家大宅的一条宽阔街道两边儿,已经设了一座座路祭祭棚,金陵城中与甄家相熟的仕宦名流前来吊祭。
  而贾家同样在街道上设了祭棚,由宁荣两府的文字辈的族人前来吊祭。
  数十锦衣府卫扈从的马车停将下来,贾珩一袭蟒服,在锦衣府卫的撑伞之下,与陈潇来到甄家大宅的门前,伫立片刻。
  此刻中门大开,甄家甄韶的儿子甄珏,披麻戴孝,站在门前迎客,见到贾珩,连忙迎将而来。
  “永宁伯。”
  贾珩点了点头,道了一声节哀,问道:“你父亲呢?”
  先前,曾经江南大营见过一面甄韶,不想今日再见已是甄家老太君的丧事。
  甄珏轻声道:“父亲这会儿还在灵堂。”
  其实,甄老太君八十有一驾鹤西去,算是喜丧,但甄家此刻的悲痛,更像是对甄家风雨如晦的前景生出的忧虑。
  贾珩面色肃穆,也没有多言,随着一个仆人进去里间,身后的锦衣府卫送上挽联以及花圈。
  此刻,身后不停有着门房报着过来拜祭、吊唁的南京城中官员的名字。
  贾珩也在甄珏的引领下进入灵堂,此刻挂起白布的灵堂,披麻戴孝的甄家族人已是哭声一片,而甄家男女老少跪在地上,表情悲恸,哭天抹泪。
  随着灵堂的仪宾,报着贾珩的名字前来吊唁,正跪在灵堂前抱着灵牌的甄应嘉,抬起悲戚的面容看向那少年。
  而正在甄铸夫人身后的小姑娘甄溪,则是娇躯微颤,原本因为老太君逝去而泪流满面的脸蛋儿,抿了抿唇。
  显然是那封遗书的托孤,让这位小丫头意识到将来与那个名为贾珩的少年,命运纠葛在一起。
  贾珩近前朝着灵堂上了一炷香,低身又在火盆中烧了一些纸,面色默然地凭吊着。
  做完这些,甄轩迎了上去,相邀着贾珩向茶室而去。
  茶室之中,贾珩抬眸看向甄轩,声音低沉说道:“甄世叔,还请节哀。”
  甄轩不见往日潇洒自如,目中含泪,面色悲痛,轻声说道:“子玉,老太太走的时候,给你留了一封信,现在王妃手里,等会儿拿给你看。”
  贾珩闻言,轻轻叹了一口气道:“老太君这又是何苦?”
  而就在二人说话的工夫,只听到嬷嬷的声音从外间传来:“王妃来了。”
  贾珩循声而去,只见往日娇媚如春花秋月的楚王妃甄晴,此刻换去了那身雍美华艳的朱红衣裙,换上一身雪白孝服,如云梳就得发髻上别着一根白色珠花簪子,妖艳的脸蛋儿不见任何粉黛,素颜朝天的脸蛋儿也挂着泪痕,哀绝气韵笼在眉眼,萦而不散。
  嗯,这是贾珩第一次见着甄晴的素颜,一时间还有些愣怔。
  无他,妖艳褪去了五分,竟浮上了五分清纯……
  嗯,这孝服应该至少要穿一个月的吧。
  “珩兄弟,过来了。”甄晴看向那眉眼清隽,气质清冽的少年。
  因为楚王妃甄晴的地位尊崇,虽然为甄老太君守灵,但并没有一直在灵堂里待着。
  贾珩压下心头的一丝异样涟漪,点了点头,抬眸看向甄晴,目光对接之间,轻声唤道:“王妃。”
  甄晴微红的眼圈,眸光盈盈如水地看向那少年,自衣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娇俏声音似带着几许沙哑,道:“珩兄弟,老太太昨晚给你留了信。”
  贾珩点了点头,接过书信,拆阅细观,一如古井深渊的平静面容微微动了下。
  书信大意仍是让他好好照顾甄溪,别的倒也没说,并没有提及要照拂甄家云云。
  这个甄老太君显然也知晓,有些话说了还不如不说。
  甄晴看向对面凝神思索的少年,柔声说道:“珩兄弟,溪儿妹妹她年岁还小,等到了京城,先在我府上住几天,再送到你府上去。”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老太君这辈子为子孙也是操碎了心。”
  甄晴叹了一口气,道:“老太太这辈子是不容易。”
  贾珩沉吟片刻,看向甄晴道:“老太君的丧事是怎么安排的?”
  “停灵七天,接受亲朋吊祭,另外请了鸡鸣寺的智云大师做着水陆法事,风水先生也挑好了吉地。”甄晴解释道。
  甄家是江南的名门望族,甄老太君风光大葬,极尽哀荣自是不用去说。
  贾珩又是一阵默然,也不知说什么,这时候甄家之中,人多眼杂,总不能抱着甄晴一通安慰。
  而在说话的工夫,甄应嘉也从灵堂过来,凝眸看向对面的少年,唤道:“子玉。”
  贾珩抬眸望去,见得甄应嘉面上的亲近之意,心头也有几分异样。
  可以说,经过甄老太君的一番前后操作,甄家几乎把他当作了甄溪的未来夫婿。
  他猜……抄家之后不仅是转移财货给贾家隐匿,女卷说不得也要让他看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