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781节

  贾珩近前一步,拉过元春的手,唤道:“大姐姐。”
  元春眉眼见着羞喜之意,问道:“珩弟怎么没有去找咸宁殿下?”
  贾珩道:“明天再去也不迟,今天晚上就陪着大姐姐。”
  不过等会儿还要和咸宁说一声,不定她来找自己,再撞见他和元春,嗯,虽然咸宁不会说什么,但终究有些尴尬。
  元春将螓首靠在贾珩怀里,呢喃道:“珩弟。”
  贾珩抚着元春的手,熟悉的绵软细腻之感涌上心头,问道:“大姐姐前段时间回洛阳都在忙着什么?”
  元春道:“洛阳前段时间都下着雨,也没怎么出去玩,心里挂念着珩弟。”
  贾珩轻声说道:“我也挂念着大姐姐,上次分别时和大姐姐说过,玉虎别饿瘦了,那我检查检查。”
  元春闻言,心头大羞,感受到贾珩探入衣襟的手,道:“珩弟,别在这儿,有时候三妹妹和云妹妹她们睡不着了,就找我来说话,让她们瞧见就不好了。”
  贾珩道:“嗯,那咱们换个地方,要不去我院里,我那儿还安静一些。”
  元春轻轻“嗯”了一声,道:“那珩弟咱们过去就是了。”
  此刻,贾珩所居的庭院中,见厢房中烛台仍是亮着,咸宁公主进入厢房,诧异道:“先生怎么不在这里?”
  李婵月神色略有几分不自然,说道:“许是在娘亲那边儿罢?”
  “我才问过怜雪,说姑姑乏了,回去后就睡下了。”咸宁公主低声说道。
  先生回来就和姑姑黏湖在一起,折腾了一个下午,姑姑想来也没什么力气了,就不知先生……
  李婵月玉颜染绯,颤声道:“表姐,要不还是算了。”
  总觉得有些古怪,表姐先前说领着她跳着一支舞去给小贾先生欣赏,她也不知怎么的,迷迷湖湖的就答应了。
  咸宁公主拉过李婵月的小手,轻嗔道:“临头又打起了退堂鼓。”
  倒也不是什么不正经的舞蹈。
  李婵月贝齿咬着樱唇,将一张俏脸扭过去,恰好隐在逆着灯火所在,而玉颊已是滚烫如火,声音发颤道:“就是觉得怪怪的。”
  人言女为悦己者容,她跳着舞蹈给小贾先生看,怎么都有一种邀媚、勾引的意味?
  咸宁公主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等会儿先生过来再说吧,一起说说话也就是了。”
  婵月跟了先生以后,时间久了,想来姑姑也不好意思再黏着先生不放了,相比姑姑,婵月妹妹还好一些……
  而在这时,从回廊的尽头听到两人说话的声音。
  “先生回来了。”咸宁公主欣然说道。
  不多大一会儿,贾珩与元春进入庭院,见得厢房中还有人影,都是一愣。
  “咸宁殿下,清河郡主。”贾珩惊讶地看向一身水袖衣裙的姐妹两人,错愕说道:“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着?”
  不是,咸宁自己过来,还能理解,拉上李婵月又是做什么?
  “先生不也是?”咸宁公主轻声说着,转而看向一旁的元春以及抱琴,道:“先生,这是?”
  贾珩面不改色,说道:“我与大姐姐说下京里的事儿,离开京中久了。”
  元春也被吓了一跳,不过见贾珩语气从容,同样强装镇定,说道:“前几天,家里老太太来了信,就过来说会话,殿下寻珩弟有事儿?”
  咸宁公主清眸微动,轻声道:“倒也没什么事儿,既是先生与元春姐姐还有话要说,那我和婵月就先回去了。”
  既然元春在这里,她和婵月也就不太合适了。
  说着,拉了拉李婵月的手,低声说道:“妹妹,我们先回去吧。”
  李婵月声若蚊蝇的“嗯”了一声,偷偷瞧了一眼贾珩。
  贾珩道:“抱琴,过去送送。”
  分身乏术,不过如此。
  等到咸宁公主与李婵月走后,元春丰腻玉容上见着浅浅笑意,目光柔润如水盯着那少年,说道:“珩弟。”
  贾珩轻声道:“大姐姐别多想,她们两个许是有什么事儿吧。”
  “她们姐妹两个穿了一身跳舞的裙装,之前在宫里,我见容妃娘娘穿过。”元春幽幽说着,一双莹润目光见着认真之色,打量着贾珩。
  贾珩哑然失笑道:“大姐姐,这般看着我做什么?”
  元春忽而展颜一笑,国色天香的容颜颇有巧笑倩兮的气韵,柔婉的声音带着难得一见的俏皮和娇憨:“我就在想,珩弟为何这般讨女孩子喜欢呢?”
  贾珩:“……”
  好呀,元春现在也会撩拨于他了。
  近前拉过元春,拥住玉人丰腴有致的娇躯,附耳说道:“大姐姐真的不知道什么原因?”
  元春被贾珩拥在怀里,身后感受到一抹季动,轻轻腻哼了一声,只觉娇躯阵阵发软,声音打着颤儿道:“珩弟,少年之时,戒之在色,等下别……别折腾的太狠了。”
  先前和晋阳殿下折腾了一个下午,现在又要,纵是铁打的身子,这般纵欲无度也顶不住,如是害了珩弟,她就……成了红颜祸水了。
  贾珩附在元春的耳畔,低声道:“大姐姐放心好了,我会节制的,咱们也有段日子没见了。”
  之前因为太喜爱元春,抱着绵软如蚕,再加上元春也实在乖巧,任他施为,难免有时候花样多了一些。
  说着,搂着元春,向着帷幔而去,几度恩爱缠绵,一慰相思之苦。
  第647章 两江官场同气连枝,岂能见死不救?
  翌日
  贾珩起了个大早,与咸宁公主前往徐州府衙,因为内务府的这批米粮都暂存在徐州的府库中。
  徐州知州鞠昌年见着来人,连忙迎了上去,面色恭谨,拱手一礼说道:“下官见过永宁伯。”
  贾珩点了点头,道:“等会儿漕运衙门的舟船会过来转运,运抵淮安府。”
  因为他是以快马轻车简从而来扬州,漕运总督杜季同的船队还在后面,按照时间今天应该也会到。
  鞠昌年问道:“不知要解运多少万石?”
  贾珩道:“先期解送十五万石,再看看淮安府那边儿的情况,如果那边儿仍是不够,再解送过去十万石。”
  不过以他想来,对南京户部尚书潘汝锡之孙的惩治,以及对贾家在金陵十二房投机倒把的鞭笞,某种程度上应该造成了一种“寒蝉效应”。
  鞠昌年心头暗松了一口气,道:“徐泗大水,受灾的百姓不少逃进徐州城中,最近城中也十分缺粮,永宁伯从太仓运来的这笔米粮真是解了燃眉之急,下官代徐州十余万父老乡亲,拜谢永宁伯厚恩。”
  贾珩道:“徐知州,最近涌入徐州的灾民有多少?”
  鞠昌年面色愁闷,说道:“永宁伯,最近几个县涌进徐州城的百姓近五六万人,官仓早已见底儿。”
  “如今有了米粮,也不可懈怠,尽量做好灾民的安置之事,不要闹出事端来。”贾珩沉吟片刻,叮嘱道。
  鞠昌年道:“下官醒得利害。”
  贾珩又与鞠昌年说叮嘱了几句,一旁的咸宁公主静静看着,明眸焕彩,也不插话。
  而后,贾珩在徐州知州鞠昌年的陪同下,查看屯粮的粮库。
  这座粮库由京营军将,内务府的一位员外郎,以及徐州知州衙门六房之户房通判亲自带人看守。
  三方共同监管,有效避免了中饱私囊,上下其手。
  贾珩认真细致地点验了官粮的数目以及仓储条件。
  及至傍晚时分,锦衣亲卫与徐州方面的差役一起来报,漕运总督杜季同领着漕粮卫乘船只已经到了。
  贾珩与咸宁公主,这才领着大批扈从,离了徐州州衙,前往渡口,对接漕运总督杜季同的舟船船队。
  漕运总督杜季同此刻在一众漕丁的簇拥下,登上码头,远远见到贾珩,面上带着比之在南河衙门热切的多的笑意,拱手说要行了一礼道:“下官见过永宁伯。”
  先前不管是贾珩对贾家族人的惩治,还是对金陵那些官宦子弟的抓捕,都落在这位老官僚眼中。
  雷厉风行,手段狠辣。
  贾珩道:“杜大人来的正好,太仓的米粮已装进步了府库,等明天天一亮,你我就启程前往淮安府。”
  杜季同笑了笑,欣然应允道:“好说,好说。”
  眼下协助这位永宁伯米粮押运,等事后再向朝廷提及此事,也能有功可表,之后兼领南河衙门,就可借题发挥。
  贾珩与杜季同简单叙了几句话,说道:“这些粮食明天先运到淮安府那边儿,由河道衙门的人接管,在淮安府开设米店,以平价售卖给淮安府百姓。”
  杜季同说道:“永宁伯放心,平抑物价,这是得民心之举,永宁伯可能不知,就在这两天,下官听说,金陵那些官宦子弟听说永宁伯铁面无私,不徇私情,多是大为震恐,有一家已经以平价售粮。”
  贾珩道:“哦?”
  又问道:“未知是哪几家?”
  “江南的甄家。”杜季同目光咄咄地看向对面的少年。
  贾珩默然片刻,道:“悬崖勒马,感召义举。”
  他正说今天回去就写弹劾潘汝锡等一干金陵要员的奏疏。不想这甄家倒也知情识趣,见势不妙,就改弦易辙起来。
  贾珩与杜季同说了会话,吩咐京营一位将领和徐州方面的官吏前往府库搬运粮食,见夜色低垂,也不再多待,随着咸宁公主返回宅邸。
  刚一进入府邸,咸宁公主眉眼间就带着关切,问道:“先生,那位漕运总督是齐党中人吧?”
  她记得先生一直和齐党不对付来着。
  贾珩低声道:“是齐党的人。
  咸宁公主惊讶问道:“先生怎么和齐党的人……”
  “互为所用罢了,如今粮食想要输送至淮安等地,也离不得漕粮卫。”贾珩轻声说道。
  其实未必离不了,比如京营沿路护送,但他原就有拉齐党以制两江的想法。
  咸宁公主闻言,清丽如雪的玉颜上,浮起若有所思之色。
  “好了,时候不早了,不说这些了,对了,昨天见你怎么领着小郡主到我房里寻我,还没问你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贾珩问道。
  咸宁公主闻言,也回转过神,就有几分羞意,说道:“就是和婵月表妹排练了一支舞蹈想要给先生看,先生回去欣赏一下罢?”
  贾珩应了一声,惊讶地看向咸宁道:“你和小郡主这般亲近?”
  在两人独处时候,欣赏舞蹈是具有别样意义的,而又加上李婵月,咸宁不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义。
  看来,果如晋阳所言,咸宁对兼祧一事,并不怎么排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