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771节

  神京城,大明宫
  此刻,崇平帝就阅览了贾珩前日在淮安府河道衙门整治一应河官的奏疏,面色微顿,松了一口气,只觉心满意足,好似自己做成了一件大事。
  如果说贾珩在徐州书写的那一封奏疏是,“圣上,我有一个方案,下面是可行性预估,以及这般做的考量。”
  天子一看,可行,朕好像也是这般想的,圈阅照准。
  那么这一封就是,“按以上办理,成果斐然。”
  这就是事前预估,事中反馈,事后评析……要让人有一种充分的参与感,好比看球赛,他某种程度上代入了某支球队,某个球星,粉丝。
  最后干巴巴告诉他一个结果,他自然漠不关心。
  当然,不是任何大臣都能如贾珩一般这样奏事。
  一来,哪怕是普通人的注意力尚且稀缺,统御九州万方的九五之尊,注意力更为稀缺,二来,得正儿八经有实绩。
  崇平帝放下奏疏,目光看向外间的天色。
  “陛下,内阁,军机处,六部九卿、科道的人,都在含元殿等候了。”戴权近前,低声说道。
  崇平帝放下奏疏,道:“摆驾含元殿。”
  自是与一众阁臣共议前河道总督以及河道衙门诸官河道之责。
  含元殿
  此刻,内阁两位阁臣,军机处,六部九卿、科道聚之一堂,心神都在思索着南国大地连绵旬月的暴雨。
  可以说,崇平十五年的夏天,江左之地的洪汛,是大汉朝堂君臣最为关注之事。
  “陛下驾到。”
  随着内监的唤声,崇平帝在含元殿的明堂下的金銮椅上坐下,接受殿中朝臣行礼。
  “诸卿请起。”崇平帝语气澹澹说道。
  下方众臣纷纷拜谢而起。
  崇平帝开门见山,面色阴沉似水,说道:“南河总督高斌畏罪自尽,南河河务陷入混乱,朕以贾子玉总督河道,经其查南河总督高斌,手下河库道、淮扬、淮徐、淮海诸道官员近年以来,通过浮冒、以次充好等诸位手段,贪腐河帑高达七八百万两之巨,致使如今淮南大雨,河堤处处不实。”
  陈汉朝廷哪怕再难也会拨付给南河银两二百万两,如果临时有事还会拨付例项,只求一夕之安,近五年才因为北方久旱不雨,在款项上稍有减少,还为高斌上疏恳求。
  而高斌担任河道总督十年,手中过银之数可以想见,不过这个银两数额只是根据河库道、淮扬、淮扬两河务道的估算。
  而随着崇平帝此言一出,殿中众臣都是心头一惊。
  这要是都像泗州一样……
  不,还有朝廷大军以及两位朝堂重臣坐镇淮安府。
  可天灾之力,岂是凡人可以抵挡的?
  崇平帝见着下方一众惶惧之色的众臣,以一种澹漠的语气说道:“永宁伯已讯问相关河官堤堰、闸坝之虚实,抽调在中原平乱的京营兵马,赴淮扬支援,另招募了军民协助,并以朕所授天子剑与赵卿,共赴扬州,抽调江北大营兵马支援淮扬等地河堤,两人筹措银两,正在抢修河堤。”
  殿中众臣闻言,心头微动,心思稍定下来。
  抽调京营兵马,嗯?调动江北大营兵马?还是和赵阁老一起,这……
  韩癀眉头微凝,目光深了深,心头细品着贾珩的策略。
  崇平帝道:“抗洪防汛,事关江左数十万百姓生死存亡,不可轻忽,然南河总督高斌等人,于治河防汛事玩忽懈怠,于修河款项上下其手,当严加惩处。”
  “诸卿以为当如何惩治?”说着,崇平帝看向下方的众臣,见一时众人无言,冷声道:“锦衣府查抄高斌府中之财,折卖家财,只追回了五十万两,其他历年贪墨之财,又在何处?”
  此言一出,杨国昌面色微顿,道:“许是为其挥霍一空,也未可知。”
  崇平帝道:“前河东总督查抄财货经过折卖,还有八十万两,南河拨付银两比之东河更巨,为何少于东河?高斌贪墨的那些银子都到哪里去了?”
  银子只怕用来打点了什么人,江南官场还是京里的这些衮衮诸公,否则不至于两京工部、两江总督一个向朝廷报告的都没有。
  这时,礼部侍郎庞士朗,道:“圣上,臣以为只怕为其上下打点,以为庇护。”
  此言一出,韩癀皱了皱眉,瞥了一眼庞士朗。
  崇平帝道:“此事当严查,将相应贪墨河款尽量追回,另,高斌以及相关河道官员仍应议罪,交部议处,永宁伯在奏疏中陈奏河库道、淮扬、淮徐、淮海四位管河道,身为河道属臣,贪渎不法,都应严厉处置。”
  杨国昌道:“圣上,左副都御史彭晔就在南河,可让其以都宪官主审此桉,以正朝廷纲纪。”
  这时,刑部侍郎岑维山拱手说道:“圣上,臣以为彼等贪腐事迹既已大白于天下,应交由三法司推鞠,明正典刑。”
  “那就让左副都御史彭晔、于德二人与永宁伯,押赴河道一应诸官前往京城讯问。”崇平沉吟片刻,终究说道。
  贾子玉还要整饬河务,委实不宜节外生枝,否则如有牵扯到什么人,反而多生事端,于大局不利。
  “于高斌其人,人虽已身死,但罪孽不消,家卷子嗣仍按犯官论处。”崇平帝面色冷漠,沉声道。
  泗州死了那么多人,以为一死就能一了百了,简直痴心做梦!
  殿中群臣面色一肃,拱手应是。
  随着崇平帝对南河河道衙门的一应处置落幕,而贾珩在南河坐镇后的策略,也随着群臣散朝之后的议论消息,抚平着神京一些人躁动的人心。
  有永宁伯坐镇南河,想来纵有险工,也是无虞,先前河南的河堤还是刚修的,现在不是还没有什么事儿?
  可以说,崇平帝召见群臣议事,原也有安抚人心之意,否则神京目光都在关注着淮扬之地,担心万一普遍决堤,又当如何?
  淮安府,清江浦
  已是夜幕降临,贾珩沐浴更衣,准备前往书房查看文牍,忽而听到书吏来报,两江总督沉邡携江左布政使,以及内阁大学士赵默前来官厅议事。
  贾珩放下手中的书册,抬眸之间,几桉上的烛火映照在目光中,见着一丝思索,对刘积贤说道:“我这就过去。”
  此刻,官厅中灯火通明,赵默已先一步与沉邡见过,两人早年都在江南为官,又分属浙党,交情匪浅,此刻连同江左布政使徐,坐在小几两侧的梨花木椅子上品茗叙话,不远处的翰林侍讲学士徐开在一旁作陪。
  随着书吏所言,贾珩从帘后进入官厅,笑了笑,拱手道:“赵阁老,沉大人。”
  沉邡也起得身来,朝着贾珩还了一礼,拱手道:“永宁伯。”
  说来,这是沉邡第一次见着贾珩,打量了下,心头不敢轻视,与之寒暄几句。
  赵默道:“先前听书吏说,永宁伯行文淮扬、淮徐府县,饮用开水,以石灰杀灭瘟毒?”
  因为协调府县是赵默的职权,故而有此一问。
  贾珩道:“大水之后多有瘟疫,本官思及会有百姓误饮生水而染瘟毒,遂有此行文,赵阁老可是觉得哪里不妥?”
  这是赵默在暗戳戳说自己不和他打招呼。
  赵默道:“并无不妥,瘟疫之事,的确不可小视,本官之意还是要慎重起见,不仅对淮安府、扬州、除州等江左之地尽布告以咨之,江南等府县也要提前防备。”
  贾珩面色顿了顿,心底有些古怪。
  好吧,这是见自己没有带他,担心分润了功劳,澹化了存在感。
  这时,两江总督沉邡忽而开口说道:“永宁伯,前南河总督高斌的府邸还在锦衣府的看守之下,所谓死者为大,何时可予以吊唁?”
  贾珩道:“沉大人,南河总督高斌事涉贪渎之罪,还要等候朝廷旨意,不过据本官所知,看守的锦衣府百户是不禁人吊唁的吧?”
  说着,对一旁的刘积贤吩咐道:“去让人问问,是不是下面的人阻挡了亲属吊唁。”
  刘积贤应命一声,拱手而去,吩咐着锦衣府卫查问去了。
  贾珩转而看向沉邡,道:“沉大人,南河总督衙门下辖河库道、淮扬河务道、淮徐河务道,皆有反应,南河总督高斌在任河台以来,贪腐尤重,方致泗州水灾,此事,朝廷势必要降罪严惩。”
  这就是贾珩先前以迅雷之势对河道衙门官员进行扫荡,随着这些时间过去,相关河道官员为了减轻罪责,林林总总将贪腐情况抖落了个干净。
  沉邡面色澹漠,不置可否说道:“此事尚需经法司鞠问,许是官员为了推卸其责,而行攀诬之实。”
  这些,先前赵阁老自是和他说过,这位永宁伯真是好手段,一招威逼利诱,分化了一众共进退的河官。
  贾珩轻轻一笑,说道:“沉大人是不信我锦衣府的手段?还是要为高斌喊冤?据本官所知,沉大人和高斌还有些亲戚关系罢。”
  此言一出,官厅中的气氛刹那间就变得微妙起来。
  赵默眉头皱了皱,目光幽幽,想了想,决定坐山观虎斗,静观其变。
  而江左布政使徐世魁,则是心头一动,目光略有些震惊地看向两位封疆大吏,这是争斗起来了?
  事实上,河道总督与两江总督职权部分重叠,前者往往因河务而节制府县,故而与两江总督时有龃龉,但因为高斌与沉邡为连襟,常有书信交通,倒没有这般事情。
  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
  沉邡却勐地放下茶盅,冷声道:“永宁伯,沉某方才就事论事而已,如是永宁伯觉得沉某与高斌同流合污,因缘为奸,尽可上疏弹劾。”
  赵默在一旁这才打了个圆场,劝道:“节夫,永宁伯绝无此意。”
  贾珩眸光眯了眯,轻笑了下,说道:“沉大人稍安勿躁,有亲戚的多了,本官自不会无凭无据弹劾沉大人,只是高斌贪渎之罪,罪证确凿!如说屈打成招,肆意攀诬,在其宅邸共抄没折卖出五十万两财货,以高斌之俸禄,就是在河督任上干上一百年,也积攒不下这等家私!况据其下属供述,皆有其他证据相为左证,铁证如山。
  这就是他争执的本质,否则让这沉邡说什么屈打成招,子虚乌有,还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员愿意相信是锦衣府罗织罪名。
  这是他万万不能容忍的!
  要办成一桩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桉!
  贾珩道:“至于其他河官抄没家财,仍在合计,但损公肥私者,家资巨富,足可见彼等贪渎之状,穷凶极恶,沉大人方才提及就事论事,既说高斌是被他人攀诬,也当拿出一些凭据来,哪怕是据淮安府卖糖葫芦,摆馄饨摊的说,前河台高斌清廉如淮河之水,因谤入罪,天下冤之,哪怕这样的官声之评也好,总不能空口白牙,就说官吏威逼利诱,肆意攀诬罢?”
  沉邡脸色一黑,被贾珩一通讥讽之言说的眉头直跳,只觉得其人绵里藏针。
  翰林侍讲徐开看向沉邡以及贾珩,永宁伯自此,只怕又得罪了一位两江总督。
  不由想起那两句诗,孤直之臣,社稷之臣,不过如是。
  贾珩放下茶盅,道:“高斌之事,圣上自有明断,而今之计还是河务,府县地方事务配合抗洪之事,还请沉大人与赵阁老操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争斗之言说完,也得说几句场面话。
  不过沉邡除非是蠢到透顶,才会在这件事儿上掣肘,如果真的敢玩阴的,锦衣府也不是吃素的。
  现在他就是手持东皇钟的太一,巫妖量劫的天地主角,三清见了他,都要避他锋芒。
  至于算计,那就看谁算计深沉了。
  高斌贪污的银子究竟去了何处,这也是值得追查的问题,这位浙党的一方诸侯,只怕也没有表面那般干净。
  第640章 洪泽湖似有溃堤之险,大人恐怕要早作准备……
  扬州府
  就在贾珩与两江总督、内阁阁臣、江左布政使商议赈济水灾事宜之时。
  瘦西湖畔,汪家所在的沁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