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751节

  那丫鬟应了一声,然后一路小跑从厢房中拿了一把伞,递将过来。
  徐开心思复杂,拱手道:“多谢永宁伯。”
  说着,接过雨伞,沿着绵长回廊离了贾府。
  待徐开离了府中,回头看了一眼贾府门楼的上空,只见天空乌云凝聚,厚重云层之中有着一道道电弧亮光,分明是暴雨倾盆之前的天象。
  连忙撑开雨伞,果然,西方天际听到“卡察”一声,“轰隆隆”一声巨响。
  原本团聚在云层的雨滴,再难支撑不下去,“哗啦啦落”下雨来,不多一会儿,整个街面笼罩在浓重的雨雾中。
  徐开面色凝重,撑起雨伞,沿着街道向驿馆而去。
  入夏后的第一场暴雨,不期而遇,就在崇平十五年的端午节,落在河南的大地。
  贾珩这边儿则从花厅沿着抄手游廊,来到后宅,正好迎上一袭青色长裙,挽着飞仙髻,玉容晶莹明媚的咸宁公主。
  “先生,下雨了。”咸宁立身在月亮门洞前廊檐下,眺望着庭院中的雨景,秀眉拧起,转而明眸熠熠闪烁地看向对面的少年,又喃喃重复道:“先生,下雨了。
  “是啊,如是再晚半个月下就好一些,那样抢修河堤时间更为宽裕,农忙时节也能迅速过去。”贾珩叹了一口气说道。
  咸宁公主近得前来,冰肌玉骨的明丽玉容上见着关切,清声道:“先生要去开封府那边儿?”
  说着,跟着贾珩相伴前往后宅,此刻天空雷声隆隆,雷鸣电闪,不多时,已是暴雨倾盆,“哗啦啦”落在屋嵴檐瓦上,狂风吹动着树枝,驱散着炎炎夏日的暑气。
  贾珩道:“去归德府,开封府那边儿还好,等会儿在河南府布置抢收夏粮事宜就启程,对了,还要给神京飞鸽传书,递送消息。”
  咸宁公主声音轻快道:“先生,如是下着雨,飞鸽也飞不过去。”
  贾珩笑了笑,原本凝重的情绪也缓解了几分,道:“你不说,我都忘了,那就再着快马六百里急递奏疏,北方谨防夏汛,淮扬谨防梅雨。”
  咸宁公主想了想,轻声道:“先生,这下朝堂那些人,也能够消停一些了?”
  这些时日,她也听四舅舅和舅妈哪里提及一些风声,说是劳民伤财,瞎折腾之举。
  贾珩摇了摇头,说道:“久旱成雨,下雨倒是正常,就怕这场雨真的造成洪汛,一旦黄河决口,千里尽成泽国。”
  “先生,我也随着先生前往归德府?”咸宁公主明眸熠熠,忽而说道。
  两人已经进入后院厅中,此刻晋阳长公主以及清河郡主、元春、探春、湘云都在花厅中等候。
  晋阳长公主笑了笑,看着进来的两人,道:“你们两个要去哪儿,也和我们说说?”
  迎着一道道关切的目光,贾珩说道:“今天连夜去归德府,巡视河堤。”
  元春丰润玉容上见着担忧,问道:“珩弟,可是因为这暴雨?”
  贾珩点了点头道:“梅雨时节,今年的夏汛,只怕要来了,时间或还有些仓促,一些河堤还未彻底竣工,需得抢修,我亲自去看看才放心。”
  黄河在河南的河段,他倒是不怎么担忧,十余万军民齐心协力,就是淮扬之段,如果梅雨大起,连绵近月的暴雨,江左之地只怕要出问题。
  一席话说的几人都是担忧起来。
  晋阳长公主轻声道:“子玉,先用饭罢。”
  “嗯,先用饭。”贾珩落座下来,开始用饭。
  这次下雨从午时之末,一直下到未时初,方小了一些,然后暴雨才渐渐停住,而后天穹上又出现了太阳,似乎晴朗了下来,但天空上的云层仍是以一种迅速的速度向南方运动,这就是夏季锋面雨的云象。
  贾珩在府中用罢午饭,写了一封奏疏着刘积贤派锦衣以六百里急递,送往神京,而后在未时三刻时候,前往河南府衙召见河南府的官吏。
  此刻,河南府衙内已经人头攒动,官员聚拢在一起,议论纷纷。
  河南府府丞谢兴科道:“这雨下了一场,又停了,究竟是个什么情形?”
  “这只怕得问老天爷去了。”河南府通判伍宗义叹了一口气,接话说道。
  河南府尹孟锦文眉头紧锁,沉声道:“这样的暴雨有两三年没下着了,只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官厅之中,河南府中的众人都是七嘴八舌议论着。
  大汉北方诸省累年大旱,夏天连晴一个月都有,这样的暴雨的确有两年未见,哪怕短暂,可方才那副天象大变的模样,在河南府官员记忆中,已好几年未曾见到。
  “制台大人到。”就在这时,从后堂传来锦衣府卫中气十足的声音,官厅中原本嘈杂的声音为之一顿。
  而后贾珩一身蟒服从府衙后堂,进入官厅,坐在条桉之后,目光看向下方一众河南府的官吏。
  “我等见过大人。”河南府官员齐齐见礼说道。
  贾珩看着下方一众官员,道:“诸位都免礼罢。”
  “谢大人。”官厅中齐齐响起众人的声音,然后纷纷起身。
  贾珩面色沉静,说道:“诸位方才也见到了,入夏后第一场暴雨来临,于我河南却不是好事儿,如今正值农忙,百姓也正在抢收麦粮,恰逢这天象大变,河南府府县官员接下来要组织人手,帮助百姓加紧抢收夏粮,而本官也要领亲卫前往归德府督修河堤。”
  归德府的黄河河堤虽然残破情况略好一些,但仍需要修缮,以备无虞。
  下方河南府的官员,闻言,心头一惊,面面相觑。
  永宁伯要前往归德府,难道真有暴雨成汛之忧?
  孟锦文面色忧心忡忡,拱手道:“制台大人,今夏可如前五年那般有连绵之雨?”
  贾珩道:“这个谁也说不准,不过防范一番总是好的。”
  说着就开始分派任务。
  过了会儿,一个书吏进入官厅,禀告道:“制台大人,翰林侍讲学士徐开递上拜帖,说是来拜见大人。”
  贾珩心头微微诧异了下,吩咐道:“让他在偏厅相候,本官正在布置公务,等会儿过去。”
  而后交代了河南府的官员,另外以总督名义,向河南诸府传令,着加紧收割夏粮,然后才来到偏厅。
  “下官见过制台大人。”徐开拱手道。
  “免了。”贾珩问道:“徐侍讲不是回驿馆了吗?何时启程去往汝宁上任?”
  徐开却没有回答,而是问道:“制台大人要往归德修堤?”
  贾珩点了点头,面色忧虑道:“归德一段河堤,还在加紧修筑,本官还有一些不放心,这近月时间能把河堤还有引河挖好,心里也能落定一些。”
  徐开沉吟片刻,目光紧紧盯着对面的蟒服少年,说道:“下官愿随永宁伯同去。”
  贾珩皱了皱眉道:“为何?”
  徐开解释道:“下官知汝宁府事后,广修水利,如今黄河河堤修建如火如荼,下官先看一番修河之事,下官之前对此事并无经历。”
  贾珩面色怔了下,目光深处现出一抹激赏,说道:“也可,修河之事牵涉方方面面,是需得心头有数,等会儿,你先回去安顿家小,等会儿在河南府衙等候本官,随本官连夜前往归德府。”
  这位徐侍讲倒是位踏实肯干的清流。
  徐开拱手说道:“那下官告辞。”
  ……
  ……
  神京,三天之后,大明宫,含元殿
  崇平帝召见着内阁阁臣,军机处,六部尚书、侍郎等众大臣一同议事,此刻下方十来位朝堂重臣,黑压压一片。
  这位中年天子面色冷硬,不见太多神色,拿着手中的奏疏,只是声音中难掩一丝异样,说道:“永宁伯在河南递送来的奏疏,诸卿可都看到了?朕和贾子玉早就有言,入夏以后,久旱必雨,内阁即刻行文北方诸省提防雨汛,抢收夏粮。”
  贾珩所上奏疏走的是通政司,提出了河南境内入夏以后,下了第一场暴雨,提醒朝廷重视洪汛之灾。
  而此刻崇平帝所言,几有“我和科比合砍八十一分……”的即视感。
  杨国昌面色难看,苍声说道:“圣上,北方诸省眼下并未有奏疏递送,想来只是河南一地下雨,入夏以后,原就天象多变,河南经年不雨,下雨也属常事,如今各省加快收割夏粮,抓紧晾晒,纵是有雨也不会阻碍夏粮征收,还望圣上放心。”
  天子对小儿之言简直奉若神明,下雨又能如何?
  下一场雨而已,小儿自己都在奏疏中提及,“所谓雷阵之雨,雨伴雷声,倏来倏去……”
  当然后面还有话。
  崇平帝目光闪了闪,问道:“江淮之地呢?南河河道衙门可有奏报?漕运总督杜季同的奏疏,今年梅雨在江淮之地来了没有?”
  梅雨之汛在隆治年间就有,崇平帝自然有印象,只是这几年北方大旱,黄河反而平静了许多。
  这时,韩癀拱手说道:“回禀圣上,江淮之地也并未有奏疏来报,许是还在路上,也未可知。”
  迟疑了下,终究补上一句。
  这时候,江淮之地仍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不见一片云彩,梅雨阴云移至江淮,显然还需一段时间。
  崇平帝道:“即刻行文南河总督衙门、左副都御史彭晔,右佥都御史于德等相关吏员,着彼等检视河堤,以备夏汛,另命淮扬巡抚、漕运总督杜季同,时刻关注天象,如淮扬之地确有梅雨来临,即刻六百里加急来报,不得有误。”
  “是。”韩癀拱手应是。
  崇平帝道:“据永宁伯所言,这可能是入夏暴雨,北地诸省要谨防洪汛,加紧兴修水利,黄河沿河之地,不得有失!”
  下方赵默眉头紧皱,对崇平帝的句式有些听不惯。
  据永宁伯所言……
  退一万步不说,不过是下了一场雨而已,何以至此?
  第625章 上下同欲,同甘共苦
  神京
  随着崇平帝在神京城中对夏汛一事申斥督问,大汉朝堂中枢机构开始动作起来,主要是加紧收割夏粮,此外就是对地方省府州县行文,警视夏汛,而中枢朝臣目光,也都关注中原以及淮南之地的这场雨汛。
  北方诸省兴修水利、劳民伤财之言为之一散,不管如何,加紧收割夏粮,夏汛不夏汛的先不说,不能耽搁了夏税。
  神京城中也传扬开来,河南入夏后下了第一场暴雨,而这是干旱的北方,近五年以来都罕见的一幕。
  楚王府,傍晚时分
  书房内,楚王坐在书桉后,脸色颓然,长吁短叹,两旁的梨花木椅子上坐着楚王妃甄晴,以及廖贤和冯慈两人。
  冯慈开口说道:“王爷不必懊恼,先前之事,也并非是王爷之过。”
  却是今日太后特意寻了楚王入宫说落,说卫郑两藩一群家卷前来宫中求情,颇是打扰了太上皇的休养,太上皇自恭陵被震坍塌之后,就一直在重华宫抱恙,平时歌舞是不怎么听了,原本一些伺候的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渐渐被打发了出去。
  楚王摇了摇头,道:“当初两位藩王王妃可不是那般说的,说是两位藩王养尊处优惯了,就跟着在路上照顾,孤王信了他们的话,果然女人的话就不能信着。”
  甄晴脸色有些不自然,王爷这是什么话,难道是针对着她?
  就在这时,王府长史廖贤道:“王爷,中午京里传来的消息,河南那边入夏后下了一场暴雨。”
  “下就下是了……嗯?”楚王自顾自说着,忽而心头一惊,目光微讶地看向廖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