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693节

  林如海倒是合适,可还在南省巡盐,而且纵然巡盐功成,调任中枢会更好。
  史鼎的话也还可行,先前其一直谋任外放一省大员,如果让史鼎坐镇河南,慢慢将势力往河南渗透,四大家族原本就是同气连枝。
  理由倒不缺,河南方乱未久,贼寇常起于中原,亟需通达内政的武勋为封疆大臣,巡抚地方。
  见贾珩思索,咸宁公主也不打扰,轻声说道:“先生。”
  就在这时,外间锦衣千户刘积贤高声道:“大人,曲镇抚回来了。”
  贾珩闻言,放下簿册,看向咸宁公主道:“殿下先在这儿等着,我出去见见。”
  “那先生去吧,等会儿天黑了,我让后厨给先生准备晚饭。”咸宁公主轻声说道,目送贾珩离去。
  待书房空荡荡剩下一人,少女抿了抿樱唇,感受到刚刚唇齿之间的侵袭,脸颊又是滚烫如火。
  贾珩来到前厅,此刻曲朗已经等候了多时,一见贾珩,连忙站将起身,道:“卑职见过都督。”
  贾珩看向曲朗,道:“辛苦了,这次开封城破,曲镇抚当为首功。”
  “分内职责,不敢居功,都督过誉了。”曲朗连道不敢。
  贾珩沉吟片刻,问道:“听刘积贤说,你找到了白莲逆党的线索。”
  提及此事,曲朗面色一肃,沉声道:“都督,据高岳身旁的亲兵交代,先前城中白莲逆党勾结贼寇,为其提供我方在京中的情报。”
  贾珩皱了皱眉,思量着其中的利害,问道:“白莲逆党在京中眼线众多,并不奇怪,你可曾摸索到线索。”
  曲朗面色凝重,沉声道:“据卑职所知,白莲逆党在开封、洛阳这等府城都有分舵,遍布眼线,哪怕是如今的开封府城都有眼线,卑职今天主要就忙着抓捕逆党,抓了十几个。”
  贾珩闻言,目光深凝,问道:“可有讯问,有没有说出什么情况?”
  “并无核心之徒,不过可以得知,白莲教对发生在中原的叛乱十分关注,并为高岳积极奔走,提供情报,从那些逆贼口中得知,白莲圣女就在神京活动。”曲朗低声说道。
  “白莲圣女?”贾珩眉头紧皱,喃喃重复了一句,不知为何,忽而想起去年忠顺王遇刺的那个斗笠刺客,似乎是女人来着。
  曲朗沉声道:“大人,白莲教在鲁地,那里才是他们的老巢,卑职已派了锦衣探事隐藏身份,顺藤摸瓜,探探白莲教的底细。”
  贾珩点了点头,赞道:“做的好。”
  说着,转头看向一旁的刘积贤,问道:“给山东提督陆琪的军报送过去了?”
  刘积贤道:“回都督,吃了午饭后,就吩咐快马向曹州而去,只要遇上了陆琪的人马,想要知会陆琪就快了。”
  “山东贼寇也为数不少,待河南稍作休整,京营就要派骑军,至鲁省对盘踞在山林中的大小贼寇进行清剿。”贾珩沉声道。
  其实,眼下也不过是治标,只要苛政一日不缓,贼寇也就一日不绝。
  念及此处,又吩咐道:“着快马向汝宁府探知,待那边儿事定后,步卒分镇几府,令诸骑将至开封府,商议重建河南都司卫所,并对诸省进行清剿。”
  这几天,不管是雎阳的单鸣,还是汝宁府的谢再义,抑或是黄河北岸怀庆的康绍威,都在清剿河南的贼寇。
  至于重建河南都司卫所,经过先前一战,河南都司全灭,事后他要留下一位参将,举荐其为河南都指挥使,重建地方兵马。
  刘积贤应着。
  “另,让洛阳城的戚建辉加快行军之速,以便调拨步卒分守重地,骑军最近要南下湖广,清剿贼寇,以求除恶务尽。”贾珩沉声说道。
  在崇平帝的命令中,他还都督这几省军事,对剿寇事宜可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见贾珩再无所命,刘积贤抱拳领命,忙碌去了。
  ……
  ……
  而在宁国府正接受来自甄家姐妹的庆贺时,在荣国府后院,一个荆钗布裙的女子,自后宅离了荣国府,先回到宁荣街的一座院落,隐匿一番,在午后向着城西而去。
  在城西一处万姓商贾购买的园林深深的庄园中,西南角幽篁竹林笼罩着的书房中。
  深目高颧,长着鹰钩鼻的青年面色阴沉,目光明晦不定,愤愤说道:“河南之乱顷刻而定,这个贾子玉,实在可恨!”
  “公子,小姐过来了。”就在这时,一个老仆进屋低声说道。
  青年敛了敛脸上怒色,低沉道:“让她进来。”
  不多时,着一身藏青色长裙,身形苗条的女子,清丽如雪的玉容不施粉黛,冷意幽闪的眸子,锐利如剑,看向对面的青年,一言不发。
  “你倒还知道回来。”青年冷声道。
  女子秀立的眉颦了颦,没有应着,而是坐在不远处一张梨花木椅子上。
  青年脸色阴沉,地城道:“你知道不知道?河南那边儿全完了。”
  “高岳等人起事仓促,不待天时,有此败不足为奇。”女子冷声说道。
  “好一个不足为奇!”青年压了压心头的烦躁,冷声道:“你在贾家,为何不言京营早有准备?”
  “不方便,贾家周围都有锦衣,我现在出来见你都是冒着风险。”女子面色澹漠,沉吟了下,皱眉道:“再说,上次已给你传了讯息,叙说京营骑卒有备战迹象,也未见你放在心上。”
  “你……”青年面色阴郁了下,一时间哑口无言。
  想了想,冷声道:“你在贾家浪费时间,可查出了什么?”
  “已有一些眉目,可以确信,贾家就与当年之事有关。”女子面色冰寒,若留心观察,可听到平静声音中却有几分波动。
  “不要查这些了,等那贾珩回来,你寻机会杀了他,此人为那位手下重臣,如此轻易就扫灭高岳等人,我等欲成大事,此人断不可留!”鹰钩鼻的青年冷声说道。
  女子面色澹澹,说道:“不行,现在贾家的不及十八的年轻男丁都动不得。”
  “你不会以为贾珩是吧?”青年童孔微缩,冷声说道:“年龄对不上!”
  “年龄?谁知有没有假,错上一两岁,你能知道?”女子澹澹说道。
  她心头有着几个怀疑人选,既然当初是送到了养生堂,那么有可能是秦家的那一对儿姐弟,也有可能是贾珩进行了调包,也有可能是族中的某个不起眼的庶子,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反正与贾家脱不了干系。
  否则,通灵宝玉上的字迹,为何会是那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这就是有人在故布疑阵的同时,又留下了一丝线索,以供她这样为数不多的知情人调查真相。
  青年恼怒说道:“谁知生的是男是女,万一当初生的是女婴,你现在就是白忙活。”
  “总要试试。”女子冷声说道。
  青年冷声说道:“那贾珩怎么办,京营如今战力已成,我等以后还怎么起事?”
  “如果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如今掌着京营,难道不是一桩好事儿?我等或许不用背叛身上的皇室血脉,就能报仇雪恨,洗刷污名。”青年女子轻冷声说道。
  “绝不可能!”青年说道。
  不说不是的问题,就是贾珩哪怕真是太子遗嗣,他也不能是!
  这大汉的江山是属于他的。
  “总要查察一番才是,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女子面无表情说道。
  青年怒不可遏道:“还查?就是因为等你查什么太孙,贻误了时机,否则中原一乱,多好的机会?”
  女子剑眉之下的目光,锐利如剑,宛如看着白痴一般看着鹰钩鼻青年,冷笑道:“你不会真的以为响应河南,就大事可期吧?”
  不等青年开口,冷声叙道:“高岳一伙儿,连水花儿都没溅出来一个,就被京营几万骑军剿灭,就是加上我们的人,也成不了什么事儿,无非是朝廷多费一些手脚而已,退一步说,哪怕和朝廷是两败俱伤,最终也不过将江山打烂,不知道便宜了什么人。”
  青年面容怒气涌动,冷哼一声,不得不承认,有一定道理。
  否则,他也不会等到现在。
  “找到太孙,那时候再联络那些心向太子的旧部,才是正途。”女子冷声说道。
  第589章 贾珩:……延误了剿抚大计,本帅绝不姑息!
  宁国府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随着甄家姐妹以及荣国府庆贺的人渐渐散去,白天里喧闹过一场的宅院,重又恢复宁静,但各房各家以及仆妇丫鬟,有多少暗地讨论着贾珩在中原大地的这场大胜,不得而知。
  逗蜂轩中,西窗下的黄色帷幔随风而起,现出一方陈设布置精美奢丽的轩室,烛火彤彤,明亮如昼,将两道容止丰美的身影倒映在竹木屏风上。
  在和一众年轻姑娘用罢晚饭后,秦可卿单独留下宝钗叙话,两人隔着一方小几对坐品茗,左右都不见丫鬟侍奉,却是被两人屏退了出去。
  不得不说,时间是奇怪的东西,当初两个隐隐还有着别扭的女孩儿,此刻因为里里外外的原因,相处和睦,甚至还有几分亲密。
  秦可卿玉容娇艳如花芯,轻轻柔柔道:“夫君他现在河南那边儿,听三妹妹和大姐姐的意思,似乎有段时日回不来,我打算写封家书过去,托人送去,妹妹觉得如何?”
  “家书?”宝钗凝了凝秀美,玉容上现出讶异之色,轻声道:“给珩大哥写封家书也是应该的。”
  “想着妹妹也该写一封才是,随着我所写的一同寄送过去,也不用引得别的动静。”秦可卿看着对面脸颊白腻如雪、肌肤莹润的少女,美眸闪了闪,心底涌起一股思虑。
  远在开封府的夫君,见到她和薛妹妹的两封家书,也会知道,家里还有着两个人挂念着他,与那位咸宁公主相处起来,能多些顾虑。
  宝钗闻言,心头感动不已,莹润目光看着秦可卿,道:“原是想写着,但不大方便寄出去,如此这般,真是多谢秦姐姐了。”
  宝钗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再是对情郎思念,也不好写着书信给一个有妇之夫,不说其他,寄送都不好寄送,而秦可卿此举正是解了宝钗的燃眉之急。
  “咱们是一家人,妹妹不必客气的。”秦可卿浅笑盈盈说着,看向一旁的书架,轻声道:“我那边儿备了纸笔还有信封,妹妹倒也不用回去,就在这儿写着就是了。”
  宝钗“嗯”了一声,轻声道:“还是姐姐想到的周到一些,那我去写信了。”
  说话间,盈盈起得身来,来到书架后,拿起毛笔,蘸着墨汁,开始写着书信。
  秦可卿则坐在原处,端起小几上的茶盅,抿了一小口,秀眉下的美眸怔望着宝钗,心底幽幽叹了一口气。
  如今看来,薛妹妹知得进退,倒也没什么,反而是那位公主,哪怕先前随着夫君便衣过府时,再是和蔼可亲,也不好大意。
  待宝钗书写好信笺,待笔墨晾干,方塞进装好的信封,款步过来,纤声道:“秦姐姐,信写好了。”
  说着,递送过去。
  秦可卿点了点头,接过信封,放到一旁,柔美目光落在对面少女白海棠花芯的脸蛋儿上,丹唇轻启,说道:“妹妹是个仔细的,有些事儿,我也不瞒你,想必妹妹对那位咸宁殿下也有所猜测。”
  宝钗玉容微顿,水润杏眸中见着思索之色,问道:“秦姐姐的意思是?”
  秦可卿轻声道:“我倒没什么意思,终究看夫君他的意思,如实在不行,大不了我收拾收拾回娘家就是了。”
  “姐姐……姐姐言重了,珩大哥对姐姐敬爱有加,再怎么着也不会那般的。”宝钗怔了下,柔声说着,宽慰道:“再说宫里也不会那样,姐姐放宽心就是了。”
  秦可卿默然片刻,轻声道:“当初夫君和妹妹说的赐婚的事儿,我今个儿想着,如是因功赐婚着公主,还能再赐婚吗?”
  宝钗:“……”
  她这几天还担心着这事儿,只怕那桩事儿,可能还有一些波折。
  原本想着天塌下来,自有秦姐姐顶着,可看秦姐姐的意思,也没什么法子,而且赐婚,万一赐的是公主,这可……
  宝钗秀眉蹙了蹙,杏眸浮起郁郁忧色,问道:“姐姐有什么法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