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688节

  宋皇后:“???”
  什么叫捷足先登?你这个当娘的,不给自家女儿操心着终身大事,临了,怪别人捷足先登?
  不是,婵月也嫁过去,炜儿怎么办?
  崇平帝眉头紧皱,将几人的神情收入眼底。
  隐隐觉得这里并不寻常,似乎有着一股他也看不透的迷雾,波谲云诡。
  晋阳长公主轻轻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皇兄,臣妹就婵月这一个女儿,如今这么说,就是想着给婵月找个佳婿,原本也很为难着,不想皇兄提到了兼祧之法,我就思量了下,还不如这般,两全其美,一来是因着大小之论,为了皇室体面,二来也是臣妹的一点儿私心,为着我苦命的婵月孩儿。”
  既然她注定没名没份,那就……让婵月嫁他算了,这样也能掩人耳目。
  嗯,或许也算有了名分,岳……
  而且就算将来婵月知道自己身世,都不用改口了,也能唤着她娘。
  所以,这都叫什么事儿?
  念及此处,晋阳长公主芳心生出一股苦涩,只觉委屈不胜,苦命的不是婵月,是她。
  鸡飞蛋打,什么都没有……
  还有,他连家书都不寄一封,而她还要在这里帮着他,等他回来,要罚他伺候自己十次,不,一百次。
  李婵月娇躯微震,只觉手中的手帕已经攥紧,芳心复杂莫名。
  宋皇后玉容怔怔,美眸叠烁,一时之间,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她这会儿算是看出来,晋阳就是成心的,成心的她!
  先前她说怎么这般好心,为着咸宁的事儿,费了这般多心机,她听着都觉得精妙,原来是为了给自己女儿留一个位置。
  这是故意挖了个坑,让她和妹妹往里跳,最后还把陛下饶进来了。
  这小姑子打十年头里,就不是省油的灯。
  端容贵妃玉容怔怔,抿了抿樱唇,晶莹明眸浮起忧色,轻声道:“晋阳妹妹,公主和郡主齐齐下嫁于一人,这也太……荒唐了,只怕传扬出去,百官哗然,天下都会议论纷纷吧。”
  虽然这样的确两全其美,但咸宁和婵月共侍一夫,传扬出去,会不会好说不好听?
  宋皇后闻言,也反应过来,忙说道:“是啊,这传扬出去,天下之人怎么看天家?全天下就贾子玉一个好男人了不成?公主下嫁,郡主也下嫁,这都要落人闲话的。”
  其实,心头是隐隐觉得贾珩的功勋还不足够,那么是这次平乱河南,她也觉得只是有了个起念,多半还是要等在北面儿有了功劳,陛下才会正式赐婚。
  晋阳长公主轻笑了下,只是心头苦涩,轻声道:“皇嫂放心,不会有闲话,只会是一段津津乐道的佳话,如他能扫灭东虏,开大汉社稷万世太平,人们只会交口称颂,当然如是功勋不着,这些提都别提了,徒为天下笑。”
  她如果真想搅局,直接爆出子玉和她的私情,那时,止儿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把锅掀了,你们都没得吃。
  现在,她也算对得起故人,婵月最终有了好的归宿,她替婵月试过了,良人可托。
  李婵月黛眉之下,藏星蕴月的眸子,熠熠闪烁,两侧脸颊虽然因为提到自己亲事儿而觉得害羞,嫣红如血,可心底深处却有几分让人羞恼的雀跃。
  怎么说,就是晋阳长公主一番话为小郡主打开了崭新的思路,只有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晋阳长公主说完,转而看向崇平帝,妙目熠熠,轻声问道:“皇兄怎么看?”
  崇平帝眉头紧皱,沉吟道:“这……”
  想了半天,却不知如何说这个“别出心裁”的提议,问题在于,他好像还有些心动。
  一人兼祧三房,那就永远不用担心封无可封,功高震主的问题,只要功成之后,再对兵权分拆、制衡,这样君臣一场,翁婿一场,也能有始有终。
  可这也太便宜贾子玉,一个侄女,一个女儿都嫁给他?
  除非他灭了东虏,不,之后还要变法革新,帮他大汉呕心沥血,绵延国祚。
  现在,贾子玉虽然平定了民乱,但分量还有些地不够,哪怕是咸宁赐婚都稍有不足。
  这般一来,其实现在说这些,还是些太过遥远。
  不过晋阳所言也有一定道理,兼祧三房,的确既能终结大小之辩,又能降天恩于宁荣两府,算是两全其美的法子。
  崇平帝想了想,沉吟说道:“此事容后再议,现在说这些都为时尚早,正如晋阳所言,功勋不着,妄言此事,也徒为天下所笑。”
  单单他的女儿,想要突破正妻名分的限制,都要给一个堵住悠悠之口的理由,还需得贾子玉立下殊功,遑论再带上一个郡主。
  晋阳长公主美眸闪了闪,玉容上也无失望之色,柔声说道:“臣妹就是一个提议,那皇兄心头有数就好。”
  原本就是在皇兄心底留个影儿,不必急于一时,等到有一天,皇兄自然会想起这一茬儿。
  她刚刚旗帜鲜明地提及了婵月的婚事,皇嫂那些异想天开的小心思,不说就此打消,起码也要老实一段儿时间。
  什么梁王,毛毛躁躁,不成样子,也能娶她家的宝贝女儿?
  念及此处,不由看向一旁的李婵月,美眸幽沉几分。
  婵月,你知道不知道,为娘被你坑苦了。
  此刻,李婵月垂下螓首,已是羞红了俏丽的脸蛋儿,小手不停绞动着手帕,心思莫名。
  她还是个云英未嫁的孩子呀,当着她的面就提及她的终身大事。
  还有,娘亲也不问问她的想法。
  她其实也……也没那个心思。
  就是觉得咸宁表姐如是有了归宿,就剩她孤零零一个人,然后又不知嫁给哪个不认识的王孙公子,这样的话,其实小贾先生……还行。
  宋皇后容色幽幽,转眸看了一眼晋阳长公主,觉得心累无比。
  小姑子实在太难缠。
  第586章 贾母:这是打了个大胜仗?
  荣国府,荣庆堂
  正是晌午时分,贾母刚刚吩咐着鸳鸯摆着饭菜,周围王夫人、薛姨妈相陪,钗黛、元探、迎春、湘云皆列坐相陪,珠钗裙袄,云堆翠髻,恍若百花盛开,桃红柳绿。
  随着贾珩离了贾府,连续两封飞鸽传书送来,以致宫中前后送来两次封赏,府中前几天也沉浸在贾珩在河南等地顺风顺水的喜悦中。
  可一晃几天过去,贾珩那边儿再没有飞鸽传书,再送将过来,荣宁两府也不禁有些担心。
  贾母觉得哪里有些不自在,问道:“这几天怎么不见凤丫头和兰哥儿他娘?”
  王夫人道:“这几天,珩哥儿不是没什么消息,珩哥儿媳妇儿担心的不成,凤丫头就过去陪她说说话,住几天,兰哥儿他娘也过去了。”
  想起她那个大媳妇儿,最近也时常跑到东府,陪着那珩哥儿媳妇儿凑趣儿说话。
  唉,她也是为了兰哥儿,也不容易。
  提及秦可卿,贾母点了点头,说道:“这一晃也有几天过去,从上回宫里赏赐着首饰,珩哥儿也没再往家里送着信儿,珩哥儿媳妇儿不定担心的跟什么似的。”
  元春轻声道:“老祖宗,前天不是还来了一封家书?”
  可卿担忧,她又何尝不担忧?这几天夜里辗转反侧,提心吊胆。
  贾母点了点头,轻笑道:“是来了封家书,你不说我都快忘了。”
  宝钗在薛姨妈身侧坐着,听着元春和贾母之间的叙话,如白海棠花芯的白腻玉容,怔怔出神。
  家书,她前天也收到了,或者说他就是给她和秦姐姐,嗯,是给秦姐姐和她写的。
  其实,上面也没写着什么,就是说着一些问候安好的寻常话语。
  也不知他和那位咸宁公主去了河南那边儿,怎么样了。
  薛姨妈笑了笑,道:“老太太,珩哥儿在外面领兵,前天不是先胜一场,您老就放心吧。”
  贾母点了点头,道:“我倒是放心,珩哥儿什么时候也没让人操心过。”
  说着,转而看向探春,问道:“探丫头,你知道你珩大哥的事儿多一些,你说说,你珩大哥那边儿,现在是怎么说。”
  此言一出,荣庆堂中众人,都是齐刷刷地看向探春。
  宝钗闻言,也将一双水润杏眸看向眉眼英丽,顾盼神飞的粉袄少女。
  或许心底也生出一丝如宋皇后的感慨,这个小姑子不简单。
  探春被众人的目光瞧的有些羞,那张英媚天成的韶颜上,悄然浮起两团绮丽红晕,娇俏说道:“攻城可能与野战还有不同,弄不好就要拖延个十天半月的,不过,珩哥哥为军机大臣,一向谋而后动,应不会将战事拖延的那般旷日持久的。”
  元春点了点头,声音柔软酥糯道:“三妹妹所言甚是,兵书上说着,兵贵胜,不贵久,半个月前,珩弟就绸缪着河南的变乱。”
  年过双十的丽人,身姿愈发丰腴,一身澹黄色宫裳,剪裁得体,衬托的气质澹雅如菊,温婉可人,而那张愈见雍美华艳的粉面,一如盛开其时的牡丹花芯,娇艳欲滴,明艳动人。
  只是,仍梳着少女的发髻,额前覆着刘海儿,留着未出阁女子的眉,可眉梢眼角那股轻熟绮韵抑制不住,言谈举止更是妍态万千。
  好在,抱琴以妆容遮掩着,再加上贾珩几天没有在家,没有浇灌,纵然是王夫人也没有相疑,自家女儿……已非完璧。
  湘云轻声道:“珩哥哥说不得已打完了仗,这会儿正跟着那位咸宁姐姐在游玩的。”
  宝钗脸色澹了澹,攥了攥手帕,眉眼中藏着一丝忧思。
  她当然不相信,他会扔下军情不管,随着那位宗室贵女花前月下。
  只是,想起那人和自己相处时的点点滴滴,那些令她面红耳赤,心驰神摇的手段,如是用在其他女孩子身上……
  黛玉星眸熠熠,轻声说道:“云妹妹还是惦念着没有随着珩大哥一同去。”
  “这几天云妹妹一直念叨着这个事儿。”探春轻笑着拉过湘云的胳膊说道。
  薛姨妈笑道:“史家几位兄长也是封侯的武勋,云丫头也算是人家常说的将门虎女了。”
  这话一说,众人都是笑了起来。
  见几人言谈说笑,气氛喧闹,贾母也笑了笑,只是语带叮嘱之意道:“云丫头,打仗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你还小,不知道里面的厉害,如是磕着碰着,以后可是没法嫁人的。”
  说来,她们史家也算是武勋之家。
  湘云应了一声,也不好再说,那位咸宁公主也去打仗了,也没见怎么回事儿。
  而就在几人议论着时,忽,一个管事嬷嬷面带喜色地从外而来,说道:“老太太,老爷下朝回来了。”
  此言一出,荣庆堂中众人都是看向外间,面色见着疑惑。
  暗道,老爷午时也不大回来,都是陪着同僚去吃酒,今个儿怎么下了朝过来?
  贾母想了想,轻笑道:“这都晌午了,也该过来了。”
  王夫人敛去脸上寡澹的笑意,轻声道:“老太太安坐,我去迎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