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672节
官军死战不退,与此同时,城墙垛口也传来告急之音,先登死士登上城墙,杀散着贼寇以及丁夫。
贺国盛手下丁壮帮着贼寇协防守城还行,何曾遇到这般惨烈的厮杀?
没有多久就陷入崩溃,而贺国盛手下贼寇虽有血勇之气,遇到悍不畏死的官军,一时间也有些慌神,向着下方溃逃。
眼看局势越来越不利,高岳一边儿命令黎自敏向城头支援,一边儿与贺国盛手下弟兄,与进入城内的官军厮杀。
过了好一会儿,眼看官军越来越多,手下兄弟也有不少倒在血泊中,高岳脸色凝重,急声道:“贺当家,可向李当家求援?”
贺国盛道:“已求援了,这会儿也该来了。”
就在这时,只见远处街道口传来马蹄声和阵阵呼喝声,分明是李延庆领着七百人从北城火速赶来。
“贺大当家,高大当家。”李延庆骑在马上,张弓射杀一个举刀拼杀的汉军百户官,翻身下来,来到贺国盛以及高岳近前,问道:“贺大当家,怎么这般多官军?”
贺国盛又惊又怒道:“官军这次动真格的了!李当家,北城如何?可有官军攻城?”
白日里就不见北面城门有着朝廷大军围拢,但贺国盛仍担心这可能是朝廷的声东击西之策。
李延庆高声道:“没有朝廷兵马,我留了三百人还有几千丁壮,足够应对,贺兄,官军害怕我等存了死战之志,不打算围拢北城,这是围三缺一之策!”
贺国盛张嘴正要说些什么。
忽在这时,东城方向铜锣大响,继而是牛皮鼓“冬冬”之音响起,显然东城也遭受了官军袭击。
“官军全线攻城了。”高岳面色阴沉,忧心忡忡道:“不知罗老弟能不能挡得住!”
李延庆道:“他手下不少人马,支应一时,应不是大问题。”
可惜并未多久,就见得从东城方向来着一个举着松油火把的快马哨骑,在马上急声喊道:“几位当家,不好了,罗大当家那边儿告急,速速派兵相援。”
此刻,东城在瞿光的攻势下,罗进忠手下贼寇也渐渐有招架不住之感,过来紧急让高岳以及贺国盛向东城分派援兵。
高岳忙问道:“卫伯川他们没有过去支援?”
“支援了,官军攻势甚勐,还需得援兵才是。”那头目高声回道。
“哪里还有援兵可派?”黎自敏怒道。
此刻,整个开封府城,喊杀之声震天,紧闭房舍的百姓都熄了灯火,等候朝廷官军进城。
贺国盛急声道:“官军这是要一举下城了。”
高岳道:“只怕南面城垣也不会好的了。”
开封府城垣绵长,长达三十公里,南北两面城垣各长七公里,几千人分布在七公里的城防区域上,防守兵力原就捉襟见肘,大抵是分兵包成几段,一地有警,其他区域来回支援。
李延庆眉头紧皱,高声道:“高兄,我有些不放心王兄那边儿,我领着人去看看。”
高岳和贺国盛对视一眼,都是点了点头。
王思顺那边儿是有点不大靠谱。
然而,未等李延庆领人相援,却是从南面城垣方向传来阵阵冲天的嚷喊声,在夜晚传至极遥,继而是“轰隆隆”的马蹄声,骑兵马蹄踏动大地,震耳欲聋。
“官军进城了!”就在这时,众寇纷纷叫嚷。
惊呼之声在城墙上,口口相传,不胫而走。
原来,经戴楼门前的官军一场厮杀后,放起三声号炮,锦衣府镇抚使曲朗当即领着手下人,杀散守城贼寇,主动打开吊桥,迎接蔡权率领大批骑军占据城门,而后官军涌入开封府城,王思顺手下的贼寇当即支应不住,宣告崩溃。
贺国盛面色倏变,惊惧道:“不好,是南边儿!”
“我速速前去支援!”李延庆大声说着,吩咐着手下的兄弟,向着南边儿去策应。
就在这时,一个贼寇头目从远处快马骑来,翻身下马,几乎是上气不接下气,一路跑来,正是高岳手下部将,急声道:“大当家,赖当家让我来报,戴门楼有内应打开城门,王思顺那厮已领着人去了北城,向黄河渡口逃去了。”
此言一出,众人心头一震,目瞪口呆。
四个字在高岳心头闪过。
大势已去!
“官军呢?”贺国盛面色阴沉,急切地拉住那头目,喝问道。
“官军进来了不少,都进城了,城守不住了!”那头目说道。
贺国盛怒骂道:“王思顺这个混账东西!”
高岳面色凝重,看向已经翻身上马的李延庆,道:“李兄弟,南城完了,官军进城,我等需赶紧突围才是。”
他发现这些人中,也就此人顾全大局,是个人才,如能将其其带出开封府城,也能收拢其兵马。
李延庆面色怔了怔,道:“高大当家,现在到处都是官军,往哪里突围?”
“李兄弟,我们杀出一条血路!向汝宁府去,转道江淮,打下金陵,那里是王气之地。”高岳沉声说道。
李延庆思量片刻,问道:“高大当家,我们从哪里突围?”
“先去寻那些马匹,否则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的,迟早成为官军的刀下之鬼。”高岳沉声说道。
如果没有马匹,朝廷骑军追击,根本就逃不了多久。
而另外一边儿,随着官军自戴楼门杀进城中,有顺天王之称的王思顺领手下四五百弟兄,二话不说,向着北城门逃命,打算借黄河渡口向河南以北的怀庆府逃亡。
蔡权此刻领着八千骑,与锦衣府镇抚曲朗合兵一起,自戴胜门杀进城门,打着松油火把,借助月色,分出三千骑兵在城中向着东城支援。
几里路,骑兵一阵风地来到东城,从里向外杀去。
罗进忠见到从身后冲杀的官军,手下弟兄一时大乱,领着弟想要逃去,恰在这时,瞿光领着的攻城先登,也渐渐冲进了城,城门打开,罗进忠一下子就被两头儿堵在城中,只得率领手下弟兄转身向着瞿光所部奋勇厮杀,企图杀出一条血路。
随着喊杀声渐近,贺国盛这边儿也渐渐沉不住气,看向正在和李延庆说话的高岳,道:“高大当家,手下弟兄快要撑不住了。”
而在这时,只听到“轰隆隆”的响动,震动大地,铁蹄踏在大地上的声音响起,分明是蔡权领着兵马前来支援西城这边儿,打算从里策应贾珩在外面的进攻。
这时,贺国盛手下兄弟原本就苦苦支撑,听到身后街巷中传来的喊杀声,也再支持不住,开始溃败,继而……崩盘。
原本西城就只有三千贼寇和五千丁壮,虽得了高岳和李延庆一千来人支援,但丁壮战斗意志不高,贼寇又觉腹部受敌,胆气已丧,开始四散溃逃。
贺国盛高声道:“高大当家,城守不住了,快逃吧,我也往北城去,渡过黄河!”
此刻唯有北城没有官军拦路,从北城逃亡自是为首选,否则没有城墙守护,谁挡的住朝廷的骑军追杀?
贺国盛说着,匆匆上了马,领着十几个心腹弟兄,撒丫子就向城里跑,在以往面对官军剿捕过程,这些贼寇就没少逃亡过,也没什么心理压力。
高岳则与李延庆二人合兵一处,加起来千把人,开始向着城里而去,只是明显与贺国盛分流,打算在开封府牧马监的马厩中寻找马匹逃出开封府城,那里有五百匹军马。
此刻,却说贺国盛领着人向里间溃败,正好遇上蔡权率领的骑军,五千骑卒在纵横交错的街道上,已经根据城防图封锁道路了,截杀贼寇。
蔡权看着前方街口黑压压一片仓皇四散的贼寇,面色幽幽,举起马刀,高声道:“弩箭,放!”
骑卒端起手弩,取下身后弓箭,向着贼寇射去,箭失如雨,纷纷而下。
“嗖嗖!
!”
“啊……”
“哼……”
惨叫声与闷哼声此起彼伏,贺国盛手下贼寇迎面接受箭雨,顿时死伤无数,匍匐倒地者不可胜计。
而贺国盛肩头和腿上也中了一箭,闷哼一声,在几个弟兄舍生忘死的掩护下,向着一旁的民居躲去。
“嗖嗖……”
连续两轮箭雨,贼寇已是伤亡近半。
“投降不杀!”蔡权以及身后的骑军高声喊着,然后随着马蹄踏动地面的声音响起。
“弟兄们,杀!”
伴随着,骑军在宽阔的府城大街上稍稍加速,向着贼寇冲杀而去,骑卒冲锋力度,几乎将贺国盛所部刚刚受的箭雨的贼寇杀个透穿,虽有自持血勇之气者,持刀反抗,也被碾碎。
此刻如果从高空看去,贺国盛手下的两千贼寇猬集在两条长达几里的街道上,被京营骑军纵横收割,根本无法形成有组织的反抗。
溃败无非如此!
贼寇死于马刀者不可胜计,马蹄践踏者更是尸相枕籍,街道上几乎血流成河,这下纵是孙吴复生,都无法拯救这等败局。
原本论装备和训练水平,贼寇就不是京营骑军的对手。
贾珩此行差不多抽调了京营八成骑军,说句不好听话,大汉朝廷京营十二团营就这么点儿骑军家底,都被贾珩带到河南平定叛乱,当然也是一次磨砺战力。
高岳看着远处的官军,连忙领着手下兄弟,沿着另外一条大街突围而去,然而刚走没多久,忽地远处巷口尽头灯火亮起,骑兵已经拦住去路。
“贼寇在这里!”
“李某在前,高大当家断后!”李延庆骑在马上,面无惧色,摘下悬在马鞍上的钢刀,领着手下几个弟兄,向着街口冲去。
“放箭!”
“嗖嗖!”
弩箭齐发,发出刺耳的尖啸,京营骑军在游击将军周栋的带领下,向着李延庆以及手下弟兄不停放着弩箭。
连续几轮箭雨,李延庆身边儿的弟兄就已倒下一大片,饶是李延庆武艺高强,不停挥刀格挡箭失,可身上也中了两箭,骑着马匹也中箭呜呜一声,倒地不起。
一下子就死伤不少,剩下六七百人向着一旁的店铺猬集。
可惜店铺门扉紧闭,里面早已紧紧上了门栓,任凭贼寇如何踹门,都打不开。
李延庆高声喊道:“弟兄们,杀过去!杀出一条血路!”
领兵游击将军周栋,皱了皱眉,面色有些凝重,吩咐着一个小校前往其他地方呼叫支援。
此刻高岳肩头中了两箭,在丁夫形成的人墙中,提着一柄大刀在黎自敏等几十个弟兄的扈从下,向着京营骑军冲杀而去。
见着贼寇,游击将军周栋脸色阴沉如水,目光寒芒闪烁,高声道:“诸军听令,杀!”
身后千余精骑,齐喝一声,向着高岳以及李延庆杀去不,伴随着交锋,贼寇在京营骑军的绞杀下,眼看人数越来越少,渐渐剩下两三百人。
高岳见此,心头大急,勐然看向那大批亲兵扈从的将官正在提刀厮杀,对着黎自敏大声道:“三弟,随我杀了这些朝廷狗贼!”
说着,提刀径直向着游击将军周栋杀去,分明打着擒其主将,斩将夺旗的主意。
另外一边儿李延庆也拿着钢刀,也领着一众心腹弟兄,与京营骑卒缠斗。
却说,另外一边儿,西城墙外,伴随着令人一阵牙酸的转盘绞动声,新郑门的吊桥缓缓放将下来。
贾珩抬眸看向前方豁然大开的城门洞,沉声唤道:“游击将军谢鲸何在?”
一直未得机会领兵冲杀,只是帮着贾珩协调骑军部署的谢鲸愣怔了下,心神一动,抱拳道:“末将在。”
“本帅命你率一千五百骑,直奔黄河渡口,追杀贼寇,不得有误!”贾珩沉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