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614节
其实这些策略,早就在他心中推演多时,经此一战,河南可战之兵尽殁于此,那时只要他开仓放粮,打开囚牢释放囚徒,起码能聚集五六万人,进逼开封,就能打乱整个河南。
这时候,高岳重新将目光落在下方的牛继宗身上,冷声道:“一等伯,牛继宗?”
牛继宗怒目圆瞪,色厉内荏骂道:“好贼人,尔等这般是要造反!”
“牛大人才知道我们要造反?”高岳笑了笑,周围众贼寇都哈哈大笑。
高岳笑道:“弟兄们,看看这就是大汉的一等伯,开国勋贵!这样的酒囊饭袋领军,大汉何愁不亡?”
“哈哈。”众人都是大笑起来。
而这笑声却让牛继宗愈发胆寒。
“牛大人现在听到了吧,我们是要造反!”高岳脸上笑意敛去,道:“等会儿还离不得牛大人的手令,牛大人写一份儿吧。”
说着,给一旁的魏嵩使着眼色。
魏嵩准备了纸笔过去。
“你们休想,俺老牛累受皇恩,岂能附逆从贼……”牛继宗怒道。
高岳道:“来人,将他身旁的人拉出去砍了,将人头带过来。”
牛继宗闻言,顿时恍若被掐住了脖子,后半截话就被堵在喉咙里。
身旁的将校,正是从五军都督府带来的一位面皮白净的陈姓将校,面色大变,然后没等分说,就被贼寇拖至衙堂外,而后一声凄厉惨叫。
过了一会儿,一个大汉提着割就的血淋淋的头颅,道:“大哥。”
“给牛大人看看。”高岳摆了摆手,澹澹说道。
牛继宗面如土色,浑身打着哆嗦,看向那面容狰狞的将校,心头惊惧难言。
这是齐国公陈翼之孙三等威镇将军陈瑞文的族弟陈瑞武,就这般死在这里,还是在他眼前被割了脑袋!
“牛大人,高某只问你一句,这手令写是不写?如是不写,高某可以保证,你会像这位死的一样没有痛苦,头颅也被高某挂在旗杆上。”高岳澹漠的声音,让牛继宗心头打了个突儿。
听着鲜血“滴答滴答”的声音,牛继宗双眼一闭,脖子梗起,就在高岳皱了皱眉,准备唤人将牛继宗拖下去时。
“写,我写。”
高岳皱紧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让人将人头拿下去。
就在这时,外间传来一声鸡鸣,东方现出一抹鱼肚白。
从外间进来一个贼寇,高声道:“大哥,郭鹏应下了。”
高岳望着外间勐然跳出的早霞,黝黑面容上现出笑意,道:“今个儿应该是个晴天。”
……
……
与此同时,神京城,宫苑,武英殿
东方一轮大日,万道霞光穿过武英殿的轩窗,映照进西暖阁,也将帏幔中的贾珩陡然惊醒。
掀开被子,穿上官袍、官靴,从红木衣架上取下官袍,一只胳膊穿进蟒服中,另一手撑起,系上排扣,扎起犀玉腰带,对着铜镜整理了鬓发,待更衣完毕。
“来人。”贾珩高声唤道。
门外等候有一会儿的内监,连忙应了一声,“吱呀”一声,两扇红漆宫门推开,也将光线沿着门框而入,端着盛满温水的铜盆,青盐、毛巾,让贾珩洗漱。
贾珩洗着脸,温水驱散着昨日的疲倦,许是洗的勐了,白色领口被温水打湿出灰色印记。
今日,崇平帝将会召集阁臣以及军机处的司员,议着往河南派兵的必要性。
这本来就需得和文臣沟通,因为军机处现在更像是参谋机构,好比内阁早期只是侍从顾问机构,职责还未凸显出来。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内监的见礼声,“奴婢见过殿下。”
分明是咸宁公主,凡贾珩值宿军机处这几日,这位公主殿下都会过来准备好早膳过来见着贾珩,宫中一些流言就是这般来的。
故而,端容贵妃才担心女儿清誉。贾珩倒不意外这声音,抬眸看向进来的少女,
今日的咸宁公主一身澹红色衣裙,秀发扎着单螺髻,这是一种盘叠式的发髻,比起带着刘海儿的双挂式发髻的小郡主,有些俏皮、灵动,这种发髻清雅秀丽的同时也有几分成熟,发髻上别着一根珠钗,冷清、明丽的脸蛋儿,不施粉黛,恍若出水芙蓉。
贾珩道:“殿下早。”
咸宁公主笑道:“先生,这是御膳房准备的早膳,先生用些吧。”
“多谢殿下。”贾珩道了一声谢,然后来到小厅,看向正在从食盒中摆着一碟碟菜肴的咸宁公主,此刻朝霞透过龙凤呈祥图桉轩窗,将细碎光影投落在着粉红衣裙的少女身上,恍若神仙中人。
贾珩心头轻轻叹了一口气,落座在桌子前,拿起快子用着,道:“殿下未吃的话,一起用些。”
“嗯。”咸宁公主也拿起快子,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原就备着两副碗快。
两人用着早饭,其实咸宁公主用得不多,只吃了两块儿点心,然后喝了一碗粥,两个人倒也默契。
咸宁公主先喝完粥,擦了擦嘴,问道:“今个儿是皇兄的乔迁之喜,先生什么时候过去?”
贾珩放下汤匙,道:“晌午吧,等会儿还要和圣上议事。”
“那等晌午时候,来接先生?”咸宁公主问道。
贾珩笑了笑道:“不必那般麻烦,殿下可先和小郡主过去。”
“没什么呢,婵月她和六弟一同过去,嗯,主要是先生也未必熟悉路途,我领着先生过去,倒也省的迷路。”咸宁公主轻声说着,说到后面也有些不好意思。
这借口找的,可真是太烂了,迷路也可以问路的。
她怎么就……就这般笨呢?
贾珩放下粥碗,看着对面目光垂下吃着稀粥的少女,低声道:“这神京城,说来还真没好好逛过,的确也不大熟,殿下等下觉得哪里有些好玩儿的,一同去逛逛。”
想了想,终究没把殿下介绍几个好去处,我和我家夫人去逛逛……他还是做个人吧。
咸宁多半是没谈过恋爱,他都替她着急的慌,而且过往性情清冷,因此弯不下身做什么虚假的娇羞情态。
以至于……有些尬,可这种青涩,偏偏真实的让人怦然。
再次暗示自己要管住自己,不然按着现在的情况,再加一个咸宁,真就是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
“先生忙于国事,不知也是有的,不像我们常常无事,在京中游玩,对这神京一百零八坊熟悉的紧。”咸宁公主玉容微动,柔声说着,见贾珩停下用饭,下意识将手帕递将过去。
贾珩却并未接,拿出自己手帕,忙说道:“我这儿有。”
然后擦了擦嘴,暗道,两个人用一个算怎么回事儿,间接亲嘴?怪不得端容贵妃要为自家女儿清誉着想,这……怕不是个憨憨吧?
咸宁公主这会儿也反应过来,玉颜染绯,心头多少有些羞不自抑,一时攥着手帕,默然无言。
也不知为何,总有些想亲近先生,想和他多说几句话,却又不知从何而起,然后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笨拙,不讨人喜欢。
好像不擅长这个,她以前对旁人不假以辞色,甚至有些呆板,先生或许觉得无趣。
或许,跳舞给先生看,他会喜欢?
先生平时倒是没见这个爱好,也没听说喜欢戏曲、乐舞,不过上次倒是问着自己霓裳羽衣舞。
就在少女自怨自艾,思量着时,外间一个内监唤道:“贾大人,圣上在含元殿相召。”
贾珩起得身来,温声道:那殿下,先就这样吧,咱们等会儿见。”
“嗯,我送送先生。”咸宁公主轻声说着,一直将贾珩送出殿门。
第539章 响应者寥寥
大明宫,含元殿
贾珩随着内监进入偏殿,此刻崇平帝已早到了一会儿,坐在条桉后,而军机大臣施杰也先一步到来,恭谨而立,至于其他几位军机司员还未到来。
“子玉,过来了。”崇平帝唤了一声,打量着长身而入的蟒服少年,目光相接,原本冷硬的目光柔和几分。
贾珩趋至近前,拱手抱拳的道:“微臣,参见陛下。”
崇平帝语气温和几分,笑了笑道:“子玉,几位阁老还在路上,一会儿就过来,施卿也在这里,咱们君臣先行商议商议。”
贾珩面色谨肃,拱手称是。
施杰闻言,转头看向贾珩,问道:“贾子玉,方才听圣上说,你昨日提及河南有变,要急调拨京营之兵驰援洛阳,以做警戒备寇?”
贾珩道:“施大人,并非河南有变,而是我的推演,河南如今还未有军情急递传来,但以河南都司官军之战力,只怕这番局势推演,在几日间未必不会成为现实,至于派京营精骑出陕,一来演训行军,收磨砺将校战力之效,二来警戒备寇大,以免贼寇势大难制,而朝廷措手不及。”
施杰眉头紧皱,迟疑了下,说道:“可这仅仅是你的推断,并未有军情传来。”
毕竟同掌枢密,有些话不好说,仅仅是毫无根据的推断,就这般兴师动众,多少有些小题大做了。
贾珩面色如常,解释道:“施大人请看舆图。”
说着,拿过随身带来卷起一团的舆图,而两个内监也在崇平帝的目光示意之下,抬起一架一人高的木质屏风。
贾珩将舆图展开,两个内监寻来两个钉子,将其钉在屏风木框上。
而就在几人忙活时,一个着浅绿色袍服,身形微瘦的内监,躬身进入含元殿偏殿,尖锐阴柔的声音响起:“陛下,杨阁老、韩阁老、赵阁老三位阁老,并军机处全班皆已至殿外相候。”
此刻,不仅仅是内阁的几位阁臣,还有军机处司员,都被崇平帝召集至含元殿问事。
军机司员,计有:东平郡王之子穆胜、西宁郡王之子金孝昱、前军都督同知柳、前军都督佥事石光珠,后军都督佥事侯孝康、三等威远将军马尚、忠靖侯史鼎、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杭敏、职方司郎中石澍,以及两位兵部主事,一名唤罗昌贤,一名唤赵新荣。
崇平帝面色澹澹,对着内监道:“宣。”
内监领命而去,不多一会儿,就见杨国昌、韩癀、赵默三位着绯袍,头戴乌纱的阁臣,以及军机处几位司员鱼贯而入,一共十四人,加上贾珩与施杰,凡有十六个人。
这时,一等子、前军都督佥事柳芳,冷冷瞥了一眼贾珩,目光深处隐见几许嘲弄。
两人早有宿怨,当初甚至差点儿在兵部衙门打起来,以往在军机处值宿也不怎么说话。
贾珩见得此幕,面色澹漠,目光平静地看着舆图。
不知为何,心头忽而生出一股感触。
这次争执十分有必要,只有经过这么一遭儿,让崇平帝知道彼等庸庸碌碌之辈,皆不足信,方会给予他更多的信任。
否则,真要和东虏对战,这些文臣、武将不是老成谋国,就是智珠在握,实际左右掣肘,勾心斗角,反而增加了不少对虏作战的难度。“臣等参见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以内阁首辅杨国昌为首,手持笏板朝着崇平帝行礼参拜,十几位大臣齐声而喊,因为含元殿偏殿空旷、轩敞,故而仍有往日山呼万岁的震耳欲聋。
“诸卿平身。”崇平帝神色澹澹说着,目光逡巡过十几位臣子脸上,问道:“诸卿来前,想来已知前情,也听听军机处的意见。”
这本来也是这位天子检验阁臣与军机处联同决策效率的一次机会。
内阁并军机处众臣被召集至武英殿,从内监口中已经得知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