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254节
也是,若是旁的地方,晴雯或许不好躲藏,但在这间经常伺候他沐浴更衣的厢房里,真的往哪一躲,还真是神鬼不知。
那岂不是说,晴雯那天什么都见着了?
心念及此,就是一惊。
好在晴雯并未再做其他。
只是过了一会儿,帮着贾珩搓洗了后背,垂下螓首,轻声道:“公子,我后背也够不着。”
贾珩“嗯”了一声,转过身来,轻声道:“赶紧洗了,一会儿还有事儿。”
说着,凑近了过去。
……
……
许久之后,贾珩换了一身圆领蜀锦长衫,由着晴雯系上腰带,看着铜镜之上的少年面容,依稀可见眉宇之间颇有几分懊恼之色,心头暗道:“说来,还是那位公主殿下引出来的,好在及时收手,最后……未及于乱。”
“晴雯。”
“怎么了,公子?”晴雯柳叶细眉之下,眉眼弯弯,粉腻脸颊红霞未褪,芳心甜蜜不胜,但却是装作若无其事模样,只是那酥麻以及百爪挠心,似在心头挥之不去一般。
她原以为能多得掌握赏玩已是了不得,都没想到会有意外之喜,公子竟然如小孩子啮食……
许是饿了?
贾珩轻轻看着丽色愈发娇艳三分的晴雯,轻笑道:“没什么,你给我缝制的衣裳,别说还挺合身的。”
晴雯抿了抿粉唇,扬起一张俏脸,轻嗔道:“公子身材什么样,我都心头有数了,再说原是内裳,就做得宽松一些,以求舒适,公子喜欢就好。”
贾珩不由揉了揉神气少女的空气刘海儿,笑了笑道:“也是,心灵手巧。”
主仆二人说话之间,贾珩整了整衣襟,离得厢房,前往内厅去寻平儿,打算前往荣国府。
进入内厅,秦可卿,尤氏、尤二姐、尤三姐以及平儿都是凝眸看向对面的少年。
一张张或华美,或艳丽,或柔美,或明媚、或温宁的脸蛋儿,都是带着一丝欢喜和惊讶。
少年沐浴之后,换上一身宫廷织艺精美绝伦蜀锦所制长袍,因不着官服,故而往日凌厉、冷冽的气质散去了一些,反而多了几分亲和、温润。
剑眉之下,目似朗星,湛光流转,恍若神芒。
尤三姐柳叶细眉下的美眸,顾盼流波,目光盈盈如水地看着少年。
一想到眼前这温润如冷玉的少年,在外间操生杀之柄,威震神京,就有些心旌摇曳,几难自持。
不仅是尤三姐,尤二姐柔弱静美的眉眼间也有几分惊讶,手中的手帕不由攥了攥。
尤氏玉容平静,不过美眸也是莹润如水地看着不远处的少年。
贾珩冲几道投来的目光点了点头,然后看向秦可卿,温声道:“可卿,我随平儿先去西府了。”
秦可卿笑着点了点头道:“去罢,夫君。”她自是察觉到尤姐姐和两位妹妹的目光,芳心也有几分欣喜。
女人的荣耀,莫过于嫁得这样一個良人。
平儿看着身形颀长,气质温润的少年,轻笑道:“珩大爷,我们走吧。”
贾珩点了点头,然后随着平儿往荣国府而去。
荣国府
薛姨妈在贾母的邀请下,在荣庆堂中叙着话,甚至不怎么需凤姐活跃气氛,薛姨妈将在家中以及这一路上的见闻说了,就逗得贾母前仰后合,笑声不停。
薛姨妈丰润、白皙的面容上也是挂着浅浅笑容。
相比王夫人在闺阁少女之时,走得是温婉贤淑风,以致略显笨嘴拙舌,这位薛姨妈在闺阁少女时,应也是天真烂漫,喜欢逗趣说笑的性格。
这下子就颇讨贾母的喜欢,拉着薛姨妈的手,笑道:“你来京城就对了,咱们家的亲戚都在京里,凡事也能有个照应。”
薛姨妈笑道:“可不是吗?在金陵就听说了,说老太太家里非不一般人家,如今儿孙都个顶个儿的厉害,就说宝玉吧,生来是大福气的,还有那个珩哥儿,也是顶门立户的,我这寡妇失业的,拉扯着儿子和闺女儿,就过来沾沾老太太的光儿。”
这话说得讨喜,众人都是笑了起来。
贾母闻言,虽心花怒放,但面上却佯恼,道:“什么沾光不沾光,亲戚亲里的,互相照应也是应该的,说起家里,宝玉是一等中我意的,孝顺听话,再说其他,也就是在前面办差的爷们儿多一些,等会儿,可见见珩哥儿,他现在掌着五城兵马司,管着京里街面上儿的一摊子事儿,你们家有什么事儿,不要外道儿。”
说着,看向凤姐,问道:“珩哥儿,怎么还没过来,等会儿一块儿用午饭。”
王夫人在一旁听着,眉头皱了皱,目光就有几分阴郁。
凤姐艳媚的少妇脸上洋溢着笑意,道:“已让平儿去唤了。”
正在叙话的宝钗以及探春、黛玉、迎春、惜春也是不由将目光投了过来。
薛姨妈笑道:“珩哥儿,其实也是见过的。”
这话一出,贾母愣了下,笑道:“怎么说?”
薛姨妈就道出原委,笑道:“一路跟着珩哥儿进京,然后就在城门洞,也见着一景儿,宫里传旨,好像是因功晋爵一等将军,想想珩哥儿也才大,就这般大的能为,真是了不得呢。”
不得不说,薛姨妈很会抬花花轿子。
贾母闻言,面上笑意更为繁盛。
那边厢,宝钗也是在探春以及湘云的挽手中入得堂中,几人笑着叙话。
探春笑道:“宝姐姐,你是坐船过来的,还是乘马车过来的?”
宝钗虽觉得这话隐隐有些熟悉,似乎是谁曾经问过,但也是轻柔一笑,说道:“出了金陵,先坐了船,后来才坐着马车。”
探春轻笑道:“虽我祖籍是金陵,但我自小都没去过金陵呢,也不知六朝古都,金陵烟雨,该是何等的迷人景致?何等的繁花似锦?”
宝玉在一旁,笑着接过话头,道:“三妹妹没去过,我也没去过,宝姐姐,金陵城中有什么好玩儿的名胜古迹吗?”
如今贾府的姐姐妹妹又来了这么一位姑娘,看着珠圆玉润,温柔娴雅。宝钗转眸看向宝玉,柳叶细眉下的莹润杏眸,闪了闪,在宝玉脖子上的那块儿通灵宝玉上停留了一瞬,笑了笑,柔声道:“有山有水,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呢,比如凤凰台,夫子庙,鸡鸣寺,栖霞山,还有紫金山,玄武湖,不少士人游学都往金陵去,那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宝兄弟若来日中了举,也可去金陵游学。”
宝玉正自兴高采烈听着,但听到士子游学以及中举之言,心头就有几分异样,中秋满月的脸盘上,笑意凝滞,但旋即恢复正常。
因为,这是常有的话,并非有意针对于他。
但宝玉神色的变化也是被宝钗捕捉到,心头泛起一抹狐疑。
一时间,也没有想到自己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黛玉罥烟眉下的星眸熠熠而动,凝眸望着容貌丰美、肌骨莹润的宝钗,轻声道:“唐时诗人韦庄有言,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金陵之地,倒不知金陵的十里烟堤,是何等样的烟雨朦胧?”
宝钗闻言,凝眸看了一眼黛玉,看着娇弱恍若在世西子的少女,轻笑道:“林妹妹也是江南人吧。”
并未回答黛玉的询问,因为十里烟堤,十里秦淮河,这位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的少女,就不想继续往下延伸。
黛玉凝眸看向宝钗,轻声道:“祖籍姑苏,随双亲客居扬州,金陵之地倒不曾有机会去过。”
宝钗轻笑说道:“以后机会总会有的。”
黛玉螓首点了点,也不再说什么。
然而,就在几人叙话之时,林之孝家的就兴高采烈地进入荣庆堂,道:“老太太,太太,珩大爷和平姑娘过来了。”
荣庆堂中,原本谈笑的一众女眷,不约而同地停了谈笑,齐刷刷往屏风拐角看去。
第273章 贾赦:我要杀了你们啊!
荣庆堂
贾珩在平儿的引路下,举步迈入堂中,迎着一道道目光的瞩视,在羊毛地毯上立定身形,冲上首的贾母拱手行了一礼,请安问好,然后抬眸冲黛玉、探春、迎春、湘云、惜春等人点了点头。
贾母笑容满面,道:“珩哥儿可算是回来了,鸳鸯,赶紧给珩哥儿搬个绣墩。”
贾珩对鸳鸯道了声谢,然后落座,不等贾母询问可卿以及尤氏缘何没来,轻声道:“老太太,许久不见,家里还好吧?”
贾母笑道:“家里一切都好,这不,宝玉他姨妈也上京了,家里是愈发热闹了,怎么听说你们在华阴县还碰到了一遭儿?”
贾珩道:“适逢其会,回来时同行了一段儿。”
薛姨妈笑着接过话头道:“多亏了珩哥儿护送,这一路上,我们睡觉都是安生的。”
贾母叹道:“这二年,地方上是不大太平。”
说着,转头看向贾珩,问道:“方才你姨妈说,这一路上寇盗横行,如非她们带的家仆多,又得了沿路官府照应,也不知要生多少波折来?这事儿,朝廷就没应对吗?”
闻听此言,凤姐、李纨、探春、迎春齐刷刷将目光投向那锦袍少年,静听其言。
就连宝钗也侧过螓首,目光盈盈如水地看向那锦衣少年。
贾珩道:“近二年,天灾连绵不断,百姓生计艰难,加之虎官狼吏,恶霸劣绅盘剥、欺压,就有不少百姓落草为寇,官军又剿捕不力,在离京前,我与兵部李部堂还有其他同僚,议过此事,上月兵部已严令地方都司、州县加快剿抚,因为事涉两京一十三省,故未着邸报登载,想来姨妈路上也碰到了大队大队的官军了。”
薛姨妈看着对面侃侃而谈的少年,笑了笑道:“路上是碰到不少官军。”
贾珩面色一肃,正色道:“对寇盗肆虐一事,朝廷也十分重视,好在京畿诸县糜烂之势,稍为遏制。”
凤姐丹凤眼闪了闪,笑道:“如果不是珩兄弟领兵在外征讨,也不至这么快安定下来,再说神京城不就是由珩兄弟管着大事小情吗?上次我记得一个什么事儿,就托到了五城兵马司。”
贾珩闻言,瞥了一眼面容艳丽的少妇,他总觉得凤姐话里有话。
贾母笑了笑道:“珩哥儿,你现在管着五城兵马司,伱姨妈家在京里的营生,你多多照应下。”
贾珩点了点头道:“我会的。”
这种事儿,最忌讳的就是打包票,对薛家三口,有一个薛大脑袋在,要帮着擦多少屁股?
因为贾珩向来澹然,贾母业已习惯,故而不疑有他。
唯有凤姐看着面色沉静的贾珩,心头却轻轻叹了一口气。
也就是她家二爷不争气,就不能出去混個一官半职,否则,她也不会这么作难。
现在,又寻不到人了。
至于薛姨妈身为客人,见贾珩虽态度不太热切,但也不好多说其他,客套道:“以后可要多多烦劳珩哥儿了。”
贾珩转头看向薛姨妈,凝声道:“亲戚亲里的,姨妈不必客气。”
薛姨妈笑着点了点头。
贾母又笑道:“珩哥儿这次晋爵,不庆祝庆祝?趁着你姨妈还有表妹也在,热闹热闹才好。”贾珩虽然对贾府逢红白喜事儿,都要庆祝的作派有些不大感冒。
记得当年看某版电视剧,就动不动放《晴雯歌》。
但也知道这是人情往来,后世不也是有什么升学宴之类。
“让凤嫂子她们看着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