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683节

  ……
  今年冬季尚无雪,更不知何时落雪。
  距离渭水之辩已经过去了六个月,又是一年冬季来临,天气越发寒冷。
  如果说东北一带的冬季是寒风凌冽、就如同刀子一般刮在人脸上。
  那么长安这边冬季便是一种刺骨寒冷,教人穿再厚的衣服也挡不住这份冻骨的冰寒,冻彻心扉。
  未央宫,宣室内。
  刘协站在窗户旁边望着外面那天空,哈出一口白气,搓了搓手。
  一旁侍立着的宦官见状,马上将一只有些老旧的暖手炉奉上。
  刘协接过暖手炉,手心里很快便温暖了起来,仿佛身上的寒意都被驱散了。
  “都已经快一月份了,这天依然还没下雪,倒也真是奇怪。”
  刘协目光望着天空说道。
  冬季是雪灾频发的时节,每年朝廷都要花费很大的物力财力去应对雪灾。
  不过今年倒是有些奇怪,到现在天气虽然寒冷,但是却连一片雪花都没落下。
  “陛下治国有道,便是上天也感陛下之诚,所以今年才不降雪,这正是嘉奖陛下之勤勉啊。”
  旁边的宦官一个马屁当即奉上。
  然而刘协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根本没将这种话放在心上。
  “孝直,你们让下面的人多多注意,千万不能放松。”
  “防备雪灾一事关系到上无数百姓们的安危,尤其是冀州那边,朕不想听到有几十万百姓受灾消息。”
  刘协背对着宣室内的众人说道。
  此时在宣室里面,法正以及鲁肃、杨修三人都在各自的小桌案后处理政务。
  今日是他们几人轮值。
  法正闻言从桌案后起身,朝刘协躬身说道:“请陛下放心,臣等定不会松懈分毫,随时准备应对雪患灾情!”
  听到法正的回答,刘协点点头。
  随后他想起了一件事,转头问道:“今日仲达告病在家,可是感染了风寒?回头你们替朕去探望他一下,顺便带着宫中的太医过去。”
  司马懿平日里颇为勤勉,基本上每天都在宣室处理政务,但今天却告病在家了。
  如今的司马懿到底是和历史上的司马懿不同,到现在为止都是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便是刘协也挑不出毛病。
  所以该有的关怀还是得有的。
  杨修闻言脸色顿时有些尴尬,而一旁的鲁肃则是想笑又不敢笑的模样。
  只有法正无奈地摇了摇头。
  见到三人的反应,刘协眉头皱起,有些担忧地问道:“怎么了,仲达他病的很严重吗?”
  “呃……启禀陛下,中书令他并没有生病。”
  法正看了鲁肃和杨修一眼,随后开口解释道:“昨日忠义侯诞辰,杨侍中邀请我们去他府上赴宴。”
  “席间有一名舞女不小心摔倒在了司马中书的怀里,丝巾刚好挂在他的身上。”
  “我们当时都喝多了没注意,而司马中书对此也不知情,就这样回了府上,然后被他夫人发现了这方丝巾……”
  法正摇头叹息,没有继续说下去。
  而刘协的脸色也同样变得古怪了起来,心中顿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司马懿是出了名的妻管严,而他的夫人张春华更是为人善妒,性情狠辣。
  历史上的司马懿曾为躲避曹操征召而装病,一次晒书时突遇暴雨,他下意识去收书,被家中婢女撞见。
  张春华担心泄密,竟亲手杀了婢女。
  可见其绝非一般女子。
  “这次司马中书回去后被他夫人挠破了脸、无颜上朝,所以才告病在家。”
  鲁肃笑着补充道。
  一旁的杨修满脸惭愧之色,叹息道:“都是我害了司马中书,改日定要好好向他赔礼道歉才是。”
  听完整件事情的刘协也想笑。
  但是他却忍住了,故意板着脸说道:“没想到司马懿竟然欺君,等他来上朝后朕定要治他一个欺君之罪!”
  说完后他自己便绷不住笑了出来。
  杨修几人也都是忍俊不禁。
  这时一旁的宦官提醒道:“陛下,朝会的时辰要到了,可别误了时辰呐。”
  今天是举行朝会的日子,虽然刘协不喜朝会,已经把朝会从十日延长到了十五日,但终究还是要上朝的。
  听闻此言,刘协无本来还算不错的心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朕今日身体有些不适……”
  刘协话未说完,法正便一脸严肃道:“陛下不可,您已经罢了一次朝会,岂能再罢?”
  上次的朝会就被天子以身体不适为由给推了,今天他提前入宫,就是为了专门盯着天子。
  刘协闻言撇了撇嘴,将双手背在身后,闷闷不乐道:“走吧,上朝去。”
  说完就大步向宣室外走去。
  法正等人连忙跟上。
  ……
  承明殿。
  金乌初升,熹微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承明殿巍峨的朝堂之上,映出一片金黄。
  百官身着朝服,依照品阶序列恭敬站立。
  刘协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威严而不失亲和,他微微抬手,声音沉稳有力:“众卿平身,今日早朝,诸位可有要事启奏?”
  话音落下,郭嘉率先出列,朗声道:“陛下,截止到年底,公共学塾已经于大汉一百一十个县内设立完毕。”
  “明年将会继续增设,预计在五年以内让全国各地的主要郡县普及开来。”
  “此外,关于初中、大学的创立也在计划中,年后臣将提交一份具体的施行内容。”
  公共学塾为的是普及教育,普及教育是为了科举制改革打基础。
  按照刘协的设想,公共学塾分为三个部分。
  分别是小学、中学以及大学。
  小学就是在各地的县内设立,等到小学毕业后,成绩优异者考入进入一郡中的主要治所读中学。
  中学毕业的成绩优异者,则进入各个州内的治所读州立大学。
  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三年一阶段。
  大学需要交学费,小学和中学则是学费全免,等到大学毕业后,就可以报考国子监了。
  这才是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流程。
  目前设立的就是小学,在小学的全面铺设过程中,中学和大学也会慢慢设立。
  “爱卿辛苦了。”
  刘协点了点头,看着郭嘉憔悴不少的脸色,心里也是有些心疼。
  郭嘉为了科举制改革当真是拼命啊。
  回头得让华佗去给他开几副补药,不然照他这样下去搞不好会英年早逝。
  诸葛亮也上前一步补充说道:“陛下,国子监以及小学的教材也都已编撰完毕,并交给了冶造局刊印。”
  诸葛亮办事刘协自是放心的。
  闻言倒也没有过多追问。
  两人禀报完以后,其他大臣们也都各自上奏,围绕着赋税、律法修订、商贸往来等诸多国家大事各抒己见。
  一时间,朝堂上气氛热烈,文官们你来我往,讨论得热火朝天。
  不过在这热烈的讨论中,一旁的武将们却显得格格不入,百无聊赖。
  吕布身姿魁梧,靠在立柱上睡觉,甚至已经发出了鼾声;而张辽虽站得笔直,可眼神中也透着几分无聊,正偷偷摸摸用手里的笏板戳吕布的屁股。
  黄忠微微闭目,像是在养神,其他武将们也都是差不多的神态。
  这些曾经在沙场上叱咤风云的猛将,如今在这文绉绉的朝堂议事中,实在插不上话。
  毕竟天下一统,各路叛贼皆被剿灭,再无战事,他们擅长的排兵布阵、冲锋陷阵,在此时毫无用武之地。
  “陛下!”
  这时一道突兀的声音忽然响起,打破了朝堂的讨论节奏,只见崔林站了出来,神色严肃地道:“温公竟在朝堂之上打瞌睡,实乃殿前失仪,有辱朝堂威严!”
  崔林是殿侍御史,有监察百官失仪的权利。
  在朝堂上打瞌睡自是不被允许的。
  殿内群臣目光瞬间聚焦在了吕布的身上,吕布的鼾声顿时一停,睡眼惺忪地睁开了眼睛,一脸迷茫之色。
  “啥?”
  崔林一脸不悦地看着他,说道:“温公,这是朝堂,不是睡觉的地方。”
  “陛下面前,岂能失仪?”
  听闻此言,吕布翻了个白眼,一脸不耐烦地道:“你们在这儿说些文绉绉的事儿,我又插不上嘴,不睡觉还能干什么?”
  他听这些文臣说话就跟在听苍蝇叫一样,只觉得眼皮子直打架,困得不行。
  当着百官的面,刘协自是不好公然偏袒吕布,只能说道:“温公,御前确实影响不好,下次注意。”
  吕布有些郁闷,拱手道:“是,陛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