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631节

  随后他向高览询问道:“甄贵人的情况如何?她还安好吗?”
  甄宓患有肺疾,虽然得到了张仲景的治疗,但生孩子对她来说依然充满了危险。
  高览笑道:“陛下放心,贵人与龙子都平安。”
  刘协听完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甄宓人没事就好。
  沉思片刻后,刘协才对高览道:“高将军,你去将甄贵人诞下龙嗣一事昭告朝野。”
  “同时传朕谕旨,长安城解除宵禁三日,凡五十岁以上老者可到府衙领取布一匹、肉五斤,举国同庆!”
  “是,陛下!”
  高览点头应下,随后便离去了。
  刘协目送高览的身影消失在宣室大殿的门口,然后才收回目光,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贾诩见此问道:“陛下莫非是在思念甄贵人?要不要臣派绣衣使去将贵人和龙子接到长安?”
  “不必。”
  刘协收敛思绪,闻言摇头道:“甄贵人刚刚产子,还是让她在邺城修养一段时日再说吧。”
  “朕在想其他事情。”
  贾诩心中一动,问道:“莫非……还是立后一事?”
  甄宓诞下了皇子。
  这意义可就大了。
  所谓母凭子贵,有了儿子就有了成为皇后的资本,而且如今甄氏因为涉嫌贪污和谋杀钦差而遭到清算、权力被收回,威胁也大不如前了。
  可以说,甄宓是目前被立为皇后的最佳人选,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名声的问题了。
  毕竟甄氏曾经犯下过这么大的事,让一个亲族声名不佳的后妃当皇后,朝野上下难免会对此有非议。
  “日后再说吧。”
  刘协没有与贾诩在这个话题上谈论下去,因为一谈起来又是没完没了,太过无趣了。
  还不如先想想给孩子起什么名,免得过段时间甄宓来到长安问起他的时候,他又得“慎重考量”。
  想了想后,刘协向贾诩问道:“文和,你觉得给朕的这位皇子起名为‘珏’如何?”
  珏,美玉也,君子所配。
  这是一个很好的字。
  贾诩沉思片刻,深深点头道:“此字甚好,珏乃玉中君王,唯有性情温和、品德高洁的君子方能佩戴。”
  “不愧是陛下,取名之妙非臣所能及。”
  面对贾诩奉上的彩虹屁,刘协已经习以为常,不过既然这个字没问题,那就以这个字作为名字。
  “替朕拟旨,册封刘珏为……渤海王吧。”
  虽然刚刚出生就被封王有些不符礼制,但作为他第一个儿子,还是甄宓所生,给予一些宠爱也是理所应当的。
  “是,陛下。”
  贾诩拱手应下,心里却有些吃惊。
  须知天子在登基之前就当过渤海王,后来才被改封为陈留王,如今册封这位皇子为渤海王……莫非是在暗示些什么?
  虽然心里好奇,但贾诩还是忍住了没有发问,转身离开了大殿。
  ……
  荆州,长沙。
  曹操在许褚三人的拼死掩护下从华容道逃脱后,一路逃出了很远、确认后方没有汉军追兵后,才敢渡江返回南岸。
  接着他便与长江南岸的兵马汇合,带领着残兵败将,返回长沙城。
  由于一路艰苦跋涉,外加上担惊受怕,曹操刚回到长沙便病倒了,而与此同时坏消息也一个接一个传来。
  首先是在赤壁战败的消息传开后,江南各地士族纷纷倒戈,朝廷大军所过之处,城池皆望风而投。
  其次刘备率兵从益州而出,往长沙而来,已经进入了武陵郡;此外镇守江东的于禁遭到当地士族背刺,兵败被俘。
  如今尚在掌控的仅有长沙一郡而已。
  局势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恶劣。
  关键是曹操还在这时候病倒了,以至于整个长沙城内都人心惶惶,所有人都感到分外不安。
  汉献帝得知此事后,更是亲自来到曹操的府邸探望。
  司空府外。
  汉献帝面对眼前拦路的众多兵士,情绪激动地道:“朕可是天子!你们敢拦朕?!”
  “快给朕让开!朕要进去探望司空!”
  面对汉献帝的斥骂,府外的这些士卒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一个个都为难极了。
  “陛下——”
  就在此时,荀彧从府内走了出来。
  汉献帝看见荀彧后眼睛为之一亮,上前激动地道:“荀爱卿你来得正好,这些家伙竟敢阻拦朕去探望司空,真是胆大包天!”
  “你快让他们退下,朕给司空带来了许多补品和药物,有了这些药,司空的病一定会好转的。”
  汉献帝指着身后一众侍从们提着的大包小包说道。
  曹操病重,他是最感到心急的。
  因为要是没了曹操的话,天底下还有谁能保护他?天下之大又有哪里是他的容身之所?
  而且他还听闻吕布率领麾下的兵马已经快要打过来了,这更让他感到惊恐。
  要是他落到了吕布手里,下场肯定十分惨烈——当初吕布一刀差点斩了他,那场景他至今都记忆犹新。
  看着面前眼中难掩恐惧的汉献帝,荀彧心中不知为何感到有些疲惫,叹息道:“司空正在休息,谁也不见,陛下还是回去吧。”
  “等司空病情好了自会去拜见陛下。”
  曹操现在的状况确实需要静养,不方便被打扰,汉献帝去探望也起不了什么用。
  听闻此言,汉献帝脸上顿时露出失望之色,犹豫再三后才道:“既如此……那好吧。”
  “荀爱卿,你将这些补品和药物都转交给司空,替朕告诉他,朕等他早日康复。”
  荀彧点头应下。
  接着汉献帝让人将带来的东西都留下后,便恋恋不舍地登上马车离开了。
  望着汉献帝的马车远去,荀彧久久没有收回目光,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就在此时,荀攸走了出来,对他说道:“叔父,司空醒了……这些东西是哪来的?”
  荀攸也注意到了府外放着的众多药物补品。
  荀彧收回目光,随意道:“陛下刚刚送来的……没什么,进去吧。”
  “陛下来了?”
  荀攸一愣,看向了街道上不远处离去的马车,显然没想到天子会亲自过来探望。
  毕竟身为天子之尊,亲自来到臣子的府邸探望,这很不符合礼制。
  但他很快也理解了天子为何这么做。
  荀彧转身走入府邸,荀攸也紧跟其后,两人一同往曹操的卧房而去。
  走在路上,见四下无人,荀攸压低声音道:“叔父,如今形势已经到了这般地步,我们该怎么办?”
  “也是时候为自己想退路了。”
  三条战线溃败,敌军即将兵临城下,便是逃也不知道该往哪逃,局面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荀攸并非是愚忠之人,如今他也要开始为自己、为荀氏寻找后路了。
  “退路?”
  荀彧闻言停下脚步,轻声说道:“如今我们哪里还有什么退路,你难道不清楚这是造反么?”
  天子的真假与否,到现在已经无关紧要了,荀彧不愿去深究,也不想去深究。
  因为早在当初他拒绝伏完的邀请,向北面那位天子效忠之际,他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若是他们赢了,那他们就是从龙之臣;他们输了,那他们就是拥立伪帝的反贼。
  无关立场,只有成败。
  听到荀彧的这一席话,荀攸眼中闪过一丝焦急,说道:“叔父就打算这样认命了吗?这可是会牵连我荀氏整个家族!”
  “我们未必不能戴罪立功啊!”
  他当然清楚兵败的后果,所以他才不想坐以待毙,令整个家族都被株连。
  荀攸压低声音道:“叔父,许攸如今被囚在府内,我们若是能将他带走向朝廷投降,未必不能抵消罪过。”
  “据我所知,北面那伪……那天子,可是相当看重许攸,甚至将其列入了凌云阁第二层。”
  “若是再大胆一些,带着城内这位‘天子’出城前去投诚,那……”
  荀攸的话未说完,便被荀彧打断了。
  “够了,公达。”
  荀彧深深看了荀攸一眼,道:“我们到了。”
  不远处已经是曹操的卧房。
  荀攸闭上了嘴,沉默不言。
  程昱此时刚从曹操的卧房里走出来,眼圈微微发红,脸上还带着泪水,似是刚刚哭过。
  见到二人后他擦了擦泪水,说道:“主公醒了,要见你二人,你们快进去吧。”
  于是荀彧和荀攸一同走了进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