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339节

  “文和明白吗?”
  穿越许久,当天子许久,刘协悟到的帝王之道只有两个字——平衡。
  世家真的不可用吗?
  当然不是。
  如司马懿、崔琰、杨修、甄氏这些人或世家,对他有益而且听话,他为何不用?
  一旦世家阶层试图裹挟天子、触碰皇权威严,那他必须雷霆手段镇压。
  同时大力扶持吕布、张郃、贾诩、郭嘉这些出身微末、只能依靠他这个天子的底层。
  若是有一天后者也变得势大的话,他同样也要遏制,无论哪一方一家独大都不行。
  而且阶层会变化,底层也终将会变成新的世家,这是近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但这些暂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当中。
  “这……”
  贾诩怔住了,他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理论,但仔细思之却感到十分精妙。
  天子在这一层悟得比他要深,他倒是有些落入下乘了。
  刘协神色诚挚地对贾诩道:“朕之所以跟文和你说这些,是将你视为朕之心腹。”
  “不只是你,奉孝、温公亦是,朕不希望有一天长江泛滥,让朕不得不出手去治理。”
  “你们陪伴朕崛起于微末之间,朕很珍惜这份君臣之谊。”
  贾诩心中大为震动,连忙起身来到案前,对刘协深深俯首道:“臣永远忠于陛下!”
  身为天子,能与他说这些话,真正是肺腑之言了,他能感受得到刘协言语之间的真挚情感。
  “起来吧。”刘协温和一笑,接着说道:“天下都还未一统,朕现在说这些有点早了。”
  “不过,文和你刚刚说的话有一句没错,朕需要泽被天下,重振天子在百姓之中的威严和形象。”
  贾诩:“陛下圣明。”
  刘协又道:“眼下对袁氏族人的抓捕已经差不多了。”
  “你准备一下,后天在南郊行刑场处斩袁氏一族,可以让百姓前来旁观,朕届时也会亲自前去观刑。”
  处斩袁氏一族,是要杀鸡儆猴。
  自然要大张旗鼓地处理。
  “臣,领旨。”
  贾诩领命之后躬身退下。
  他离开宣室之后,刘协开始思索起他刚刚的提议,用什么办法增加天子在百姓之中的威严和形象。
  最主要的是,如何泽被天下百姓。
  对百姓而言,只要能让他们获得实际上的好处,他们就会死心塌地的效忠你。
  “对于百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吃饱穿暖,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在他们心里就是好皇帝,他们就会拥戴谁。”
  “吃饱穿暖……曲辕犁,纺织机,羊毛衫?”
  刘协心中灵光一现,忽然想到了两样能极大提高生产能力的工具。
  他现在完全可以把这两样东西给弄出来,曲辕犁可以让百姓更轻松地耕田,纺织机则是能大大提高纺织效率。
  无论哪一样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都能让百姓得到切实的好处。
  而且制造原理他也懂,在写毕业论文时不知道查阅了多少遍。
  “把它们研究出来,命名为为天子犁、天子机,或者建安犁、建安机,如此一来百姓们只要用到它们,就能想到我!”
  “长此以往,百姓怎么能不对我感恩戴德?”
  刘协眼中光芒闪烁,心里有了决定,今天就画一个草图出来,回头交给甄家的工匠研究。
  等到冬季过后开春了立马就用得上!
  ……
  袁氏一族将要被公开处斩之事,在贾诩的宣传下,很快就传播了出去,邺城上下对此议论纷纷。
  两天时间匆匆而过。
  处刑之日,已经到来。
  被严密看押的袁绍,这些天一直惴惴不安。
  得知此事之后,彻底惶恐了。
  第267章 袁本初懊悔吐血:求求你别杀了!
  皇宫,北衙监牢。
  这里就是传说之中的天牢,能进这里的都是皇帝亲自下旨获罪的重犯,由禁卫军负责看管。
  袁绍如今就被关在此地,整个北衙监牢里仅有他一人而已,牢内与世隔绝,所以这些天来他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一概不知。
  但从看管他的羽林卫的无意闲聊中,他却得知了一件事——刘协已经将袁氏族人全部抓捕,并且将要公开处刑!
  “不可能的,刘协绝不敢这么做!”
  “肯定是他们在故意骗我!”
  袁绍脸色狰狞的自言自语,根本不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可他变幻不定的脸色,却暴露了他心中的不安。
  因为他忍不住往最坏的方面去想。
  假如……是真的呢?
  刘协当殿杀了荀谌,如果真的气急败坏之下诛他袁氏全族,他该怎么办?
  一瞬间,惶恐后怕如同潮水般铺天盖地向袁绍涌来。。
  如果袁氏全族真的因他而死,那他就成了袁氏的罪人,死后都无言去地下见祖宗。
  “不对,还有袁熙那个孽畜!”
  “这孽畜虽然不孝,但却也是袁家血脉,刘协肯定想让他来继承袁氏的势力,怎么会铲除袁氏全族?”
  “若族诛袁氏,不仅平白断绝了一大臂助,会让袁熙寒心,更会让诸多投靠他的世家惶恐,他不敢这么做。”
  尽管惶恐不安,但袁绍心里仍然存着一丝侥幸。
  诛了他袁氏全族,对于刘协来说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他相信以刘协那隐忍的城府和心性,绝不会这么不计后果地冲动行事。
  冷静个几天,等那些世家们上上奏折求求情,给一个台阶下,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想到这里,袁绍才放下心来。
  同时忍不住冷哼一声。
  “到底还是年轻,妄图以一人之力对抗冀州世家……就连你倚重的甄氏都是世家之一,你如何对抗的了?”
  “想统一天下就必须得到世家支持!”
  袁绍心中耻笑着刘协的天真。
  自光武皇帝以来,虽然做大的、争来争去的都是外戚和宦官,但世家的地位一直稳固。
  最具代表的就是杨氏和袁氏。
  弘农杨氏,五世三公,论起底蕴比他们袁氏还深厚,朝堂之上的许多高官重臣都和杨氏有所牵连。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在太平之世倒是没法与杨氏比拟。
  但在如今的乱世天下,他袁家门生故吏都是遍布天下各地各处,论起影响力要远高于杨氏。
  他当初为什么敢召董卓入京?
  因为董卓亦是他袁家门生。
  他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从韩馥手中夺得冀州?
  除了其他原因之外,也因为韩馥是他袁家故吏。
  可见世家的影响力和脉络之深!
  就拿刘协来说,假如失去甄氏为其提供钱粮,没有世家帮忙供给,如何养的了那么庞大的一支军队?
  “这次事件之后,刘协肯定会对袁熙还有那些世家生出怨恨,朝堂上那群臣子也不会再那么安分。”
  “我离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袁绍冷冷一笑,刘协中了他的计谋,统一天下的脚步必定会受阻,他很乐意看见这一幕。
  就在此时,脚步声忽然传来。
  他抬头看向牢门外面。
  只见张郃、高览二人带着几名羽林卫走进大牢,在他手脚上戴上重重的镣铐,押着他离开大牢。
  袁绍也没反抗,只是讥讽道:“那昏君等不到南下之际再杀我祭旗了?”
  张郃,高览瞥了他一眼,没有搭理。
  只是一言不发的押着他离开大牢。
  北衙监牢外,一辆囚车停在门口。
  袁熙正站在囚车旁边。
  如今的袁熙看起来就像是换了个人,整个人消瘦了一大圈不说,浑身上下也透着一股阴郁的气质。
  袁绍见此不由得感到心惊。
  这才短短数日不见,这孽畜怎么变成了这般模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