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背靠九级文明,让我信电子神明? 第263节

  “他全身上下的dna链几乎都粉碎了,自然不可能重新复活。”
  “至于那些肉瘤……”壹迟疑片刻,继续说了下去,“检测结果显示,几乎都是恶性增生肿瘤。”
  “但这些肿瘤的活性十分强大,而且,其生长速度也达到了前所未见的程度。”
  “基本可以确定,这名院士遭到了极其精准的外界攻击。”
  陈梵点了点头,扭头扫视了一圈依然保持着完好的实验室,接过了话头:“而且是针对性极强的攻击。”
  “攻击目标似乎只是人类。”
  “实验室里的实验器材并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这样说来,对方的目标很有可能是科研船本身。”
  “怪不得科研船要启动内部封禁模式……”
  说着,他眼中不由流露出些许钦佩之色。
  他经历过数次共鸣,自然知道共鸣发生时的精神状态。
  能够在共鸣和躯体异化的情况下清醒地下达这个命令,毋庸置疑,那位下达封禁指令的院士绝对值得尊敬!
  陈梵沉吟片刻:“壹,有什么手段可以绕过科研船自身,并对内部的院士进行精准打击?”
  “理论上来说……”
  壹迟疑许久,给出了一个令陈梵感到诧异的答案:“人联内部并没有这种武器。”
  陈梵下意识反问:“没有?!”
  “但针对低等级文明,人联有一款武器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高能中子风暴。”壹调出了一幅记录了简单数据的界面,“这种依靠高能中子束制造伤害的武器可以直接摧毁生命体的基因,但这种武器很容易抵御。”
  “只需要掌握大统一力场,高能中子束便很难穿透星舰护盾造成伤害。”
  “因此,这种武器只能针对低等级文明。”
  “以科研船的安全等级,本机不认为这种武器能够对内部的院士造成伤害。”壹做出了总结,“况且,中子风暴造成的基因损伤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有所表现。”
  陈梵神色有些沉重。
  人联内部没有这种武器,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显了——敌人的实力,绝不会弱于人联。
  甚至有可能超过了人联!!!
  第246章 致后来者
  壹从舰载主机处获取了科研船内部人员信息,陈梵也借此得知了眼前这位死在实验室内的院士身份。
  李启文,人联科学院1级院士,主要负责关于超空间膜和宇宙泡的研究工作。
  看着全息界面上依次浮现的生平事迹,陈梵轻轻叹了口气,再次俯下身子从医疗舱中取出了那堆已经彻底没了人形的烂肉,将其放入了一个特制的、用以保存生物体样本的容器之内。
  医疗舱的检测功能毕竟只是附带的,无论是检测精度还是检验项目,它都远远比不上科学院里的那些专业仪器。
  为了还原事件的真相,也为了搞清楚对方的攻击手段,这些遗骸必然会被送往科学院生物学分部。
  在高远和伊莎的帮助下,陈梵有些生疏地收拾好实验室内的尸骸。
  “走吧。”
  他轻声招呼道:“该去驾驶舱看看了。”
  “根据舰载主脑的汇报信息……”
  “那里才是真正的重灾区。”
  ……
  安静了数个月后,略显狭窄的科研船廊道内再次响起了有些纷杂的脚步声。
  廊道内散落着星星点点的黑褐色血迹,隔几步还能见到几个略微有些模糊的血手印。
  一些细碎的烂肉杂乱无章地落在廊道中的地面上。
  空气循环系统持续不断地运行着,保证着廊道内的空气清新。
  仿恒星灯的光芒并不刺眼,甚至还带着几分柔和。
  但陈梵并没有从中感受到任何温暖,看着倒在廊道尽头的一坨长满肉瘤的烂肉,他只察觉到了一点淡淡的毛骨悚然感。
  身侧的全息界面中浮现出了相应的身份信息。
  这是一名2级院士,身份地位虽然比不上实验室里那位大佬,但也绝对称得上是真正的精英人员了。
  和实验室里的李启文院士一样,这名院士也倒在了挣扎的路上——只不过,他的目标是前方的驾驶舱。
  陈梵无声地叹了口气,快步走上前开始收拾地上的烂肉。
  和先前实验室里的烂肉一样,他们都被放入了生物样本保存容器之内。
  有了先前的经验,陈梵三人收殓尸骨的动作都显得熟练了许多。
  完成所有的操作后,陈梵站起身,目光凝视着前方紧闭的舱门:“壹,开门吧。”
  驾驶舱舱门缓缓开启,一幅愈发血腥的场面映入陈梵和两名助理的眼中。
  地面、墙壁之上到处都写满了用鲜血刻画的扭曲文字。
  三个正副驾驶座附近洒满了长着奇异肉瘤的烂肉。
  要不是知道这是科研船的驾驶舱,陈梵甚至以为这是什么恐怖片中的凶杀现场!
  如果说实验室和廊道只是让人感觉有点恶心,那驾驶舱无疑是令人心生恐惧的血肉地狱!
  湛蓝色的全息面板静静地悬浮在洒满了烂肉的主控台上,其上还显示着一条莹白色的航道和几个鲜红色的预警信息。
  一切的一切,都维持在科研船失事的那一刻。
  陈梵念头一动,机械外骨骼装甲传来一点助力,带着他走到了主控台前方。
  “壹,准备调取日志信息。”
  他沉声下达了指令。
  话音尚未落下,接连几幅全息面板在他身前弹了出来,就像是……
  在等待着他的到来!
  ……
  致后来者。
  能够看到这封信,想来你应该是人联派出的调查员或者救援人员。
  当然,在看到这份信的时候,这艘科研船上想来已经没有活物了。
  我是胡青浦,te913号科研船的舰长,同时也是人联科学院1级院士。
  te913号科研船执行的是虚渊调查任务,简单地来说,就是研究大宇宙泡和超空间膜之间的虚渊结构。
  研究的对象是el1194号宇宙,完成预定的数据收集和调查工作后,我们便选择了返航——五维空间固然美丽,但这片毫无生机的世界明显不是长久居住之地。
  在返航的途中,李启文院士在超空间膜上发现了一个异常区域。
  直觉告诉我们,这很有可能是某种人联从未发现过的超空间膜异常现象,其内可能蕴藏着某种人联尚未掌握的原理和真相!
  于是,简易的投票流程后,te913暂时放弃了返航,转而去调查这个时空异常区域。
  当时的我怎么都没想到,这个决定和提案会让te913陷入如此危机……
  ……
  看着全息投影中不断浮现的文字,陈梵心中恍然:
  这是一份日记,不,准确地来说,这是一封遗书。
  那位名为胡青浦的舰长在临终之际留下了这封遗书,毋庸置疑,它可以给后续调查工作省下不少事!
  陈梵定了定神,继续看向身前的全息界面。
  ……
  抵达异常超空间膜区域后,我们迅速展开了调查工作。
  或许是因为这片超空间膜区域异常的原因,又或许是因为距离人联疆域太过遥远……
  总之,跨宇宙通讯信号中断了,我们失去了和人联科学院的联系。
  理论上来说,我们应该立即撤退,并尝试和科学院重新取得联系并汇报刚才的异常情况。
  但……
  由于担心这个异常现象突然消失,从而失去这宝贵的机会,我们并没有在意信号中断这件事,而是继续执行着调查任务。
  起初,调查并不是很顺利。
  直到几天前,这片超空间膜突然发生了一种我们从未听闻过的异变!
  超空间膜缓缓张开,一颗宇宙泡从其中展露出了头角。
  就像是……母鸡生蛋一样。
  抱歉,这个比喻有些粗俗,但大致上就是这么回事。
  超空间膜内部竟然会诞生宇宙泡,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件——截至目前,人联发现的宇宙泡都是基于大爆炸理论诞生的。
  为了搞清楚其中的真相,我操纵着te913号科研船靠近了那个刚刚展露出一点头角的宇宙泡。
  这是一个标准的大宇宙泡,但宇宙膜的结构似乎有些异常……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发现!
  我们甚至在宇宙泡和超空间膜的交界处发现了一个规模无比宏大的虚渊!
  兴奋之下,李启文提出一个提案,他想要进入这个规模宏大的虚渊内部采集更多的数据。
  这很危险。
  但,这也是一场极其巨大的机遇!
  科研工作总归是要点运气的,我不确定余生还能不能遇到相同的机会,因此,我同意了李启文的提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